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读点金融史Ⅳ:金融霸权与大国崛起
7997000000020

第20章 伦敦金融城与日不落帝国--英国(1)

英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北角的小岛国,四面环海,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的局限导致了英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边缘,只能被动的跟随着西欧文明。但近代以来,英国迅速崛起,不仅成为欧洲的强国,还一度成为世界的霸主,不列颠的国旗飘扬在世界五大洲的土地和四大洋的海面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却消弱了英国的国力,并将它赶下了世界政治的巅峰,重新回归欧洲的行列,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尽管如此,英国还是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可以说,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代的世界,甚至可以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究竟英国是如何完成上述历史循环的呢?闻名遐迩的伦敦金融城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本章我们就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节)不列颠的兴起

在观察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时,将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英国从一个处于文明之边的蕞尔小岛,经过一千年的默默无闻,于19世纪“突然跃出地平线,一跃而前,领先走入新文明。”英国崛起的条件怎样?英国是如何崛起的?英国的崛起秘密何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英国崛起的背景。

一、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历史长河的全景画卷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朵朵前赴后继的浪花,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后来者崛起的脚步,往往是踩在先行者的肩膀上。英国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衰退巨人的身影上,先是西班牙,后是荷兰,这两个曾经的大国成为英国崛起的绝好阶梯,正是在摧毁这两个国家霸权的基础上,英国完成了历史霸业。

1、西班牙--英国崛起道路上的第一个牺牲品

西班牙称雄欧洲的时候,英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国,但是,偏僻的地理位置反而为英国发展贸易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以后,把发展海外贸易作为国家的重要国策,鼓励臣民积极对外扩张,而西班牙则是横贯在英国人面前的一座大山。于是,英国和西班牙之间逐渐发生了海上冲突。

起初,英国的海军实力并不强大,难以和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德雷克、霍金斯等人在海上袭击、抢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从1577年起,德雷克率领海盗船截击从美洲向欧洲航行的西班牙船只,抢劫美洲太平洋沿岸西班牙占领地的财富。3年中抢掠了价值约合50万英镑的金银。德雷克将金银财宝的40%献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驻英国大使要求英国逮捕德雷克,并赔偿因抢劫给西班牙造成的损失。英国人对此不予理睬,反而视察了德雷克的舰队,封德雷克为贵族,把他抢来的宝石镶嵌在王冠上,这使西班牙异常恼火。

除了海盗的袭击、商业的竞争外,两国在宗教、政治方面的斗争也激烈起来。当时西班牙信仰天主教,英国人则大多信仰新教(即耶稣教圣公会)。于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就与英国天主教势力勾结起来,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英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替代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为了表示坚决反对西班牙,在1587年2月把囚禁了20年之久的玛丽公开处决。这使西班牙腓力二世决心以武力征服英国,英西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39。

1588年,英国向西班牙发难,伊丽莎白女王的舰队在大西洋上一举击溃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西班牙从殖民霸主的地位跌落下来,再也没能恢复元气。经此一战,英国消除了其海上活动和夺取西班牙殖民地的最大障碍,踩在西班牙的肩膀上开始了进一步的海外扩张。

2、荷兰--英国崛起道路上的第二个牺牲品

“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曾经对英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发展海外贸易是其立国的根基,而荷兰恰恰是当时世界的海上霸主,同时,英国经济的增长曾得到了荷兰资金很大程度上的支持,随着国内和海外投资机会的减少,荷兰的储蓄不断流向外国资本市场,其中大部分投到英国的公债上,此外,英国对由荷兰人建立的银行、金融、财政和农业制度的改进也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英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益于荷兰的辉煌。

但是,英国要崛起,就不可避免的要逾越荷兰这个海上巨人,而荷兰地位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英国的商业政策和军事挑战。在1720~1820年期间,英国的出口每年增长2%,而荷兰则每年下降0.2%。在1700年时,英国航运量占世界航运能力的五分之一多一点,荷兰却超过了四分之一。但到了1820年,英国的份额已超出40%,荷兰的份额则下降到只有2%多一点。

对荷兰海上贸易的掠夺主要通过压抑荷兰商业的贸易政策和直接的军事战争来实现的。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航海条例》,此条例首要目的就是让英国人掌管自己的贸易,把荷兰商人商船排挤出英国经济活动圈。该条例还对英国殖民地臣民的经济行为作出规定,他们应直接与母国进行贸易,航运只能使用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船只,也就是说,雇请荷兰商人商船是非法的。该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荷兰商人商船,压缩了荷兰与英国及其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活动空间。同时,英国还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来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霸权,三次英荷战争扑获了荷兰船只2000多艘,沉重打击了荷兰的航运业,此外,英国控制着英吉利海峡,荷兰商船被迫绕道苏格兰海岸航行,这样不仅增加了路线而且还增加危险,这些都使得荷兰的航运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荷兰逐渐的衰落下去,英国踩着另外一个巨人的肩膀,开始了新的征程。

二、光荣革命

英国在17世纪发生了一件影响欧洲乃至世界的大事,就是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桎梏,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场革命从1642年开始,到1688年以和平夺权的方式结束,历经40余年,中间经历数次反复,最终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英帝国的崛起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

1.革命曲折终成功

17世纪的英国处于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崇尚“君权神授”,反对议会对国王的监督和制衡,因此实行了多年的无议会统治,后来因为税收的原因被迫恢复了议会但是国王妄图支配议会,这引起了议会的强烈反抗,最终局势发展到用武力解决的地步,内战终于爆发。

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议会也以武力抗衡,经过多年战争,19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但是,这种暴力革命的后果逐渐显示出来,军队逐渐演变成一个利益集团,与议会争夺权力。1653年,军队终于驱逐议会,发动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军事政变,军队领袖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成为无冕之王。

革命的本意是要结束国王一个人的专制统治,但是最终却把权力交到另一个人手中,革命并没有建立新制度。1658年,克伦威尔斯后,英国陷入到无政府状态中,权力争夺战一触即发,此时的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为避免内战再度爆发,革命阵营中的一部分人与流亡在外的查理二世以恢复议会统治达成协议,于1660年完成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英国重新回到了发生革命的起点上。

但是,查理二世并没有遵守当初的契约,独裁专制再度在英国出现,1681年他再度解散议会实行专制;1685年,詹姆斯二世继位后,更是把国王的权力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得议会派领袖团结起来,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光荣革命”。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奥兰治的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并且换的还是王位合法继承人),这就是“光荣革命”。1688年的革命之所以光荣,在于它没有流血,更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在于它的过程不像一场革命,而在于它的结果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根据议会的条件,威廉宣布接受“权利法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案的条款如何,关键是由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个国王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并服从议会的法律,从而确定了议会的主权。换句话说,在“光荣革命”中,不仅专制的王权消失了,连独立的王权也消失了。从今以后,国王附属于议会,而不是议会附属于国王。一个人统治国家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人民的议会。这就是英国革命最重要的意义。

2.革命之“光荣”

之所以称之为“光荣革命”,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次革命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它在好几个方面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首先,革命确立了英国的议会政体道路。在“光荣革命”中,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没有议会,这个国王登不上王位;他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并许诺要服从议会的法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不再是议会屈从于国王,而是国王屈从于议会;在以后的岁月里,统治国家的是议会,而不是国王。英国是第一个把国家真正放回到“民族”手中的国家,在这方面,它成为后来所有国家的榜样。英国的政治制度从这时起就走在世界的前面了,这为它后来的领先提供了道义基础。

其次,革命缔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虽然这个社会的主导者是贵族、大土地所有者,但在一个宽松的政治、社会框架中,其他阶层的创造力更容易发挥,经济活动也不再受约束,相反更受到激励。英国在全欧洲(当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开始了政治、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它率先走向现代化,“光荣革命”是第一块基石。

再次,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之路。光荣革命实际上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了革命未能解决的问题,这就为后世提供了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从而把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个特点让英国在动荡不安的欧洲各国中独具特色,从而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具备优越的机制保障。英国在300年时间中和平发展,它把重商主义推倒高峰,又率先发动工业革命。英国的强盛不是没有基础,“光荣革命”就是它的第一块基石。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正如一位英国人在谈到英国后来的发展时所说:“大不列颠的确是各国中最适合于商业的国家,这是由于它的岛国的位置,同样也是由于它的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性所致。”这个制度,是在“光荣革命”中创造的。英国后来能引领世界历史的潮流,它在制度方面的创新是根本的因素。

三、工业革命的摇篮

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首先发生,对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并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可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1.工业革命:为啥偏偏是英国

英国能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有着其自身的条件和背景,总体来说,合适的政治体制、资本积累的完成以及技术革新条件的具备等都使得工业革命能够顺利开始。

首先,资本主义体制的确立。光荣革命的完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根本保证。

其次,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执政之后,以“议会立法”扩大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对外扩张,疯狂地掠夺殖民地,从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此外,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度,还利用国债制度和现代租税制度,加重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压榨。这也是一种积累资本的方法。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在这100多年间,英国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造成了大批自由运动力。

再次,技术革新的条件业已成熟。17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科学运动蓬勃发展。这个运动以1600年皇家学会的成立达到高峰。1687年,牛顿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问世后,更震动了整个科学界。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为核心,以大量的实验和观测事实为依据,进行了严格的逻辑论证和精确的数学分析,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英国出现了大量的科技学会,他们组织自己的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引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使英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益高涨,从而为工业革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成熟条件之一。

18世纪中叶,英国已具备了扩大生产的三个先决条件,即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这时工业革命就在英国出现了。

2.工业革命的过程

(1)纺织机器的发明

1733年,机械师约翰·开伊发明了飞梭,改变了过去用手穿梭的织布操作,因而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还加宽了布的幅度。织布技术改进之后推动了纺纱机的发明,1738年,惠特等制成了滚轮式纺纱机,纺出了不用手指的棉纱,揭开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4年,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这是哈格里夫斯以其妻子之名命名的。1769年,钟表匠理查·阿尔克莱特利用木匠海斯的设计,制成一架用水力带动的纺纱机,使生产过程用自然力代替了人力。1771年,阿尔克莱特建立了第一所装置水力发动机的纺纱厂。1785年,牧师卡得莱特发明了自动织布机,将织布的工作效率提高了40倍,从而克服了织布业落后的现象。从此,在英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厂。

到了18世纪末,英国的纺织业基本上都使用机器,而不再用手工操作了。纺织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后,英国的棉布生产无论是数量或是质量都已提高了,从而英国棉布畅销到国内外市场,并击败了印度棉布的竞争。

(2)蒸汽机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