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7891800000028

第28章 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1)

让兴趣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的动力源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小张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小张还算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在家也很听爷爷、奶奶的话,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不喜欢学习,对上学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就算被逼着到学校,可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没心思听讲,他的成绩当然可想而知。

小张的问题就是因为缺少学习兴趣所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要想调动留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留守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留守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调动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要因人激趣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建立档案和联系卡。为每个留守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包括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务工详细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留守后谁负责监护、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临时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和留守学生主要表现等情况。

2.改善留守学生的住宿条件。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关爱帮扶制度。由班主任老师和任科老师对这些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当他们的“编外家长”。及时把留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通报给家长或“委托监护人”

,使家长放心打工,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孩子,使其安心学习。同时定期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留守学生”在校外的思想动态,从整体上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4.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活动,举办书画、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寄宿生的晚间同读活动、“留守儿童生日会”等等,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

6.课堂教学留守学生“优先”制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留守学生采取一系列“优先”方法,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使留守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基础

农村中小学校要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还要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规定教师每月认真研读一本业务书籍,并写好读书笔记,给留守学生作好表率。另外,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使留守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默契的情感氛围中进行学习。再次,留守学生兴趣激发与培养分层化。对学习有兴趣的,设法去稳定或保持这种兴趣;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必须引导、调节留守学生促进课内外兴趣的协调发展;对少部分智力超常或成绩偏差的留守学生要因势利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品质的锤炼。

三、抓住课堂主阵地

1.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留守学生,让留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留守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2.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从留守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模拟场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留守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3.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多媒体电脑视听的直观作用辅助教学,适应儿童注意时间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

4.正确地评价,激励留守学生,在施教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促进留守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活动形式多样。每周进行一次主题班(队)会,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让留守学生大胆地参与各种活动和班级管理,使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依赖与自身的责任。

2.活动丰富多彩。常规活动特色化,培养留守学生学习习惯,采用课前和活动前明示法,让明示语言深入留守学生的潜意识,特色活动经常化,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五、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职能

1.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一是抓孩子的积极因素,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大做文章”,使孩子因受到鼓励而产生力量,大踏步地前进。二是引导家长或其监护人在教育孩子时要从简单处学起,放慢速度,让孩子学懂、学会,让孩子学了有收获,才会兴味无穷。三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等等。

2.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可以向全体家长发放家校联系卡,使留守学生在家里、在校的一切表现(行为习惯、学习情况)均体现在上面,做到沟通及时,有情况就反映,有问题就解决,这样加强家长或监护人同学校的联系,可以有效地纠正许多留守学生的坏习惯。

3.树立榜样,扬正气。多讲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人的事迹,让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留守学生的心中有所振动。

4.家庭、学校、社会为留守学生共创一个良好学习环境。不允许留守学生进“三室两厅一吧”,加强留守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训练,还学校一个美丽的天空。

当然,激发留守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总结。

激发留守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调查显示,留守学生中,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高,而思想品德课无疑是培养留守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渠道之一。但教学实践中,留守学生上思想品德课时往往表现并不积极。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授思想品德课时,应注意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品德课教学重在于说理和导行为主,导致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摆脱不了“说教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模式。长期以往,造成了学生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学生只认为品德课是无关紧要的学科,这样学生就不能好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更不能把传授的道理、认识主动地转化为内心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培养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兴趣呢?

一、情景交融、唤起兴趣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鼓舞。”兴趣好比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1.语感生情,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合本内容的语言情境,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幽默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当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学习内容的感情相符合时,就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同其它学科相比显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的语感。就连学生的发言的评价,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动多样,动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开动动脑思考问题。

2.巧用信息技术,以境生情。

随着电脑的普及及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多媒体课件及远程教育网络接收的信息。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图画让人目不暇接,不但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更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有位教师教《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时,一开始,就简洁地引入“56六个民族56枝花”的场面及乐曲,随后播放一组周总理参加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通过多媒体真实的再现,学生如临其境,激发起情感共鸣,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可愉快地进入下面的学习。

二、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多好动、好奇,喜欢展示其个性,因此,可以通过动口、动手等丰富的表象来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

有位教师教《待人接物讲礼节》时,设计了一个授奖时颁奖的场面:首先找了两位留守学生上台扮演颁奖人,其次找了知道授奖礼节和不知道授奖礼节的学生各一名上台领奖。通过领奖,同学们一下子就议论开来,谁有礼貌,谁没有礼貌,应该怎么做,这时我顺着同学的情趣开始讲授待人接物注意什么礼节,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这样,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趣

活动是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

1.竞赛激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表现个性,留守学生有的表现得更明显。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开展一些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男女之间的竞赛活动,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时,在收集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迷信现象,并让学生谈谈对迷信的看法时,同学的发言激烈,通过此次竞赛活动,同学们对迷信活动有了认识,并能自觉地抵制社会生活中的不良风气。

2.游戏激趣。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充分发展儿童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只要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益。

有位教师教学五年级《学习,做了讲效率》中,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10分钟内踢毽子,看哪个小组踢毽子的数量最多。活动结束后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应该珍惜时间。

总之,培养留守学生学思想品德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不断尝试,联系生活实际,勤于探索,学生学思想品德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宽松,学生更乐意参与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我们必须在设计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方面下功夫。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学习能力来说,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并无区别,因此,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培养别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无二致。那么,怎样培养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方法并不难。

一、发挥留守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中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摈弃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留守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留守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数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注重引导,通过“思考——问题——点拨”的形式,使留守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学会了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培养留守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操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