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男性心理枕边书:洞察男性心理要掌握的200个常识
7996800000038

第38章 男性家庭教育心理(4)

在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以及性别适应行为发展方面,父亲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一般地,有一个被动的、没有影响力的父亲的男孩比起有一个在家庭中乐于作出决断的父亲的男孩要少男子汉气概。父亲为儿子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榜样。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父女关系不仅提供给女孩一个与不同性别之间相互作用的榜样,也促进女孩积极的女性化自我概念的发展。

父亲缺失的孩子可以从朋友、亲戚和其他男人那里找到合适的父亲替代者,而有一个不介入抚养的父亲的孩子,只能发现一个刻板的成年男性形象。这种不适合的父亲导致孩子对成年男性产生偏见,因为他对积极的男子汉气概榜样的寻找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进行。

有不合适父亲的孩子日后在与异性交往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性问题往往在父爱丧失的孩子中频繁发生,因为这些孩子与母亲的关系相当密切,但缺乏观察合适的男女之间交流的机会。他们成年后,不协调的行为也经常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出现,而这些总与不合适的父亲有关。父亲与子女的交往,比起父亲仅仅花时间呆在家里要重要得多。父亲在他的朋友或工作中可能是有动力和活力的,但如果在家里创造出一种他“不存在”的气氛,如仅仅是独自看报纸、电视或在睡椅上打瞌睡等等,而没有发展与孩子的相互交流,这种父爱丧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性别角色的发展上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父亲与家庭互动

要强调的一点是,父亲行为不是发生在真空里的。如家庭的形式和文化,孩子的年龄、性别和发育状况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父母关系给孩子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男女关系的模式。在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中父母之间是互相接受的,他们会去面对每个人的不同需要,并合理地分担抚养孩子的责任。不和谐的父母关系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一个有强烈控制欲的父亲会严重阻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孩子的心理功能是在被父母双方的热情接受下才发展起来的。

如何使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家长应该提前做一些适应性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初步认识。

--利用孩子平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

孩子平时喜欢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解答时,可以对孩子说:“你问的这些问题,爸爸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的,因为老师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想问什么,老师就会告诉你什么。”“到学校上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做,孩子对上学就会产生兴趣,“上学”在他们的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提前带孩子到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

开学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以及学校位置,然后告诉他们学校的一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情况与课外活动的种种乐趣,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产生好感并熟悉环境。

--给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并教会其使用方法

父母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具有铅笔、橡皮胶、钻刀、作业本、尺子……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钻刀,以及笔断以后如何处理,还有作业本封面的填写、格子的作用等。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的课桌椅、门窗,不得乱写乱刻。

--培养学习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到了小学就不同了,变成了以学为主。刚上小学的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对老师发给他们的各种书本感到新奇,对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盎然。家长可抓住孩子的这种新鲜感、好奇心,强化孩子的求知欲,尽量在家中把孩子的学习搞得丰富多彩,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要求先做作业再去玩,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并制定一个时间表,培养时间观念。完成作业后,也让孩子自由活动,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培养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并不奇怪,对这一点,父母不要惊慌,要动脑筋让他们把玩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在游戏与活动中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引发兴趣。比如孩子不肯读书,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读。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吃饭时可以从餐具入手,认识餐具名称;上公园玩时,教孩子认各种植物、花草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刚进入小学,孩子与同学相处不习惯,有些性格内向的更加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校生活就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游戏,到同学家去玩,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交往,逐渐适应校园生活。

怎样批评自己的孩子

请先看一位父亲讲的真实的教子故事:

一天夜里,妻子推醒我低声发颤地说:“今天派出所找过我,咱家的小三跟几个同学在假期里偷过几家商店。”“真的?”我大吃一惊。“他们说,已找过小三和他的同学,他们也承认了。”

“啊!”我怒火中烧,真想立刻冲到小三的房间,狠狠揍他一顿。但理智没让我这样做。小三刚12岁,还是个孩子,是初犯,如能通过批评教育及时正确引导,比打一顿的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嘱咐妻子:一,在他哥哥面前只字不提,以防兄弟间发生口角时揭他的短,刺伤他的自尊心;二,此事由她先对小三谈,我暂时回避,日后找机会再跟他谈;三,对小三的批评重在正面引导,体贴他、温暖他,切勿用冷言恶语刺激他,更不能打骂。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提前下班,小三也第一个放学回家。我把刚收到的一份《法制报》递给他,上面登有一段关于“少年犯”的文章。等他看罢,我趁热打铁,从一条小虫毁了一条大船谈起,谈到盗窃者的心理,今天偷1元,明天想偷10元,日后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小三听得认真,不断点头,但这次我未触及他的事。

10天后,派出所将小三盗窃销赃挥霍掉的东西折款245元责令退赔。从妻子那里得知,小三为此很着急。因为他清楚去年家里已经欠下一笔债,目前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他怎能不着急呢?我认为跟小三直接面谈的时候到了。晚上,我单独和他直截了当地提起此事。先讲了如何做人、遵纪守法的道理,最后说:“尽管咱家很困难,但这245元,就是借,也要替你赔上。但有两条你必须记住:一,吸取教训,从此坚决洗手不干;二,必须抓紧学习,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小三听后,发自内心地哭了:“爸爸,您放心,我再也不干坏事了。”

此后,小三真的变了,到了期末,还拿回家一张奖状。

一位可钦可敬的父亲!真可谓教子有方。看来,批评孩子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这位父亲的教子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正面引导

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还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良性的批评方法是,在简明扼要地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的”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那位父亲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导、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尊重人格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那位父亲才能既严肃认真又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避免当众批评

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本节提到的那位父亲批评孩子时单独进行,这是极可取的。

--看准时机

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见!”这策略是一种失误。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就被他淡忘了。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那位父亲就既抓准了时机,又不失为及时。

--相互配合

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消,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这是本节故事给我们的又一点启示。

怎样帮助孩子学会倾听

让五六岁的孩子听进父母的话很难,这是通病。当孩子对你的话充耳不闻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使你的孩子竖起耳朵听到你说的每一句话呢?

孩子们好像总听不到你的话,是吗?其实,他们并不是故意想惹父母生气,只是不能和父母一样有紧迫感而已。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时间表生活,而父母则是按照成年人的时间表生活和做事。

他们怎么了?为什么听不进你说的话?

五六岁的孩子听不见你对他说的话,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太全神贯注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更小的时候的兴趣范围更加广泛、程度更加强烈、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更长了,这就很难让他们马上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更何况他们还乐在其中呢。有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过高:父母看到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话,就理所当然地断定他在家里也同样能够做到。而真实情况是:孩子一回到家,就会很放松、很安逸,他觉得对父母没有必要像对老师一样总是听从。有时候,你的孩子行为懒散,注意力不集中,正是他感觉自己具有控制能力的一种体现,他想通过不理睬的方式告诉你:“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我想做的时候再去做。”当然,在孩子累了、饿了、发脾气的时候,他也不会听从父母的要求。父母应该体谅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机会让他放松下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越责备孩子对你的话不理不睬,他就越听不见。如果父母换位思考一下,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也就可以容忍了。你可以设想一下,当你正在专心观看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你的妻子打断你说:“把电视关了吧。该吃饭了。”但是,你并没有任何行为反应,那么你的妻子就会生气了,口气也开始不耐烦:“该吃饭了。如果你还不关电视,那我明天晚上就不和你去看电影了。”听了这些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乖乖地顺从吗?

让他明白前因后果,让他看着你的眼睛,他就会明白你在和他说话,你的话很重要。专家们建议,让孩子学会倾听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明白前因后果,比如,告诉他如果他现在不能马上去洗澡,过一会儿就没有时间看书和讲故事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逐渐能够懂得一些做事情的理由了,也开始考虑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了。比如,为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他必须准时到幼儿园,你可以告诉他:“老师希望你们都能按时到幼儿园,这样谁都不会错过听连续故事的下一集了。如果你迟到了,我上班也就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