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藏龙山上的女人
7902800000036

第36章 黑色的旋律(7)

就目前看,她们是有出息的。而这样一来,孩子的前程会受到很大影响,她们不会安心读书,也没有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如果因此而影响或断送了孩子的前程,你们会遗憾终生的!

三,我希望你们两个冷静下来,慎重而认真地考虑你们的复婚问题:

1,你们有18年的生活历史,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2,你们之间,没有第三者插足。

3,你们有两个争气的孩子。

4,森子天性老实,这一点你比我清楚,从你们离婚问题的处理上,可以肯定这一点。

5,两个孩子愿意有一个完整的家。

6,芳草,你是个明白人,能干的人,相信你能排除外界干扰,走你们自己的路。

四,夫妻感情不同于父子或母女之间的爱。它比较神秘和深奥,有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你和森子之间究竟如何?我没法问,只有你们俩最清楚!我想,像小说、电影里的模式恐怕找不到,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芳草你说呢?

如果你们执意分开,将来不可能不重组家庭,重新组合的家庭难度很大。即使能找到理想的爱人,而其他关系,特别是子女关系,更难处理。这样的事情,社会上多的是,彼此的子女,对方难以接受。我们单位有的年轻人,离婚了,孩子双方都不要。他们还有理论,‘我不能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不要我后半生的幸福!’而作为父母,幸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我说这话,芳草你别误会了,因为,你们现在,根本不会考虑再婚问题。森子他一心想把孩子抚育好,他要对得起你和孩子。短短的谈话,我发现森子的风格比较高,责任心很强,他对你也很负责。我不是在夸他,这一点,你可能有所体会。

芳草,我在不太了解情况的情况下,说了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想法,仅供参考。时间太短,来不及系统思考,为了孩子我衷心希望你们和好!

芳草,考虑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外界因素可以排除,不要喧宾夺主,不要一时气愤,因小失大。你们考虑问题的主题,应该是夫妻感情,应该是你们四口之家,应该是孩子的前途和幸福。好了,到此,希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四姑杨淑卿

X年x月X日”

杨淑卿的信诚恳感人,诉诸许多离异的利害关系,像一个渊博的心理学专家和婚姻家庭研究员,她以长者的身份和口吻,对芳草和杨茂森的离异给予了否定和批评。然而,婚姻好比鞋子,它穿在婚姻当事者脚上是否合适、是否舒服,只有穿鞋子的人自己清楚,任何局外人都无法身临其境体会其真实的内在感受!

在中国,有万千家庭,表面看似平静,事实暗藏玄机。人们恐惧舆论,顾忌颜面,顾及孩子,工农差距和分配不等,尽管家庭不和睦,也委曲求全凑凑合合。这种现象,太多太多,多若牛毛。尽管如此,社会中,不乏追求婚姻质量者,他们快刀斩乱麻般使死亡婚姻解体,或正在解体。已经抑或正在准备,重新选择幸福婚姻。这绝非人们拿婚姻开玩笑!而是当事者追求更高尚、更人道的生活使然!人们挣脱了束缚,知道婚姻的船触礁,便会沉没,只有转航才是明智之举、万全之策。离婚,某种意义看似悲剧,另一角度看,也是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自信的开始!芳草便是这种进步与落后,现代与传统,自信与自卑的矛盾体。

无论如何,杨淑卿是好意。都说认拆十座庙,不拆一座婚,杨淑卿属于后者,当然也有亲情因素!按说芳草该感谢她!然而,外人除了对芳草的不理解还是不理解,这使芳草内心感到无比惆怅和酸楚。何去何从?她又打开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五姑婆杨淑香写的:

“芳草:

我听沐子初中的老师说,沐子已被清华附中录取了,听到这个消息,你一定非常高兴,是吧?”

芳草心想:呵,我早知道了,我比谁不担心自己女儿的去向?

“你和森子突然分离,使我意想不到,听说后,我心里非常难过。现在,森子爷仨,整日愁眉不展,我真怕他们出点什么事情。我批评了我大哥,儿子已然另立门户,分家另过,他干预你们的内政,是不对的。你表弟长亮听说这件事,即刻去看望,琳子见到长亮泣不成声,并说:‘我当别人面是不哭的,让泪水往肚里咽……’可想而知,孩子的心情,是何等悲伤!长亮回到家中,还泪眼汪汪。并说要尽最大努力,使你们重归于好。

我当然希望如此。我知道森子有许多缺点,但你们结婚已然十几年,应该谅解他,夫妻间取长补短,望你多想一想他的好处。妇女过了更年期,身体明显衰老,各种疾病迎面而来,到时候,需要两个人互相照顾,别人谁也不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想经过了这一次,森子会接受教训的,他的性格也会有所改变,我们再开导开导他。

芳草,你是个明智的人,一个破裂的家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如果这样下去,别的不说,对沐子就是个严厉的打击。即便在清华附中上学,孩子背着思想包袱学习,谁敢担保,她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多少年来,你含辛茹苦地生活,不就是盼望孩子成才有出息吗?若孩子不聪明不求上进,便无话可说。而沐子聪明伶俐,学习好,又争气。倘若因为你们离婚而没考上大学、或没考上好大学,那么,孩子大了,她们能原谅你们吗?芳草,你看在孩子份上,与森子和好吧!随着各种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孩子上学,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谁也说不准。你们复婚后,齐心协力挣钱,应付未知的事情,就会容易,也会轻松。

芳草,我相信你是绝对的正派人,一个与一般农村妇女不同的人。相信你会克服一切困难,走自己的路!

五姑

x年X月x日”

芳草噙着泪水,又打开第三封信:

“芳草:

我是你六姑,当我听到你和森子分手离婚的消息,好像刀子剜心一样。我去你们那儿,森子和我同时都哭了。我总觉得你和森子不到分手的程度,是外界因素干扰了你们的生活,你上了倒劲,赌气走的。这件事假如发生在我头上,我会挺身而出,向干预你们家庭内政的人宣战。

芳草,把一切烦恼抛到脑后,坚强起来,振作起来吧。我相信你一定会冲破眼前的阻力,克服困难,让你的生意之花,开放在北京城。

芳草,看在咱们这一双水灵灵的女孩身上,何况她们前程似锦,不能让她们失去父爱和母爱!过段时间,与森子和好吧!因为他一直爱着你!夫妻和好后,你们租一辆车,带上两个女儿一起回一趟西岭子。我会穿上你送给我的外套,到村口迎接你。到那时,我一定会高兴得什么是的。我们迫切等待这一天。芳草,你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就谈这么多吧,自己出门在外,一定保重身体,切记!

另外,我还有一点体会:只有经历了风雨,爱情之花会更加艳丽,更加持久!

祝你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六姑

X年X月X日”

三封信,读完了,芳草的心,难以平静。她庆幸在这个大家庭,有这么几位好心的姑婆,热切地关注和关心着他们。几位姑婆在尽一切可能,极力挽救这个破碎的家庭。她们的心,是闪光的。灵魂,是纯净的。人格,是高尚的。芳草深深地被感动着。

芳草慨叹五姑婆、六姑婆生活在农村,文字表达水平,居然如此高超。文字组合,如此美妙、动人。字字句句,满怀深情。她们用心、用笔,用真情,奏响了爱的旋律。这是人性的大爱!这种善良和仁爱,是芳草步入这个大家庭,从未感受到的,芳草仰视她们,尊敬她们。尽管,她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芳草在城堡中的感受!尽管,她们的立场无不清晰地表明希望芳草重回自己经营了18年的城堡,尽职尽责,相夫教子。

芳草难过、愧疚、懊悔、感动、彷徨,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她眩晕。好像即刻自己就要死掉一样。眼泪一个劲地光临她的脸颊,像泥石流一样,想阻挡也阻挡不了!女人难道是水做的?天底下那么多男人,离了就离了,为何这样难过?人世间,最令人痛苦的,难道是人与人的分离?在一起时,总想对方的不足之处。分开了,怎么老想对方好的地方?这是芳草一人的弊病?还是所有离婚人的通病?

那魂牵梦萦曾经的一切,像宽银幕电影一样,十分清晰而生灵活现地、出现在芳草的脑海——杨茂森,他不是坏人!刚分田到户时,杨茂森和芳草买下了队里唯一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到农忙季节,杨茂森的哥哥、弟弟以及其他乡里都来求助杨茂森。持续多年,杨茂森不能顾及自家的责任田。大秋麦秋帮助别人把农活干完,才有空儿回过头弄自己的地。常因误了农时,自家田里的小苗出得不齐,减少了不少产量。而被他帮助过的人还常常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为这事,芳草不知和杨茂森生过多少回气。芳草气他热心过度,以至失去了自我。对家庭而言,他失职!但,他是好人。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芳草明白。

芳草想起第一次妊娠,婆家生活窘迫,饭桌上少见蔬菜,常常煮一锅菜汤,菜汤上漂浮几片菠菜叶或茄子片,菜汤喉咸喉咸的。就是这样的“菜”,也经常轮不到芳草吃。晚上回到卧房,芳草哭泣。杨茂森不解地问:“你怎么了?”

“没怎么,”芳草抽泣:“我想吃菜。”

杨茂森听了,他无语。或许,是无奈。望着可怜兮兮的芳草,杨茂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突然有一天,杨茂森神秘兮兮地对芳草说:“这几天出车,队里给了我6元钱补助费,我少交家1元,你拿去偷着买点什么吃的!千万不要让家人看见。”杨茂森嘱咐道:“若被家人知道了,后果你自负!”杨茂森的举动,是爱?是无奈?是怜悯?芳草不知道。

接过杨茂森递给自己的1元钱,芳草心里又高兴,又激动。正好街上来了个卖菜的小贩,正午十分,天气很热,街上无人。芳草像小偷似的鬼鬼祟祟用两毛钱买了4根黄瓜,自己兴冲冲躲在屋里,感受来自杨茂森的关怀。芳草吃着像玉皇大帝赐予她的像仙桃仙果般的黄瓜,心里那个美!那是什么?难道,那不是杨茂森对自己深沉的爱么?尽管他的爱,饱含太多的无奈和怯懦。而谁能否认,杨茂森的行为不是爱的表示?芳草唇上略过一丝微笑,酸楚而甜蜜的回忆起往事:那一年自己受到无聊村妇的诽谤,心境不好,带着沐子离家出走了。杨茂森去外地,把自己和女儿接了回来。杨茂森还买了一台日本产的三洋牌收录机,他想让自己听歌曲、听小说,以此为乐,好尽快忘掉烦恼。这是什么?这不是爱,是什么?

过去的事情,一件件、一幕幕,浮现在芳草眼前。尽管,自己身怀六甲,杨茂森实施过家庭暴力,而那,肯定是他一时晕了头!自琳子出世,杨茂森对女儿非常爱护。他把幼小的女儿抱在怀里哄着、逗着、戏耍着,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着女儿。自己在管教孩子时,杨茂森总会不讲原则、不顾一切地袒护女儿。女儿们享受了多少父爱!那种亲昵而博大的父爱,自己在儿时,以至一生,多么欠缺和想望!

芳草为两个女儿获得了父爱而欣慰、而感动。她心里,曾无数遍羡慕过自己的女儿。过去,杨茂森经常为教育孩子和自己发生争吵。此刻想起这一切,芳草深深地为女儿感到幸福!为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真心真意、无条件地爱护自己女儿的人,而骄傲!

自单起炉灶另立门户,杨茂森找来铁片自己动手制作铲子、饭勺和菜刀。还有那次杨茂森赤身裸体与自己一起午夜踏雨拔草的情景,都一一浮现在芳草眼前。那共同的、艰难的、难忘的生活经历,一切的一切,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罗曼蒂克的表示,而在不息的劳作和饥寒交迫时的相互关照中,在与命运抗争和共同抚养孩子的过程,不是也默默地传导了爱的搏动吗?与杨茂森之间18年在一起的情愫,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是不是彼此极其特殊的爱情写照?

杨茂森固然有许多毛病和不良习惯,那是因为他受的家庭影响太深。作为妻子,是不是自己太过于迁就、退让和容忍所致?没把自己的男人塑造好,本身,就是失职、失败!如果,把两个女儿教育好的同时把杨茂森也塑造好,那才是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况且,杨茂森本质好,他不撒谎、不骗人,为人笃厚淳朴,诚实可信。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自己难道是完人?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了不起的人,也有薄弱的一面!自己并没什么了不起!两个可人的女儿,如果因为自己的离去,她们一生都不幸福不快乐,我何谈幸福、何谈快乐?前人尚有“宁可牺牲我自己,为了解救天下人”的高尚情操。自己扔下心爱的女儿当逃兵,这,是我的为人么?即便我有了好的归宿,把女儿也接到了身边,而自己能担保女儿平安无事么?当今社会,人心叵测,另一个男人与自己的女儿无血缘关系,自己是否要时刻提防不幸事件的发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有千分之零点一不幸的概率落到女儿身上,不也是自己的罪过么?到时再后悔,不如现在悬崖勒马!

芳草愈想愈恐怖,愈想愈头痛,愈想愈胆怯。婚姻,这个使人头痛的恶魔,分亦难,聚亦难,如何不难?芳草忽然想起安娜卡列尼娜自杀前的哀叹:“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她无力地靠在椅背上,闭目寻思。

不!我和杨茂森之间不存在虚假,不存在谎言!即便,我们有诸多不和谐,那也是彼此观念与性格的因素,这些都是真实的,不存在谁欺骗谁的问题!与杨茂森在一起这么多年,虽然不能完全适应,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而悄悄地的被感染着、适应着。不然,我们怎可能在一起过这么久?假若换成另外一个人,就肯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么?

肯定不是的。另一个人肯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自己必须从头适应!自己的性格、爱好、习惯,一切的一切,也要从头渗透给对方,并被对方所接纳,是容易的事么?自己和杨茂森曾经是夫妻,有18年肌肤之亲的经历,让自己再与另一个半路途中的人肌肤挨着肌肤、胸膛贴着胸膛,我做得来么?我能适应么?“好女不嫁二夫”,若跨出一步,是否成了母亲说的坏女人?芳草不断地自问。与杨茂森在一起,总觉得他不是自己梦中的男人。和杨茂森生活,她感到委屈,感到压抑。甚至,感到自卑。而跨出一步,怎这么难?铺平信纸,芳草要给四姑婆杨淑卿写信,把自己对婚姻的感受和多年积压在心里的话,倾吐出来。

“四姑: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写来信件;感谢您为我们四口之家,献出的拳拳爱心。无论我与杨茂森复婚与否,我都从心底感谢您。对您的善良和您考虑事情的深远、周到,我表示由衷的钦佩!

今日写信,我之本意,不仅想让您了解我们离婚的前后因果,更重要的是让您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和我整个的人。

岁月悠悠,转眼18个春秋过去了,人生之百味,我体验再体验。我们的事情从何谈起呢?此刻,我方寸已乱。那么,就请允许我首先概括一下我与杨茂森分手时的几种心境吧:

一,18年的风雨历程,我脆弱的心再经不起任何伤害了,我们的生活计划被打破,梦已碎,与杨茂森继续生活,我丧失了信心。

二,大家庭的人际关系,经过我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已有很大改善。不想,我们的生活蓝图却使大家庭的人际和谐又陷入危机,为此,我难过不已!

三,最重要的,是我对杨茂森的懦弱,感到吃惊,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