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7894000000049

第49章 越王剑和夫差矛

剑是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为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部分包括前端的尖“锋”,中央一条凸起的棱“背”,背两旁的“从”,从两面的刃“锷”;剑身一般比较细长。剑把部分包括把手“茎”,茎和剑身之间护手的“格”,茎末端的“首”;剑柄比较短,便于手握。另外,剑通常还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矛则是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通常长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春秋时期我国的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很多铸造精良的剑和矛,其中以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最具有代表性。

越王勾践剑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提到“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便想起春秋战国纷争的历史与越王勾践超常的气概和胆识,而这把宝剑就是这一著名典故的见证物。

这把剑剑身有黑色花纹。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11道极细小的同心圆圈。剑柄为圆柱体,柄上缠着丝绳并刻有三道戒箍。剑格向外突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嵌出美丽的花纹。整个剑身满饰有菱形暗纹,在靠近剑格的地方刻有鸟篆体错金铭文“越王鸠潜(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字迹非常清楚。剑锷锋芒犀利,寒光闪闪,出土时插于漆木鞘里,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至今犹能断发,经分析测定,剑脊含锡低(10.28%),韧性好而不易折断;刀部含锡高(18.24%),刚而锋利。这种复合金属制造技术其他国家直到近代才掌握。

此剑后来作为勾践女儿的陪嫁品流入楚国,楚王又把它赏赐给亲近大臣,死后随葬于墓中。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宽5.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的铭文。矛刀锋利。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吴王夫差剑过去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均有出土,然吴王夫差矛则是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