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代文学研究:识小集
8009900000080

第80章 与李元鼎先生的旷世诗缘

--《李元鼎诗文墨迹散拾》代序

李元鼎先生弃世于1944年,此前一年,余始出生。元鼎先生乃辛亥老人,曾为民国政府要员,陕西有名之乡贤,以余生之晚,不及謦欬其侧,安得有机会整理并笺释其诗文也?六十余年后,即公元2006年初冬,元鼎先生外孙邢天华君奉遗稿一丛来,云:此我外公李元鼎诗文之遗稿。外公耽于诗,无论公私之暇,不废吟哦。尝录其诗,呈其业师毛俊臣先生,经俊臣先生删定,存三千余首。俊臣先生仙逝之后,外公继有所作,其数至六千余首。外公珍惜之,亲为楷书录之,装订为十数巨册,卒前,交付儿女曰:时局安定时,可刊刻之;不,则留儿孙辈读之,知我一生志向之所在;或可以砥砺其节,不使颓堕,亦可以借其略识音律,学为诗,不为无益也!然自外公去世之后,时局纷扰无有歇时,又遭逢"文革"大乱,外公诗稿不知所向,恐皆化作飞灰矣!吾母年且九十,每念及外公之嘱托,不胜悲戚,乃发愿重新收拾。数年来搜罗遗稿,得诗若干首,早期论文及碑文、书、铭文若干首,又书法、照片等,盼能在其生前得以印刷出版。我持此稿,询于陕西师大曹伯庸先生,曹先生谓此遗稿紊乱无次序,转手抄录,错讹屡出,且诗中多用典故,若出处不明,读者不解,有不便者。若能请人略为整理并作解释方好。西北大学阎琦颇善此道,可往请之。

天华君既述其来历,且云:"幸勿见拒,慰外公之灵于九泉之下,也使年迈人无遗恨。"

余闻天华之言毕,仰天太息,私叹曰:"噫!此岂非天意乎?"遥想三十年前,余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从傅庚生先生习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有同年邢天寄君者,从刘持生先生读先秦文学。天寄君,即天华君胞兄也。古典文学专业数同学中,唯天寄君学历止于高中,而其学最赡,闻最博,辩才无碍,滔滔其言论如江河无阻遏,类战国时之策士;又豪爽耿直,遇事辄发,不畏难,类战国时之侠士。诚令人爱惜之而乐于相处也。与余相处既久,遂成至交,各道身世,略知其出身书香之家,复因家庭成员的"历史"问题而不得入大学,作"公办代理"教师多年;又不免走街串巷,为"引车卖浆"者流,操贱业而无愧色。余乃知其家学渊源,而其高贵亢烈之性格则来自底层历练及坎坷之经历也。研究生毕业后,天寄君与余俱留校任教,且共处一单身宿舍。天寄君在文艺路有家室,不常居,然每逢上课必来室中长谈;有时也曾来居一室,作彻夜之谈。天寄君有时语及其外祖父蒲城荆姚李元鼎先生,语极庄重,貌极敬仰,余于是略知民国元老李元鼎先生之学问、品格,并知天寄君学问固来自家学,即气质品格亦多源自蒲城荆姚一脉者。西大中文系薛瑞生教授亦蒲城人氏,好谈蒲城乡贤掌故,尝云:李部长(李元鼎曾任民国审计部部长)尝回蒲城,蒲城县长出城数里迎候,问:敢问李部长是如何回来的?李答:乘船回来的。县长不解,惊问:蒲城西安无水路可通,如何能乘船回来?李答:尔刮地三尺,蒲城已见水,我不乘船又如何?如此类者尚多。一则掌故活现元鼎先生之骨鲠、不留情面。倘新编《世说新语》,可入于"言语""政事""方正"之门矣。余其时虽未及一睹李元鼎先生诗歌文章,然私心已对元鼎先生油然生敬仰之心矣。

1984年,天寄君心脏病发作,仓促赴京就医,与余不及相见,不意竟猝死京华,从此幽明永隔。痛哉!其骨灰依其遗愿,葬于蒲城荆姚,与其外祖相伴。不意二十余年后,余得以拜读并整理李元鼎先生诗文,岂非天意哉!故余语天华曰:"令兄在世之日,最敬重者是其外祖。余由令兄之言语而得知元鼎先生为何许人。令兄学问在我之上,倘令兄在,何劳我整理元鼎先生诗文遗稿?令兄今不在矣,余当代令兄为之。"于是置元鼎先生诗文遗稿于案头,校错讹,勘异文,释典故,征史实,考交游,系年月……寒来暑往,三易其稿,其间遍征诸师友意见,至2007年冬初笺释编辑《李元鼎诗文墨迹散拾》讫。

《散拾》收元鼎先生各体诗五十余题、七十余首,仅其全部诗作什之一二而已。然元鼎先生诗之大要可得而言之。蒲城人李采白(1874-1941)尝有《赠李元鼎子逸》七律一首,其颈联云:"千秋继美高常侍,五体卑躬杜老祠。"为认识元鼎先生诗提供良好之视角。前句以盛唐诗人高适(高适官散骑常侍)拟李元鼎。高适中年始学为诗,终成大器。后句谓李元鼎诗学老杜。元鼎先生志存高远,并非严格意义纯粹之"文人"。其早年虽饱读诗书,留学日本亦入于文科,然观其发表于《夏声》杂志数篇论文,或论民族精神、民俗及政体改革,或抨击时政、揭发黑暗之政府,文字犀利,见解深刻,以思想议论见长,可知萦于其心者唯民族大业,尚无心专为诗也。李采白《赠李元鼎子逸》诗序谓元鼎先生"三十七而专事吟咏,褒然成集";元鼎先生三十七岁当1916年。是年袁世凯窃国,派陆建章督陕,军阀专横,国事日非,元鼎先生辞陕西教育司司长之职,闭户读书,其"专事吟咏"当在此二三年间。元鼎先生今存诗七十余首,1916年前仅五古《哭治平》一首,句法质朴,格调未成。其后之作,古体(五、七古)仅五六首,其余皆为五、七律和入律之五、七绝,五律尤其多至三十几首,可见所谓"专事吟咏"主要指格律诗写作。此后,元鼎先生1918年有《悼井勿幕》(五律),1921年有《夏日郊居》(五律),又有《唐园行》(七律)、《感事》(七律),句法已然成熟,格律严谨,对仗工稳,用典贴切。从1916年到1944年元鼎先生辞世,三十年间,元鼎先生旧体诗写作数量在六千首以上,其苦心为诗,处处、事事不废吟哦可以想见。

元鼎先生"专事吟咏"、苦心为诗起步之初,其师毛俊臣先生指引、辅助之功良多。毛俊臣以经学家而兼擅辞章,为清末民初陕西著名学者兼诗人。光绪末年其执教三原宏道学堂,弟子中如于右任、赵守钰、胡景翼、茹欲立及李元鼎等,皆一时人中俊杰。毛俊臣尤其视李元鼎为"吾门佳士"(见毛俊臣《君子馆类稿·君子馆日记》)。元鼎先生习诗,但有作,即呈毛先生求正,毛俊臣《君子馆日记》载:"(民国九年)十二月十日……评子逸、右任诗卷毕。"日记又载:"(民国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以子彝诗集第一本送敬之,并片告以若遇应商处,从实指正,若能改正,更感,子彝于此甚虚心云云。但不知敬之肯从实否?读子彝诗第二本竣。(按:"子彝""子逸"皆元鼎先生之字,毛先生日记中,往往两字并称。)"元鼎先生习诗甚勤,毛俊臣先生评阅亦勤,甚或请人代为指教。1926年西安围城期间,毛俊臣先生与元鼎先生俱被困于城中,时毛先生受聘为关中道尹,元鼎先生为省立第一师范教员。攻守双方相持不下,城中久乏食,道尹衙门与师范讲堂俱无所事。这一段时间,二人往来甚亟,元鼎先生所为诗已有长足进步,其长篇七言歌行《围城吟》竟使毛先生"今读君诗一神王"(见毛俊臣《和李子彝〈围城吟〉原韵》)。1928年,元鼎先生赴南京就国民党中央编纂委员会编纂之职,临行前有留别其师之诗,毛俊臣依原韵和诗达三首之多。毛俊臣《君子馆诗钞》中另有一首题为《李子彝诗卷有见怀之作依韵答之》,诗曰:"得士欧门盛,多才首子瞻。忧时常怫郁,疾俗特深严。顾我年垂老,思君时久淹。何当共几席,险韵更同拈。"元鼎先生原作今已无存。毛先生和诗以"欧门"(欧阳修门下)之苏轼(子瞻)许李元鼎,评价极高;又云"何当共几席,险韵更同拈",已视李元鼎为旗鼓相当之诗友矣。毛先生晚年撰一联语赠李元鼎:"身多疾病思田里,晚有弟子传芬芳。"(见《君子馆类稿·君子馆日记》)衣钵传承,属望殊深。

李采白赠诗所谓"五体卑躬杜老祠"最能说明元鼎先生效法杜诗、以诗为史之特点。富平景志傅先生尝为元鼎先生《老曼斋诗存》作序,序云:"喜吟咏,初多拟汉魏乐府,中年稍稍变格,五十后多律诗。独喜陈后山(陈师道)及简斋(陈与义)两家。"所说固不差,然未道出元鼎先生诗师承之精粹。盖陈师道、陈与义皆江西派,江西派奉杜甫为宗,学二陈正是学杜甫也。元鼎先生今存诗直接提及杜甫(杜公祠)者有三首:1936年《少陵原行简同游诸子》,1937年《春日偕望尘敏生仲吕游杜子祠》,1940年《经岘首山麓望杜工部墓展拜》,其平生对杜甫及杜诗景仰之情可见。如:"投劾归何晚?肃衣拜拾遗。频年忧国泪,随处洒公诗……兵戈迫身世,粲粲鬓成丝。"(《春日偕望尘敏生仲吕游杜子祠》)宋李纲《校订杜工部集·序》云:"子美之诗……其忠义气节,羁旅艰难,忠愤无聊,一寓于此。平时读之末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诵其词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为古今绝唱也。"元鼎先生之好杜诗,亦因其"亲更兵火丧乱",即所谓"频年忧国泪,随处洒公诗"之意。故读元鼎先生诗,触目者皆是其关心时事、反映国事之诗句。如1918年为反对袁世凯窃国,陕西革命党人成立"靖国军",未久(1921年)被北洋政府改编,元鼎先生尝有《感事》一诗致其感慨:"伏雨阑风晦八荒,远游何处足倘徉?触蛮蜗角终相斗,踊跃炉金本不祥。分土未闻罢戏下,收兵几欲聚咸阳。姬赀毕竟娴辞令,犹自文书动一方。"靖国军被北洋政府收编之细节今已难详,但当收编之际,革命党人之软弱、个别党人贪图升官轻易遭分化之情状,俱可从元鼎先生诗隐约感觉到。此殆不仅为史诗,且为史论矣。中日战事起,元鼎先生诗几乎篇篇语及国事与国难:"所惭国难急,无以称挥斤","锄镘宁捍患?鞭扑几伤和"(1935年《归田杂诗》),"锄镘捍患"似谓抗日民众装备之劣,而"鞭扑伤和"显然在说国共两党之同室操戈;"花开不是旧无赖,惊心烽火照桃李","夷甫诸人何足贵,嗟二三子谁逖琨?"(1936年《少陵原行简同游诸子》),"夷甫"即王夷甫,西晋末宰相,空谈误国,致使五胡乱华,西晋亡国。此以"夷甫"代国民党上层空谈抗战而不付诸行动者,指斥时弊,切中要害。诗中如此类者甚多。1942年元鼎先生嫁女贯珠于山西邢氏,有《遣嫁诗》,云:"生女愿有家,老至情倍切……择婿幸得婿,万事皆屑屑。国步方蹇涩,物力耗以竭。草草备妆奁,知我生事拙。汝家尚沦陷,关河远阻绝。何时拜姑嫜,念兹妇道缺。"一种慈父、仁者爱女儿,重伦理、忧时忧国心肠跃然纸上。其诗又多有化用杜甫诗句处,如《少陵原行简同游诸子》"花开不是旧无赖,惊心烽火照桃李"二句化用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及《春望》"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句;《春日偕望尘敏生仲吕游杜子祠》"亦有白杨感,几同青坂悲",化用杜甫《悲青坂》诗意;《苦雨诗》三首其一"幸免叹其鱼"化用杜甫《潼关吏》"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句,"何当洗兵马"化用杜甫《洗兵马》诗意;《风夕不寐》"蝎走频生警,蚊来但益烦"化用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句意;《对菊》"临风三嗅立,聊以破牢愁"化用杜甫《秋雨叹》"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意……似此者正多,毋庸一一举例。因为艰难时代之氛围,元鼎先生好学杜诗,每临其境界总有杜诗萦绕于笔头,而其诗亦始终充溢着一种忧患情绪,缺少明丽之"亮"色,缺少欢愉之"喜"色。此殆可谓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特色之体现,实非元鼎先生着意为之,而乃时代环境之投射所造成也。

如上所述,元鼎先生于五、七律两体用力颇勤。杜甫前期诗歌以五律最多,后期诗以七律用功最多,故可以说五、七律是杜诗最基本之体裁。杜甫五、七律的"律惊鬼神"、"笔底波澜"也最能体现他格律诗的法度森严和韵律严格。元鼎先生之五、七律固不能与杜诗相提并论,但从中处处可见其用力及苦心为诗处。如《感事》诗"触蛮蜗角"、"踊跃炉金"及"分土戏下"、"聚兵咸阳"用典之深晦,《题<屈复秋风罢钓图>》"所南心事人谁知,独坐西风掷钓竿"使事之贴切,《挽李采白先生》"家贫书自富,身老病长侵"用典之恰当兼对偶精工,《苦雨三首》其三"愧无鞋一屋,折得许多金"二句因谐调平仄有意倒装词序,更是经锤炼而成,是典型之杜诗范例。

元鼎先生其他体裁诗,也有成功学习杜诗之痕迹。如《过肖武村前有感》之"早时旧馆纷零落,惆怅寒天欲断魂","同来坠髻人何在?云外微阳照鬓华",怀念亡妻,感情深沉,又极具含蓄蕴藉之美。几首七言歌行(《玉儿曲》、《围城吟》、《戏为邓宝山将军新婚歌》、《少陵原行简同游诸子》)尤其值得注意。《玉儿曲》为三十年代蒲剧坤角演员玉儿画像,为早年山、陕两省戏曲舞台留下了一笔实录。《围城吟》刻画书生毛俊臣勉为其难做官形象,明显在模拟杜甫戏赠友人广文馆博士郑虔之《醉时歌》,且得其神似。《戏为邓宝山将军新婚歌》当作于1926年西安围城解围之际。邓宝珊(宝珊一作宝山)将军是著名爱国将领,青年将领,新婚燕尔,故"戏为"此诗,以示庆贺。全诗押入声韵,一韵到底,不但得杜诗诙谐幽默之一面,亦得杜甫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之趣。《少陵原行简同游诸子》数句以"三平调"落脚(如"陈涛青坂悲如新"、"燕云千里重纠纷"、"嗟二三子谁逖琨"、"忍教非类污明神"等结尾三字俱为平声),也是在学习杜诗,有意识造成七言歌行扑茂古拙之意境。

兹由以上零星特点,解析元鼎先生诗内容及艺术。惜乎元鼎先生诗大部分散佚无存,管中窥豹,挂一漏万之处必然甚多。以元鼎先生诗之写实精神,一部民国史、陕西史失去了几多珍贵史料!亦造成今日近代陕西诗歌史叙述之重大缺失。此皆是无可奈何之事。

元鼎先生诗,搜集不易,一些诗经辗转传抄,文字不免有讹误而失其真者。虽经再三订正,错讹恐仍不能免。敬祈我三秦耆旧及文史专家有以补正。倘有元鼎先生佚诗之新发现,若能告知,则幸莫大焉。兹编中,元鼎先生早岁刊于留日陕籍学生所编《夏声》杂志上之数篇论文及碑铭、传记等文章,仅为标点,未作注释。不过,如《董福祥遗产之处理》、《陕西近数十年来民生之疾苦》等数篇论文,亟应引起有意研究清末民初陕情者之注意。

余之整理元鼎先生诗文,颇得西北大学阎愈新、赵俊玠、薛瑞生、房日晰诸师友之指点和帮助,谨致谢忱。

2007年12月1日

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寓所

(《李元鼎诗文墨迹教拾》2008年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