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7908000000018

第18章 非凡的小猪

苦干、苦干、苦干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更不可能事事都完美。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确是需要追求完美的,但是如果过分去追求,而又达不到完美时,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做事认真、仔细、全面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使每一个细节达到完美。很多人追求完美,这不是什么错,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完美必须适度。追求完美到了过分的程度,那追求便成为一种牵绊。沃尔特可以说在这方面吃尽了苦头。

1931年,刚刚30岁出头的沃尔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过去,他为了使迪士尼工作室摆脱困境,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和努力。现在,工作室已经摆脱了困境,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但他还总是为迪士尼工作室的前途担忧,因为画师的能力有限,总是很难达到他的要求,没办法,他只能自己去干,每天都处在高负荷的工作中。

资金缺乏依旧是沃尔特最担心的问题之一,虽然已经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签订了合同,但依旧入不敷出。沃尔特对画师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从纽约招来了一批新的卡通画师,他们水平很高,当然工资也就比较高。当他们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时,沃尔特就会大发脾气。

自从伊沃克斯离开之后,沃尔特对员工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不再是以前那个温和的老板了,不再是那个经常和员工开玩笑、让员工慢慢干活的老板了。现在,办公室内不允许有人说话,而且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采用简捷而省钱省时间的方法制作卡通镜头了。伊沃克斯的离开使沃尔特整个儿变了一个样。

沃尔特简直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将艺术标准定得非常高。随着作品质量的提高,每部片子的成本也就提高了。当然,喜欢他的卡通片的观众也多了。当时,一个电影评论家曾评价说,沃尔特“简直比中国的孔子、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伏尔泰、坦葛尼喀的人猿泰山还出名。沃尔特·迪士尼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工作室中缺少资金的情况总是出现,而且当时还欠着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钱。沃尔特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由于工作太苦太累,长期下来,他的情绪非常低落。

但是,让沃尔特过度紧张的真正原因还不是工作室的财务状况。对于这一点,他从来不在乎,这些事情都交给罗伊处理了。他不是一个随便乱花钱的人,他所赚来的钱都花在了他的卡通片上,即使没有收入,他也敢花钱投入。他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坚信质量是最重要的,为提高质量花多少钱都值得。

那么,让他精神垮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他的苦恼就是感觉突然失去了自信。不是那种艺术家和卡通片画家的自信,而是一个男子汉的自信。而这些又和他的一系列经历有关。

沃尔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在这个社会中,女人总是排第二位的,男性娶女性为妻,但他们更信任的还是男性,一旦和男性成为朋友,就认为可以信赖。在他们看来,好朋友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然而,沃尔特的几个男性朋友全都背叛了他。他非常信任的鲍尔斯对他施骗的时候,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不得不让他怀疑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伊沃克斯的不仁不义更让沃尔特痛心,他一直将伊沃克斯视为自己最亲密、最可靠的朋友,但最后也背叛了他,彻底粉碎了他对自己的判断力,他责怪自己太天真、太善良、太不成熟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沃尔特耿耿于怀。就是他和莉莲已经结婚六年了,但始终没有孩子。而罗伊已经有一个儿子小罗伊·爱德华·迪士尼了,这个男孩将来一定会在迪士尼公司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让沃尔特更没有了自信,认为自己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

朋友的背叛,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缺憾,促成了沃尔特·迪士尼1931年的精神危机。

此时,米老鼠大获成功,但他却处于人生的低谷。他不能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他决定要改变自己。

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当年他和红十字协会的伙伴罗素·马斯约好的,要带着两只狗沿着密西西比河流乘筏而下。他觉得现在正是个好机会,他决定立即行动,实现这个梦想。

他将公司的事务都交给罗伊打理,自己带着莉莲开始了一次横穿美国的旅行。10月的一天,他们登上了去往圣·路易斯的列车。他们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不管到哪里去,他们都愿意走下去。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为了事业而努力,放弃了一切休闲,现在,他们要彻底地放松身心,虽然沃尔特内心里并不能放下一切,但莉莲的好心情还是感染了他。他们到了首都华盛顿,莉莲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沃尔特身边不停地问来问去,沃尔特显然愿意妻子这样陪在自己身边。

在沃尔特的这个人生低潮中,莉莲给予丈夫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她努力地尽着自己做妻子的责任,尽力地理解丈夫,她的丈夫在她的带领下也很快走出了精神低谷。女人的力量有时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特别是对于一个善良而坚定的女子来说。

两个月后,沃尔特再次回到好莱坞,罗伊惊喜地看到这个弟弟已经恢复了开朗、乐观的原状,精神饱满。重要的是,他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这有助于继续构建带给全世界欢乐的“娱乐帝国”。

奥斯卡的宠儿

迪士尼公司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合作是从1930年开始的,虽然是和有名的大公司合作,但并没有沃尔特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哈里·科恩可以将鲍尔斯吓走,就说明他本人绝非善类。科恩被称为“好莱坞的独裁者”,在和沃尔特的合作中,他占尽了便宜,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为迪士尼公司发行了50多部影片,大发横财,而迪士尼公司却入不敷出。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在沃尔特旅行之前,罗伊告诉沃尔特,迪士尼工作室已经解除了和哥伦比亚公司的合作关系。

这样,罗伊就必须再去寻找新的、更加慷慨的合作伙伴,最后,他找到了联美影业公司。沃尔特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联美影业公司是他最喜欢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的大本营。而卓别林对米老鼠也非常喜欢。联美影业公司答应每拍一部片子资助迪士尼工作室1.5万美元,并签署了12部一套的《胡闹交响乐队》。沃尔特旅行回来后,这套影片中的一部《花儿与树》已经拍完了。他看了片子后,觉得非常不好,便决定重拍。1933年,沃尔特终于听到了一个让他异常兴奋的消息,莉莲怀孕了。或许是孩子的到来触动了他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时他又想到一个新的主意,当然也是一个花费更大的构思。

这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有一次,“彩色电影”公司的负责人纳撒利·卡尔马斯让沃尔特参观了他的三色印洗车间,在这个车间里制作处理的影片效果非常好。沃尔特参观后激动不已,决定在以后制作的卡通片中尽量都采用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

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花费会更高,为此支付的费用会比预算增加三分之二。而且,他们已经和联美公司讲好价钱,如果现在添加色彩,新增的费用会让公司的资金更加紧张。但沃尔特根本不在意罗伊的劝告,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只想把他的电影制作得更好看,让观众更满意,至于资金问题,他根本不考虑,他相信罗伊会有办法。

这时,罗伊又听到一个消息,这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阻止沃尔特的行为。这个消息就是沃尔特的好朋友伊沃克斯离开迪士尼工作室后,在鲍尔斯的资助下,在好莱坞设立了一家公司,他们生产出来的第一套产品和《胡闹交响乐队》非常相似。更为重要的是,伊沃克斯也到“彩色电影”公司去了,宣称他们的第一部片子也是彩色的。罗伊深知此时是迪士尼工作室的关键时刻,他相信伊沃克斯一定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影片,同时也深刻感觉到他带来的竞争威胁。但沃尔特对伊沃克斯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他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

沃尔特立即去拜访了卡尔马斯,寻求和“彩色电影”公司的合作,他认为迪士尼就是最好的招牌,如果两家合作,那是双方都会受益的事情。卡尔马斯是个精明的商人,很快就明白了沃尔特的意思,结果,沃尔特制片厂的卡通片拥有“彩色电影”公司这种新方法的两年使用权,而伊沃克斯等其他所有卡通制作者将得不到“彩色电影”公司的专利使用权。

这时,一个坏消息又传来,莉莲告诉沃尔特她没有怀孕。《花儿与树》是为怀孕的莉莲所制作的,此时已经开始制作了,想停手是不可能了。

《花儿与树》放映后,评论界的反响非常好。但罗伊并没有因为观众偏爱这部卡通片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以后的影片要全部拍成彩色的,这样成本就大大超出了他当初的预算。不过,高成本带来的是高收益,《胡闹交响乐队》和以往的卡通片不同,放映了一个多月还有很多观众争相前来观看,影片的租金成倍地往上涨,这些额外的收益足够支付着色的费用了。罗伊也可以暂时放心了,这些年不停地为了资金的问题而烦恼,现在这种烦恼终于随着影片效益的提高而缓解了。

《花儿与树》是迪士尼的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它的成功不仅奠定了沃尔特·迪士尼在动画片中的地位,而且还赢得了1932年的奥斯卡奖,这无疑是一个金字招牌,沃尔特和他的动画片越来越有名了,越来越多的电影界的人认识到了沃尔特所具有的无限创造力。

当沃尔特获得奥斯卡奖的时候,伊沃克斯也给他发了一封贺信。他们之间仍然是那种难以言说的关系。

献给妻子的礼物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一直到1933年才稍微缓解下来。就在美国深陷危机的几年里,迪士尼公司却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它的辉煌当然离不开沃尔特的努力。

前面我们说到迪士尼和米兹、鲍尔斯合作期间遭遇了极大的困境,沃尔特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都被他们收买、挖走了,为了弥补米兹、鲍尔斯给公司带来的人才断层,沃尔特抓住这次经济危机的机会,用较低的工资,招收了一大批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这些人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但沃尔特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动画人才最怕的是没有创意,而这些人身上充满了新鲜劲儿。沃尔特决定在公司设立一个培训班,这样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练习,以尽快弥补公司人才的空缺。

后来,沃尔特联系了一个合作者,就是洛杉矶乔纳德艺术学院。这家艺术学院创办于1921年,创办者是一个名叫内尔伯特·乔纳德的女士,她同意沃尔特在晚上举办动画培训班,并让艺术学院的教授唐·格雷纳姆负责授课。格雷纳姆是一个才华横溢、极富热情的画家,他讲授的课程非常精彩。1932年11月15日,迪士尼培训班(即加州艺术学校的前身)首届学习班开课,有25名学员报名。后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沃尔特还专门在公司的对面租了一间简易的房子给他们住。沃尔特的培训班很快就看到了成效。在很久以后这家艺术学院在沃尔特的资助下成为着名的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

1933年初夏,好消息终于让沃尔特的心放了下来。莉莲真的怀孕了,这一次经过医院的检查,是确定无疑的。沃尔特高兴得一夜不能入眠,对他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他将后继有人,而且意味着他男子汉的信心真正恢复了。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感谢,他将莉莲安排到洛杉矶洛斯菲利斯区的一处新居。这里要比原来所有的房子都漂亮、都大。为了即将出世的孩子,沃尔特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看着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变大,沃尔特决定要再为妻子拍一部有特色的影片。但是该拍什么主题,他一直没有想好。后来,沃尔特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在马瑟琳的仙鹤农场中养的那群小猪,每次他讲到骑着那头母猪被甩到泥塘时,莉莲总是捧腹大笑。

于是,沃尔特想到了制作一部关于猪的片子,名字就叫《三只小猪》。

前边我们说过,沃尔特在仙鹤农场的时候,和一只叫“波克”的小猪非常要好,他一直念念不忘农场的童年生活。现在,他要把那段生活艺术地再现出来。他根据记忆,把“波克”的样子画了出来,然后设计了一些故事情节给工作室的人看,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些年轻人的构思都非常富有创意,是他们把沃尔特的构思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了。

来自纽约的画家诺曼·弗格森顺手画了几张大灰狼,结果凶狠的大灰狼很快就变成了可笑的恶棍。

工作室中最年轻的弗雷德·莫尔负责画三只小猪的样子。经过沃尔特的指点,他很快领悟了沃尔特想要追求的小猪形象。莫尔将小猪画得非常富有人情味,而且三只小猪还同欣喜同悲伤。

《三只小猪》主要是在格林童话《三只小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沃尔特将故事情节列出了一个提纲,同时还强调每只小猪都有自己的个性。

剧本是由特德·西尔斯根据沃尔特的初稿发挥而成的。沃尔特特别喜欢《三只小猪》的草图,并把它设定为温馨快乐的风格,这需要借助大量的音乐。当然,在这点上,沃尔特又付出了很多努力。

1933年5月,《三只小猪》在无线电城音乐厅试映,但结果不是特别理想。罗伊一直认为,《三只小猪》是迪士尼工作室最好的影片,所以看到观众那种不冷不热的反应后,他很不开心。

5月27日,《三只小猪》又在纽约上东区电影院放映,结果这一次观众非常热情,甚至超出了沃尔特的想象。观众们都争着去看这部卡通片,片中那三只可爱的小猪牢牢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三只小猪》中的一支插曲《谁怕大恶狼》竟然也成了大家喜欢的歌曲。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卡通片中的大恶狼成为艰难时代的象征,而幸存的小猪则暗示着希望。这首歌唱出了美国人民的心声,也成为美国人战斗的歌曲。小猪和大灰狼成为两种极端文化的象征,从体育运动到经济,再到政治,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这两个词来形容。

《三只小猪》为迪士尼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也成为30年代最受欢迎和最赚钱的迪士尼卡通片之一。

1933年12月18日,莉莲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为黛安妮·玛丽·迪士尼。生下女儿的一周后,也就是圣诞节那天,沃尔特在家中的婴儿室给莉莲看了他为她制作的电影《三只小猪》。

卡通影片《三只小猪》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沃尔特的事业也因此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些都是和他的勤奋努力完全分不开的。当然,沃尔特将来的路还很长,他还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卡通片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