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读点金融史Ⅱ: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
7996700000024

第24章 第一财阀——日本三菱(1)

财阀,是日本战前金融资本集团的通称。主要是指日本19至20世纪的4大企业集团:三菱商社、三井商社、住友商社及安田商社。在日本,由于金融资本集团是和浓厚的封建家族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人们习惯于把日本的金融资本集团称为财阀。

20世纪初,随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大进一步加强,日本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它们以家族资本控制的总公司为核心,通过家族总公司—直系公司—准直系公司的持股关系,控制着各经济部门的直系企业和旁系企业,组成庞大的康采恩。69它们往往左手控制着资本主义中最重要的资本,右手控制生产工具,势力非常庞大,通常也会经营政府特许的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财阀被迫解散,其金融资本集团的垄断核心和统治形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第一劝业等六大金融资本集团,以各自的银行为核心,囊括了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国际贸易等主要经济部门,控制了日本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然而,它们这种以垄断为目的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本质没有改变,依然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继续维系原来财阀的精神。因此我们仍习惯的称这类资本集团为财阀。

典型的财阀具有几个特质:首先,一定是紧密的家族企业,企业内主要的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身上,而且彼此拥有血缘关系。第二,企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员工众多,而且占国民生产毛额相当大的比重。第三、财阀旗下通常都有金融业,方便企业调动资金、非法借贷。第四,企业集团内的交叉持股严重,公司的经营权经过多次交叉持股后,增加了财阀内的紧密度,方便相互借贷,而且财务透明度减少,不过集团内如果有企业经营不善,也经常互相牵连。第五,财阀通常与政府关系良好,经常获准经营政府特许的行业,例如石化重工等,而财阀也会透过政治献金、参选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介入政治。

在当今日本的六大财阀中,三菱集团以雄厚的实力位居三井、住友、芙蓉、三和、第一劝业银行之前,独占魁首。它不仅拥有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而且还拥有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群。三菱集团企业数量之多,以至于若想详细划分三菱集团的企业成员,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三菱集团有一个“三菱情报委员会”组织,该组织仅经理会——“金曜会”就有27家成员: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明治生命、东京海上火灾、三菱矿业水泥、三菱石油、三菱金属、三菱制钢、三菱重工业、三菱化工机械、日本光学、三菱电机、三菱化成工业、三菱瓦斯化学、三菱树脂、旭玻璃、麒麟啤酒、三菱人造丝、三菱制纸、三菱商事、三菱地产、日本邮船、三菱仓库、三菱油化、三菱孟山都、三菱汽车工业、三菱铝业。此外,三菱集团还有以下公司:三菱原子能工业、三菱醋酸纤维、三菱TRW、三菱精密、三菱液化瓦斯、三菱汽车销售、三菱履带、三菱办公机械销售、三菱车轨、三菱冶金工业、三菱建设、三菱矿石运输、三菱开发、三菱综合研究所、钻石信用、大日本电线、大日本油渍等。

而被三菱集团所控制的与三菱有密切关系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说三菱“富可敌国”,是毫不过份的。

(第一节)一个财阀的诞生

1,从地下浪人到阶下囚

1834年12月11日,岩崎弥太郎出生于安艺郡井口村。

岩崎弥太郎出生时,社会上有士、农、工、商等级之分,各等级之间的界限极其森严。武士处于各阶层的最高层,可以拥有姓氏,并允许配带刀剑,拥有很多特权。普通百姓,只允许有名字,而不许有姓氏,更不允许配带刀剑。士有武士、乡士之分,“乡士”即居住在乡间的武士。由于“乡士”的名份允许自由出售给他人,当时,就把卖掉乡士名份的武士称为:“地下浪人”。地下浪人的社会地位在乡士之下,是最下级的武士,没有什么俸禄,通常都耕种一点田地,过着勉强维持温饱的穷困生活。

岩崎弥太郎的祖先,曾是长宗我部元亲70的家臣,其曾祖父是一名剑道高手,拥有乡士地位。然而,岩崎弥太郎的祖父弥三郎却因为贫困而不得不卖掉祖上传下来的乡士地位。于是,祖父弥三郎和父亲弥次郎都沦为了地下浪人。

岩崎弥太郎就出生于这个地下浪人的家庭。其父穷困潦倒,游手好闲,终日嗜酒如命。岩崎弥太郎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母亲美轮维持。母亲的家族属于知识阶层,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时时不忘对儿子的培养,这对幼年的弥太郎产主了很深的影响。

弥太郎从小跟随外祖父识字并学习书法,14岁时寄居在姨父家读私塾。20岁时,弥太郎决心到大城市江户(后来的东京)求学。为此,父亲弥次郎不惜卖掉祖先遗留下的山林,作为儿子去江户的盘缠,这使弥太郎极为感动。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他登上家乡西边的妙见山,来到名叫星神社的词堂,掏出笔墨,在星神社的门上写道:“日后若不能扬名天下,誓不再登此山。”

弥太郎来到江户后,从师于“昌平堂”的儒官安积良斋,从此才学大进,被人称为秀才。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弥太郎的学业就被迫中断了,因为弥太郎的父亲在与村长争执中被送进了大牢。弥太郎不得不离开江户,踏上回乡之路。

弥太郎回到家以后,四处奔波,父亲倒是被放了出来,但他自己却因为在奉行(幕府下负责部分政务的官员)家的墙上写下“无贿不成官,罪由喜恶判定”几个大字,被抓了起来送进了牢狱。当时岩崎弥太郎只有21岁,风华正茂,转眼间从胸怀大志的学子沦为阶下囚,这种从天而降的灾难令岩崎弥太郎终生难忘。

但事情颇有点戏剧性地应验了“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与岩崎弥太郎在同一牢狱中的是一个樵夫,这个樵夫十分擅长算术。一天,樵夫对他说:“没有一项工作,比做生意一获千金更有意思了。”弥太郎趁机说:“做生意是好,可是我不通算术,你能教我吗?”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樵夫爽快地答应了。过了不久,弥太郎就能很熟练地运用算术了。樵夫夸奖他说:“弥太郎,你真了不起,我花四五年才学会算术,而你却不到一个月就融会贯通了。”弥太郎兴奋地指着牢房的一个大柜子,说:“他日,我若能成为天下巨富,将报你以一大柜子小判(当时日本的货币单位)的酬金。”

后来弥太郎创立了三菱财团,成为日本首富,他果真信守诺言,送了很多钱给樵夫的儿子。这次与樵夫一起坐牢的际遇,成了弥太郎一生重大的转机。72]

2,新的人生历程

对于弥太郎而言,牢狱生活确实苦不堪言。1856年,弥太郎在刺骨寒风中,割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满腹的悲愤。

1857年正月,弥太郎获释,但活动范围却被限制在鸭田村内。弥太郎深切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对自己试图在官界出人头地的念头灰了心。他在鸭田村租了一间小屋,开办了一间不起眼的私塾,每天教几名农村小儿读“子曰”,他压抑着自己,过起了淡然、平静的生活。

当时,日本已进入内忧外患、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利,带领四艘军舰气势汹汹来到日本,强令德川幕府开港通商,并以武力威胁。而日本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一时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危急。

而这时德川幕府又在将军的继承人问题上产生了激烈斗争:一派人士极力推举水产藩的德川庆喜为继承人,另一派人士则大力保荐南纪藩的德川庆福为继承人。

双方争执之中,担任“大老”的井伊直粥对通商问题以及继承人选问题进行了裁决,他决定签署“日美通商条约”,同时推举德川庆福为新的将军。

1866年,德川庆福死后,土佐藩藩主山内客堂与水产藩藩主德川齐昭、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等,共同推举德川庆喜为新任将军。山内容堂的官位原来并不高,后青云直上,被提任为土佐藩主。这时,与他有缘亲关系的吉田家族,出了一位才华出众的吉田东洋,他官运亨通,在27岁时就当上了土佐藩的船舶部长。

后来,吉田东洋无意中得罪了一位藩主的近亲高官,结果不仅丢了俸禄,还被禁止进入城内。吉田东洋仕途失意后,在面对浦沪湾的长滨,开设了一家私塾,起名为“少林塾”。“少林塾”人材济济,培育出了不少著名的人物。

在高知城外开设私塾的岩崎弥太郎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弥太郎平素工于心计,他权衡再三之后,瞄准了吉田东洋,认为吉田东洋不会就此衰落,早晚会东山再起,重返政坛。于是他挖空心思寻找时机接近吉田东洋,以求靠吉田东洋这棵大树改变自己的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弥太郎通过代写经济论文的方法,博得了吉田东洋的赏识。就这样,岩崎弥太郎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德川幕府在“攘夷”和“开国”73之间,举棋不定。当时市井间纷纷流传着美国军舰马上要进攻的传言,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整个政局十分危急。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能人来扭转这种局面,只好又重新起用吉田东洋。

吉田东洋得势之后,追随他的人也都得到了重用。在吉田东洋的帮助下,弥太郎恢复了乡士身份,并被派到田野浦的“郡役所”任职,可以和当地的官员平起平坐。

有一天,弥太郎在安艺河边钓鱼,他遥看两岸辽阔的土地,说:“这两岸的土地肥沃广大,无奈就怕洪水泛滥。”就在这时,他萌发了一个企业家的灵感:如果在两岸筑堤,挡住洪水,岂不造就了万亩良田?

当时,土佐藩有一项规定:农民如开垦新的田地,农民自己只能从收成中取两成;而藩士或乡士所开垦的新田地,四成交公,六成归己。于是,弥太郎立即向郡役所提出筑堤造田的申请,并很快得到批准,予以实施。

后来,仅弥太郎本人就造田150公亩,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初战告捷后,他又一鼓作气,申请官有林地的采伐权,将砍下来的木材卖给烧炭人,从中又发了一笔小财。

从此,弥太郎否极泰来。

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明治天皇成立了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扩大民族经济、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措施,这就是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奖励贸易”、“富国强兵”的背景下,弥太郎被调往土佐藩的大阪商会工作,与外国商会开展贸易往来。几经折腾后,他担任了大阪商会负责人,并先后通过英国贸易公司购买了“夕颜”号和“红叶贺”号商船,为三菱创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这一时期,岩崎弥太郎认识到,以前与他在同一时期出来闯天下的人,大都在政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而自己即使在明治新政府中谋得个一官半职,也只能窝在那些人底下,难有出头之日。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舍弃政界,全力发展实业。经过抉择,弥太郎放弃了进入政界的梦想,决定把今后的人生目标定位在经商上。

人生的大目标确定之后,弥太郎便开始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商务活动中。

3,三菱创立

明治政府鉴于藩营的事业压制、排挤民营企业,于是宣布废除藩营事业。在这一背景下,“大阪商会”改名为“土佐开成社”,后又改称“九十九商会”74。土佐藩把“红叶贺”和“夕颜”号两艘藩船,都交给九十九商会管理,负责经营大阪——东京、神户——高知的海上运输业。

1870年,岩崎弥太郎担任土佐藩的财政负责人,并暗中控制了九十九商会的一切业务,并且除了弥太郎以外,土佐藩里没有任何人能够与外国贸易公司进行谈判交往。

岩崎弥太郎不仅有着极高的梦想和野心,同时也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气魄、热情和手腕。他不仅善于巴结当朝权贵、笼络高官,也非常善于笼络、吸引人才,使大批优秀人才为他效力。藩阀对岩崎弥太郎并不放心,曾派石川土左卫门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岩崎弥太郎的劝哄下,石川土左卫门竟自动投到岩崎弥太郎的门下,日后和川田小一郎等人一起为三菱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871年7月,废藩置县,土佐藩变成了高知县。县当局劝弥太郎将九十九商会转为个人经营。1871年9月14日,弥太郎决定接收九十九商会,他筹资买下了商会的所有经营船舶,而这一天也就成了三菱公司的创立日。

当时,岩崎弥太郎手下有三员虎将,他们是:川田小一郎、石川土左卫门、中川龟之助。由于这三人名字中各有一个川字,弥太郎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器重,便把九十九商会改名为“三川商会”。

三川商会成立之初,共拥有三艘汽船,负责东京——大阪、神户——高知两条航线的往返运输业务,规模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这一时期经营海上运输业务的还有萨摩藩的“萨摩屋”,纪州藩的“纪州汽船”等,它们同三川商会互相争抢神户——东京航线上的旅客,竞争越演越烈。面对此种情况,弥太郎的一些下属主张取消神户到东京的航线,以避开竞争对手。部下这种不敢冒险、缩头缩脚的思想,反而更加坚定了弥太郎不肯善罢干休的决心。

4,海上角逐

到1870年底,日本只有25艘西洋蒸汽船,总吨位不过1,5万吨左右。而日本全国各地所缴纳的年贡米,都需要聚集到东京或大阪。由于陆路交通不便,这些贡米只能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自然需要船舶,而日本蒸汽船很少,于是世界各国的船舶公司纷纷瞄准了这块市场,一股脑涌到了日本,争相承揽日本的海上运输业务。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的“太平洋蒸汽船公司”、“毛斯商会”、“日本贸易商会”以及英国的“西隆商会”等。

面对这种局面,明治政府敏感地意识到,如果让外国船舶公司长期承揽日本的海上运输业务,所有的海上交通要道都将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明治政府修订了海运政策,成立了一家半官方半民间的船舶公司——“邮便蒸汽船公司”。民间方面,以当时富甲天下的豪商“三井”为最大股东,其他股东有东京、大阪的商人、船务包商等。明治政府把它所拥有的13艘船舶全部转售给了邮便蒸汽船公司,并开辟出东京——大阪之间的定期航线。

这显然对岩崎弥太郎构成了极大威胁,因为以往的竞争对手,都是由各藩设立起来的船舶公司,彼此条件都差不多,经营管理者都是由武士转任而来,经营管理方法也大致相同,然而,邮便蒸汽船公司是由明治新政府以及当时日本最大的豪商三井共同设立的,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弥太郎只有横下心来,背水一战。1873年3月,弥太郎召集所有员工开会,在会上,弥太郎宣布原商会的财产及11艘船(汽船6艘,曳船2艘,库船、帆船、脚船各1艘)都由他个人买下,与官方完全断绝关系。同时,他表示自己已下定决心,全心全意从事海运业,做一辈子商人。

三菱商会正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