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故事大管理
7924300000028

第28章 鲇鱼效应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总是还没到达岸边鱼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只得空手而归。他们想了无数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渔民们很是惊奇,纷纷打听到底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沙丁鱼活着上岸。原来是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而存活下来。

管理启示

这就是管理学中著名的“鲇鱼效应”。“鲇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人们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激活内部的活力。那么,为什么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激活内部的活力呢?原因就在于每一个人天生就有规避风险的本能,在工作中,对自己无利可图就会尽量偷懒,但同时人的潜能又是无限的,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人进入能量激活状态。如果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的能量都处于激活状态,那么它可以带来核聚变效应。激发潜能更可靠、更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因来激发,外因的激活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我们可以建立起与外界相比较的各种各样的绩效评估方法来促进员工提高效率,所以在一个良好的企业中竞争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故事涉及组织职能中的组织变革理论,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有计划地采取变革性手段,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要求的过程。组织在变革时遇到的阻力之一便是组织的惰性,或者说是员工的惰性,因此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等方式,使组织始终处于活力变换之中,有利于减少组织变革时面临的阻力。

在一个以变革求新为主的市场环境中,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会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不断创新的超越才是一个良好的应对方法。应对这些永不停息的变革,在内部我们应当采用一种动态的企业组织形式,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模式将不断变化的状态融入组织中,用不断变化的组织形态或组织形式来应对那些已经到来的和即将到来的变革;增强员工不断学习的能力,将员工打造成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员工类型;对于那些在现有岗位上已有惰性的管理者,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岗位调整,防止其产生岗位惰性。总之,通过增强员工动力的方法,将公司内部的能量激活。

一个公司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需要聪明的人才。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前执行主席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