书城社会科学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7891800000024

第24章 一定要做个研究型教师(1)

条件差不是理由,不研究就没有出路

我们总是听说: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教育较之城市教育,还是较为落后的,农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也还存在着大的困难,对此,广大农村教师是有着切身体会的。

首先,农村办学条件差。

目前,我国中小学办学条件整体看还十分不完善。具体表现是:城市具有较好办学条件的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问题。我们知道,班级人数是教师工作量的一个指标。大班学生超员使得教师穷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学习,对工作进行反思,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农村中小学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条件较差。现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

例如:“一费制”的实施,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教育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但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抽掉了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主要来源,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即使配置了电脑教室的农村学校;由于不允许收取上机费,也被迫停止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资金,主要靠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收费解决,取消了这些收费后,学校基本上无力解决这部分资金来源。办学条件差和经费紧张使得教师很难有机会外出学习,也很难开展校本研修。

其次,农村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教师生存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都非常脆弱。

表现之一,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缓慢。我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和生活便利化程度存在根本差异情况下,教师资源向城市“倒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种局面也使农村教师水平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之上,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表现之二,是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狭小。农村教师“班师比”普遍小于城镇和城市。在班级授课仍然是普遍的教学形式的今天,班师比小就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在农村小学,6个班8个教师,每个教师包一个班,几乎所有课都由一个教师负责,教师从早忙到晚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天天“穷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学习、研究,他们的自我发展几乎是工作驱动的自然发展。

表现之三,是实施新课程条件较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改革。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愿景。但是,新课程不能沙上建塔。实施新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起码的条件是:有较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适合学生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整合,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容许个别教学和个别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班级授课制可以松动,化为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社会评价、社会选拔能给每个人以可以接受的多种认可和出路。这些条件在农村可以说基本不具备,农村推进新课程显得困难重重。把农村教师从这种无奈中“解脱”出来,是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无论从学历基础、学习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信息资料短缺,相对来说,教育理论和专业修养方面比较薄弱。若想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搞研究,出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有困难并不等于不可以做。方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在内蒙古鄂尔斯高原的西部,有个鄂托克旗。她西临黄河,与乌海、银川毗邻,东南方即为我国著名沙地——浩瀚的毛乌素沙地。1950年设旗的鄂托克斯,人口不足10万,土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辽阔”、“稀疏”之类的词汇用在这里是再恰在此时当不过了。在这块荒凉萧条、软硬件都无法与内地相比的土地上,课程改革能推行吗?

2004年初冬的鄂尔多斯高原已经尽显荒凉,是黄褐色统治的季节。5天的采访告诉记者:3年来,他们就是按照“先走一步,领先一路,通过课改,提升当地教育水准”的想法、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课程改革的。鄂托克旗课改启动时6个培训方案和课改以来教师们写的论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以及校本教材。形成一本本厚厚的集子,这显然是最详细、最系统、最认真,也最丰厚的,它记录着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3年课改走过的路程。

通常,实验区的培训往往只有两项,即“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在这里,培训又增加了两项:“方案培训”和“实践模拟培训”。这样,课改的实验方案不只是领导的计划,更是每一个实验教师的行动指南;培训不仅仅听听新理论、新思想而已,更是要尽早进入“模拟操作”。

一般的考察学习,往往走马观花,只是增加感性认识。在鄂旗,到各地考察观摩事先要拟定好考察提纲,带着课程改革可能涉及的种种问题,进入课堂逐项去考察,以防止盲目性、随意性。

针对课改培训范围大、内容多、实践操作难的特点,对教师的培训,他们没有毕其功于一役,旗里组织的培训一年一次,每次一周。指导性培训和校本培训更是做深做细,它有效地防止了“水过地皮湿”和“夹生饭”的出现,也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如今,走进课堂,你会明显地感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行为变了。

这是乌兰镇中学教师李亚平的一节生物课,课题是《细菌与真菌》。李亚平没按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而是征求学生的学习需求:你们学这部分内容希望了解什么?学生一一说出了自己的需求,黑板上写满了学生的问题:真菌和细菌是怎么形成的?怎样区别它们?它们对人类有哪些用途……这不正体现了“以学定教”、“还学生以学习主体地位”的课程改革理念吗?

先前认为教参是真理,教师是教材的权威解释者,现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敢向教师、教材质疑挑战被视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先前要求课堂鸦雀无声,如今允许孩子们交流争辩,甚至为此而走下座位。这种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正在教学中一一得到落实。从教师们写的论文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师,请你蹲下来与学生对话》、《一个情景设置失败的启示》、《为争论叫好》……

一批教师伴随着课改成长起来了,虽然人数不多,但昭示着课改的生命力。

旗教研中心的赵老师告诉记者,刚开展这门从未见过的课时,感到茫然无助,于是按照习惯思维先联系订购教材。后来才发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不是用来讲的,而是用来做的。”一旦开启了思路,转变了教育观念,就发现原来遍地是教育资源,处处是实践主题。

在惊奇之余让人悟到:教育思想一旦解放、方法一旦更新,即使是身居僻壤的学生同样会进发出智慧的光芒。

鄂旗的课改正朝着升起希望的路子迈进。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研究不是富裕的专利,条件不好也不是不开展研究的理由。存在问题就存在研究。诚然,教育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支持,如必要的研究时间、必要的学习材料、必要的考察调查经费。但这些都不是教育研究的必要条件。对于教师来说,研究的头等意义,不是研究成果,而是研究过程;教育研究已经主要不是工作需要,而是教师的生存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就是生活,研究是教师教育生涯的一部分。如果因为条件差就不开展研究,那就不只是影响教师的提高与发展,更主要的是失去了教师的本质特性,失去了教师向学生示范的资格。

一个没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很难带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何况,很多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的基础性研究,如课堂观察、学生现状调查、学生访谈等,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经费,关键还是教师是否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头脑。条件不好,搞不了研究的说法,恰恰是不会研究的真实表现。

农村教育教学环境虽然很差,但并不等于教师就可以怨天尤人、束手无策,无法开展教育研究,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疑难,由问题变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做一个有心之人,一定会将身边有限的教育资源变为有利的教育研究对象。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目前,在高考压力大、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现实情况下,要走出校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学校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向内挖潜,寻找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亮点项目开展的校内途径。以下是笔者利用校园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尝试。

“今天下午的数学课在操场上上”

在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这一章内容基本学完后,出现了许多三角函数应用问题。学生坐在教室里从书本上解这些问题,往往觉得很费劲,而且效果也不太好。能不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这些问题呢?我马上想到了我们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操场上各类运动区错落有致,整个校园依山而建、层次分明,这不是绝好的实际问题场景吗?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探究可以发现:

课本和资料上的许多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都可以在操场上找到它们的原型。

这样的灵感让我觉得马上有必要尝试一种新的上课方式。于是在作了一番准备并进行了实地考察的情况下,我在上午便跑到教室里向学生通知:“今天下午的数学课在操场上上!’’

“数学课,在操场上上?”学生们觉得新奇,这是以前很少有过的事情。学生们的疑问是“在操场上如何上数学课呢?”

下午上课前,学生先在操场上集合。教师将他们分成甲、乙两个大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和一名问题记录员。告诉学生课题——“操场上的三角函数应用问题”。这节课的要求和做法:让大家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便于同学们操作,教师给甲、乙两大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份研究方案。(鉴于每一大组人数较多,各组在研究时还可细分为多个小组)

甲组方案

研究问题:测物体的高

编题类型:

1.测操场上国旗旗杆的高。

要求:编两个不同类型的题。

2.测操场北方教工宿舍屋顶上的电视天线的高。

要求:编一个题。

3.自编一道测量学校后面绣林山高度的应用题。

要求:选择一个坡面编题。

乙组方案

研究问题:最值问题

编题类型:

1.足球的最佳射门点问题。要求:选择在某一直线上运球探寻最佳射门点。

2.跑道周围水沟的设计改进问题。要求:在水沟深度和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设计水沟横截面的形状,使渗水量最小。

由于缺少具体的设备,教师建议学生将可测数据——角度和距离用字母表示。

学生很快开始活动,组长和记录员各司其责,同学们热烈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寻找问题的行列中去了。经过一段时间,两组的同学都按方案要求编出了相应的问题。

展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到教室,分组整理问题,并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甲组同学研究的问题是“测物体的高”。他们先考虑最简单的模型——直角三角形,很容易地找到了测操场上国旗旗杆高的办法:选定一个点量出此点与旗杆下端的地面距离和对旗杆顶端的仰角,就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算出旗杆的高。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却是提出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同学们正是从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取得更大收获的。如设想人与旗隔着一条河,人与旗杆的地面距离不便测量;或者旗杆下端在一个不易测量高度的山坡上,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后面关于测屋顶电视天线的高,以及比较难于解决的测学校后的绣林山高的问题,他们也都顺利地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乙组同学研究的问题是“最值问题”。他们是在足球场上和跑道周围来展开研究的。为了寻找“足球的最佳射门点”,他们找来卷尺,画线工具和足球,踩点划线后,几个“班脚”还进行反复试射。不过在列目标函数时,却遇到了点障碍:究竟什么叫“最佳射门点”呢?应该使什么值最大……对,应该使射球点对门的两端张角最大!对跑道周围水沟的设计改进,主要考虑横截面的形状,目标是使渗水量最小,同学们想到了将横截面原来的矩形改为梯形,而这一改变的理论依据就是一个三角函数式的最小值。还别说,同学们展示交流的问题还真是有那么点研究探索的味道。

收获—评价—启示应该肯定的是,这种走出教室在操场上上的一堂课,比在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出题学生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感觉到的最大收获是:我们能提出这么多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我们用三角函数知识能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这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所学的知识确实是有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才学。像这样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做了很多题目,但都有一种跳出应试“题海”,吮吸题海战术沉闷气氛之外的特别新鲜空气的感觉。

当然,要上好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学们在研究中面临许多难题。如对老师提出问题的意图的正确理解,同学之间对不同看法的有效交流,同一问题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以及少数同学提不出什么问题而是被动地等待老师和其他同学所提的问题和方案的现象等都会出现。不过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探究中必然会出现的。同学们的学习,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会对成功有更深的感受。像这次课,每个组解决的问题都有一定难度。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这样的问题直接给学生做,如果不反复提示启发,学生都不一定能做对,但这次研究性的学习课却让笔者看到同学们对问题反应得更快了,解答得更好了。由此可以说,在必要的时候,走出教室的数学课会更成功。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人的发展上对课堂教学活动做较大的改革,即“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高中数学课中“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笔者也在不断地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时机和氛围。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方式,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和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