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8015700000017

第17章 农村教师必备素质漫谈(4)

(2)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由课内与课外形成。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发挥专长,促进发展,这也是十分重要的。认为开展文艺、文体、科技等活动,就是开展素质教育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误解。有的学校由此认为缺乏必备的条件,因而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所学校如果课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耗时多,效果差,素质教育是难以持久和深入开展下去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明确并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只有把握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才能够在这个主阵地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单向的“讲一听”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气氛和谐,达到一堂成功课的质量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还要为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有发展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其能力得到培养。此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所在。

(3)多功能的测试观。素质教学观需要改革检测方式。现行教育中的应试倾向被认为是应试教育这种弊端的根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正确看待考试与应试呢?实际上,实施素质教育并不要求取消或放弃考试,学生素质不高并非由考试决定的,进行必要的考试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考试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通过检测,发现被测人的不足及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在社会上,考试是通行的选择人才的方式;在学校,考试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教学,使被评者产生教或学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内的考试不能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强化其选拔淘汰功能,应使考试成为反馈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式。反过来,素质教育的成效如何也要通过考试予以检测,适当的考试与应试包含着素质教育的成分,取消或放弃考试是不切实际的。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把考试的目标由选择淘汰转为及时诊断与纠正。为此,关键在于改革考试。过多和以学生为敌的考试应舍弃,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导方向。为增强考试的正面效应,实行开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操作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素质教育中的考试是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应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上。

5.改革错误的学生观,尊重和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观即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基本看法。传统的思想把学生看做是被动体,忽视其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出心裁”、“独具一格”等主动性的表现表示反感,从面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把学生”栽培“成了“唯唯诺诺”的人。

今天,尤其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学生观。可依据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小学生是实现建设宏伟蓝图“第三步任务”的承担者。我们必须将这一代新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国家、民族相联系。其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建国以来特点最为突出的一代中小学生。他们生活的年代发展迅速,生理、心理成长速度加快,更具有批判意识和强烈的改革愿望。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使否定民族传统,漠视国情,忽视全面发展的倾向发生。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吉林市实验一小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和成长需求,确立了以正确学生观为基础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在领导,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就是要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勇于改革的队伍。

1.领导观念的转变是实行机制转换的前提

领导者的认识水平对教育发展的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学校领导要提出正确目标,制定合理对策,形成改革气势,机制转换才能实现。只有学校领导者先提高了认识,才能领会其中的重大意义,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贯彻方针,才能将办学水平提高。

2.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机制转换的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与教师息息相关。教改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要建立一支具有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主力军,引导学生提高素质,学知识,塑造他们的心灵。如今,虽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民族素质不能引进。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肩负着重任,起主导作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强化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且重要了。

校长应积极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符合高一级学校新生的质量标准,就应该要求教师确立新时期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学目标。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应全心全意地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并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教师为了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应自觉地遵照《纲要》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

将课堂45分钟发挥到极致,提高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学习研究教科理论,结合工作经验是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最有效的办法。因此,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搞理论研究的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基层管理和教学积极参加教改实验,从中得到锻炼。教育改革的成果取决于两支队伍的结合程度。

教育科研的课题和教改实验的课题都是就学校中重要问题提出来的。对实际生活中提出来的重要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完善的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是通过研讨和实验造就的。这支队伍有共同教育理念。能够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避免进入中小学增加一大批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必修课,造修课和活动课三位一体的原则,从政策上导向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些直接影响教改的标准或应取消。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确定对教师待遇的提高做出了改善。但就整体来看,教师的待遇远没有达到“使人羡慕”的程度。在国家财力还不宽余的状态下,教师不敢有太高的奢望,只求能切实做到《纲要》中所提出的:“‘八五’期间,教育系统平均工资要高于当地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居中偏上水平。”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给予优待,以使优秀模范生到基础教育部门工作。

合理创建课程教材体系

素质活动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重视学科课程,现行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需加以改革。然后,增加活动课程,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最后,积极开发潜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素质形成的潜意识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增加选修课,让他们有施展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应适当加设综合课程,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互助课程。传授知识、树立观念、养成习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功能都是学校课程设置应具备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将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为使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素质,就要实施素质教育。为解决课程单一的现状,部分中小学开设了学科、活动、潜在以及综合课程等,它们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课时有长有短,门类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尽量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缩短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差距,同时使学生的视野、兴趣、个性得到开阔和发展。不过,开设的课程多了、全了,会不会反而成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否取得实效呢?所以,一要在了解有关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特色的基础上,规范各学科的课时安排,学习总量,教学要求,从而避免反作用的发生。二要确定各个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课程,偏向于理论认识的熟知,让学生在学到东西之余感受到快乐。活动课程的内容,着重于实践的养成和技能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培养特长。潜在课程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以及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十分重视。此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才能从而开始一些综合课程也是有必要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增强以学科为主的互补和延伸,使各课实现最佳结合。

至于教材,要优化、改造现行的教材。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删减高深的内容;第二,将公民、职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其中。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做到因材施教,就要求将教师的教学特长特色融入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教材建设是有成绩的。不过,需要引起重视的还有两方面。第一,品种单一,偏深偏难,相互之间无联系,无新意,没有可读性等一些还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依旧存在;第二,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要求在中小学加入更多的他们所谓的重要内容。这些零散的内容,虽使课程开设的门数增多,也增加了教学时数,但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海市对课程教材的改革提出了“三非”指导思想,积极谨慎地进行有益的改革。确立了“改变”三个“突破”的改革政策(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体制;改变教得过死,学得过死的教育教学状况;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构建成了三位一体化的模块;设立了思想品德,工具,自然和技艺四学科;“二一分段,高三分科”的办学模式得以实施。几年来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而且在素质教育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是十分有借鉴价值的。此外,改革中出现的“分层次组织必修课教学”“办特色学校特色班”“三级分流”的经验等一些经验,都值得推广。

经过在课程建构探索中,无锡教科所唐迅老师提出了一个建构“工具文化”的课程模式。

唐迅老师首次提出的一个新范畴是工具文化,学校教育要向年轻一代传递通过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加工改造的文化成果,以此开发、塑造个体身心素质,这就是新范畴的内涵。现代哲学人类学提出人的身心素质结构是一个“肉体—工具”复合构成的“超生物结构”,工具是人的“非肉体器官”,是人的肉体器官在非肉体的物质形式上的分化和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理论假设。

在这个意义上,制造和使用工具既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身心素质及功能水平的指示器。

课程作为人类社会文化遗传的独特的基因编码是独一无二的。社会、课程、儿童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课程以中介的形式存在,使社会与儿童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为了开发,塑造和完善儿童的身心结构。旧的工具学科意义需要新定义,课程教材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开发、塑造、提高自身品质的工具。实践层工具课的开发和设置已被忽略,单一的符号化的知识课仍旧称霸于学校的课堂。课程模式,即以课程为工具文化的载体,通过多种感觉多方法引导儿童构建综合素质的自我。

根据身心素质的要素、结构、序列、比例、层次等相应设计工具文化课程,还要增设手工、科技制作、工艺设计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非语言、非文字的符号工具的能力。教材建设方面,使得工具书科类齐全、内容丰富,使各门课程集约化,并转向可实践的工具文化。总而言之,依照以上法则建构课程模式,是为引导儿童习得与求精为其身心素质构建的基础以及符号工具的运用、理解和创造力,使年轻一代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正确的学习观念能够引导一个学生拥有优秀的学习品质。广义的学习观念很多,通过结合基本教育的实际和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程度,至少可总结以下六个正确的学习观来指导他们:

1.勤奋学习的观念

此观念继承了传统学习观中的精髓。将学习、成才与做出贡献均归于勤奋,虽说是一种很片面的说词,但勤奋却也的确是其重要前提条件,也是走向成功的不少或缺的因素。从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强调了他们走向成材和成功的秘诀——勤奋。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指导中,长久坚持,一点一点地使学生的思想,性格受到勤奋学习观的感染,因为它是整个学习观念系统中最基本的一项。

2.全面学习的观念

中小学教育是为中小学生能够向着和谐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成才的教育,是他们打好基础的时期和学习年段,况且德、智、体这几方面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单一存在的。只有德、智、体三者相结合而又同步发展,才能成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十”字型人才。

3.自由学习的观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主导作用。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必须将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和向学生进行自由学习观念的教育同时进行。其中,自由学习的观念包括自我定向,识别,选择,培养,控制,评价等。学生只有树立了不被束缚的学习观,会学习,培养自己的高尚的学习品质,增进自求得之的能力,才能有思想基础。

4.实践学习的观念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学习到的,而且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更深地理解知识。因此,在学习指导中,要为学生多创造参加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才干和新思路,实现理论与实践同行的原则。

5.科学学习的观念

要系统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要学生了解学习的过程以及规律;为学生穿针引线让他认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要成为一名讲求学习效率和心得的优秀学生需要一把能够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要使自己成为会学习的人,那么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那把金钥匙。

6.终身学习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