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拟乐府旧题诗,有唐一代蔚为风气,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五代以前的乐府诗作者,唐代作者占二分之一强。我们要对唐代乐府文学(诗歌)史予以描述,当然可以如对唐代诗歇史的描述那样,以"初盛中晚"既之;但乐府诗史不同于一般的诗歌史,所以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描述。所谓"换一个角度"的描述,我以为亟应把握的是"音乐"二字。此语何谓?唐代的(旧题)乐府诗倘以题材论,与一般诗歌并无特殊之处;以体裁论,固然多五古、七古,但也不妨其为律体,如李白五律《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沈佺期七律《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诗而名以"乐府",非音乐而何?所以以下对唐代乐府诗史的简单描述,可能与时下流行的对唐代诗歌史的描述不尽一致。
唐初诗人的创作乐府诗,如虞世南、李百药等,皆是由隋入唐的诗人,其后如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沈佺期、张若虚、刘希夷等都有乐府之作。这些诗人的乐府诗创作,与其说他们对乐府文学有特殊的兴趣,不如说是受文学传统、文学惯势影响的缘故。这个文学传统、或文学惯势的影响太大了,唐前魏三曹、晋傅玄、鲍照,南朝作家如沈约、吴均、徐陵、张正见、梁简文帝、陈后主等的乐府诗都很多。梁简文帝的乐府诗竟然多到60余题,陈后主多到35题。《文心雕龙》也有"乐府"专篇。到了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乐府诗创作逐渐呈现更自觉、繁荣之势,张说、李峤、崔国辅、王维、王翰、王昌龄、高适、李颀、崔颢、李白、杜甫……一大批诗人,俱热中于乐府诗写作,唐代乐府诗创作至此达到高潮。这就不单纯是文学传统影响的问题了,也与受当时音乐繁荣的刺激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诗人对乐府文学加深了理解,从而使乐府诗创作具有自觉性。推动并促成盛唐乐府诗创作繁荣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文选》的盛行。《文选》在唐,相伴着"以诗取仕"制度的确立,随着《文选》六臣注(李善注完成于高宗显庆三年,五臣注完成于玄宗开元六年)的风行全国而得到大流行。《文选》诗收有乐府将近两卷。另一个因素是吴兢《古乐府》、《乐府古题要解》两部有关乐府诗著作的出现。《郡斋读书志》:"《古乐府》十卷并《乐府古题要解》二卷……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辞,凡十卷;又于传记洎诸家文集中采乐府所起本义,以释解古题云。"(卷二)吴兢《古乐府》大约是承谢灵运《新录乐府集》(十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而来,今不存;另一部著作《乐府古题要解》传于今。吴兢享年八十余,卒于天宝八载(849年),一生著述很多,这两部关于古乐府重要的著作何时问世不得而知,要之,约在开元中后期。《乐府古题要解》的内容,不仅仅是追溯阐述"乐府所起本义,以释解古题",更重要的是此书将汉魏以来的乐府诗从音乐的角度(地域、曲调、乐器等)分为八类,即:相和歌;拂舞歌;白紵歌;铙歌;横吹曲;清商曲;杂题;琴曲。当然,吴兢的分类,是上承《宋书·乐志》、《文心雕龙·乐府》等而来,非吴氏凿空之论。相信时至唐代汉魏音乐仍有孑遗保留,故而吴氏以唐人而对汉魏以来乐府诗能够从音乐上予以分类。又即此可见他对乐府诗的"音乐"本质的准确把握。这两部书,一部为唐前乐府诗的总集,一部是探究乐府音乐及古题命名的缘起,其对唐代乐府诗创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盛唐诗人中,以李白的乐府诗创作为唐代乐府诗创作高潮真正到来的标志。李白于古乐府,无题不拟,达到了"窈冥倘恍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的地步(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不但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李白所拟乐府古题,名目达120题,超过了盛唐王维、王翰、杜甫、岑参、崔国辅、高适、王昌龄、李颀……诸人的总合。故而我们可以说,盛唐诸家的乐府诗写作,只有李白显现出完全的高度自觉,或者说只有李白对乐府诗"音乐"本质的理解,达到了深入腠理的程度。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离,离而实合,曲尽拟古之妙。"这段话评述李白乐府极精炼深刻,可惜胡氏没有能就李白深谙乐府的音乐本质上说话,所以仍旧觉得未能深中肯綦。如他下一段话就不免含混不清:"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迹风雅。《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倘恍莫测;《石壕吏》、《新婚别》、《哀王孙》等作,述情陈事,恳恻如见。张籍、王建,卑浅相衿。长吉、庭筠,怪丽不典。"(同上卷)杜甫自有其古题乐府,如《少年行》、《苦寒行》等,却不必将《石壕吏》、《新婚别》等列入。《乐府诗集》将杜甫《大麦行》、《兵车行》列为乐府诗,是因为前者自后汉桓帝初《小麦童谣》首句"小麦青青大麦枯"化出,后者自乐府《从军行》、《出塞》化出的缘故,如《石壕吏》、《新婚别》则《乐府诗集》未收。胡震亨这一段话,显然是受了元稹、白居易等新乐府理论的影响。代、德宗时人有韦渠牟者,在乐府诗写作方面与李白有一段渊源。权德舆《左谏议大夫韦公(渠牟)诗集序》云:"年十一,尝赋《同雀台》绝句,左拾遗李白见而大骇,因授以古乐府之学,且以瑰琦轶拔为己任。"写作乐府诗、且把乐府诗的独得秘诀作为创作专门之学加以研究、向人传授者,李白是第一人。李白向韦渠牟传授什么?不得而知。韦渠牟乐府诗今存者,仅《步虚词》19首而已。若论乐府"古题辞义原委",则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论之甚详,且有当时人大量的乐府诗作可以参考,何劳李白向人传授?所以我以为李白欲向韦渠牟传授者,一定与乐府诗的音乐特质有关。这实在是李白等极少数诗人独得之专门之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