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8015700000018

第18章 农村教师必备素质漫谈(5)

(1)学习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的将来做好一切准备,人的一生不再只是学习,工作和退休三个部分。现如今看来,曾经的传统观念已被“学习、工作和闲暇”三者取而代之,三者之间不再有分界线,三者之间相互掺杂,想互替换。

(2)学习陪同一个人走完全程,已不仅仅局限在某个范围内。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场合都有学习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学习。学习机会、条件、环境随着周遭的人、事、环境变化,时时有出现的可能。

(3)学习是一种互相作用的过程。认为教师和课本是知识主流,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观念已不存在。无论是教育或是学习都不允许学习者是被动参与。需要有学习者的明确目标和目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否则积极向上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均无法体现出来。

(4)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会导致学校与社会慢慢融合在一起;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社会教育的新形式。通过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改进,最终会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格局。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观。

(5)只有全面地将学习的观念与学习的兴趣、热情、能力、方法完整地结合,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使之成为终身学习者。培养学生学习预见性也是应付未来社会一系列复杂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创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即是学习者为实现永久的目标,这就需要学习预见性,这可以使他发挥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成为一个开拓者。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确立目标,付诸行动。需要学生无论是在阅读、听课、做题,还是在面对难题,或是书写方面都应该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并一一做出相应的实际行动。其次坚持不懈,一切从严。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的同学,他们效仿的能力强,自制力弱,而且容易随波逐流,因此要从小进行培养。一定要慢慢来,由“扶”到“放”,从严对待直到习以为常。再次言行一致,做好榜样。由于教师的习惯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无论是在什么方面都要做好榜样。

1.内容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这项工作,是长久的,也是细心、仔细的,也是也是教学指导工作的第一任务。若要使学生有效地将课内外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还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

(1)听的习惯。要求课上集中思想,认真听老师的解说和同学的意见。听时能紧扣要点,边听边思索。

(2)看的习惯。仔细阅读课本。理解课本的主题。若要理解关键性知识,就要明白应用题的提示语,解题步骤、旁注及各类运算法则、定律,与此同时,还要明白课本上的一些图,借此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3)想的习惯。课上仔细琢磨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内容。还要多加关注和思索课本上的黑体字、解题规律、运算定律、性质,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

(4)讲的习惯。应对老师的要求积极发言,尽力做到有条不紊,语言简洁、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不胆怯。

(5)做的习惯。能依照规定完成作业,并做到字迹工整、计算准确,之后对所做的题加以验证,及时更正错误。

(6)审题习惯。审题习惯是所有习惯的集中体现。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倘若不能正确审题,一旦方向错误,那么在计算中即使运算方法和技巧再熟练,再灵活也无济于事。因此,要保证解题准确,就必须要正确审题。

具体地讲,“了解性读题”是应用题审题方法中“两读”中的“一读”。通过读题,知道题目所讲述的事情,已知的和所要求的。“分析性题”是“两读”中的另外一读。经过读题,熟知重要句子和意思上易搞混乱的字、词,并进行标注,为解析数量关系做前期工作,需要时可用画图来帮助理解的要旨。

一读、二画、三想是审读文字题的三种方法。一读即为读准题,不多读不少读,注意停顿,重读关键字词。如:求52加18与24减15的积?经过二画即可以清楚地得出数与数的关系。想一想所求的问题即为三想,根据经过二画得出的关系,寻找适当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以上三种审题方法融入其中,时刻以身作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方法

习惯是人们长久以来不易改变的言行、思维方式、条件反射长期积累的行为准则。

训练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多方法,举例如下:

(1)训练法。没有长久的训练,单靠书本说教是不行的。只说不练不成习惯。

(2)评比法。要及时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出评判。应做到七结合:实践与笔试想结合;校内外相结合;老师和家长想结合;平常和假期相结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结合;自我评估和小组评断想结合;师生相结合。

(3)竞争法。开展尊师、友爱、遵纪、劳动、学习、作业等一些竞赛活动。

(4)指导法。耐心、具体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做出指导,如扫地、擦玻璃等。

(5)榜样法。身教重于言教育,教师和家长的模范作用是潜在的,凡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家长也不能例外。

(6)制约法。必要的惩罚是免不了的,这也是形成习惯的后盾。所有的准则和规定,都应同孩子讨论,经过他们的认同。

(7)情境法。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有机可乘”了。

(8)疏导法。为学生创建可以实践体察的情境,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9)活动法。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活动。

学习潜能的主要特点

只有在充分发了解人存在潜能的前提之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地认识,人的潜能的特殊性,才能完全地挖掘出人的潜能来,并将其高效地发挥出来。概括起来,人的学习潜能主要包括下面特性:

1.近似性和差别性

所说的近似性,就是指学习的可能性基本一致。就像夸美纽斯所讲的那样, 人属于一个“可改变的动物”。暗示了人的潜能存在着可变性,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人在学习潜能方面的近似性。近似并不代表一致或完全相同,人的潜能因人而异,自然有差别,即学习潜能的差别性。经过当代生物化学的研究也表明,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贮藏相当数量的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经过一定的过程对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控制作用,进而决定了人各种各样的性状。这一证明正好验证了人在学习潜能方面的差别性。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人在学习潜能方面的差别性不是由潜能的差别性所导致的,而是由环境和分工的不同所形成的。

2.最佳时期和成熟时期

所谓的最佳时期是指人的学习潜能存在着内在的规律,在某一时期内某种潜能可说是处在优势,如果此时能收到及时良好的影响,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这一时期就称为潜能的最佳时期。当代生理心理学表明:神经原连接速度最快的时期在5岁之前,3岁时便可达到70%—80%。此外,在发展“假设及构想”中,以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指出人的潜能实现的基本终结期在15岁左右。人的学习潜能发展可分成3个年龄区间:

(1)教育的潜能刺激阶段(从入学至10岁左右),人的丰富潜能在后天适宜刺激下很容易得到释放,所以教育的任务是提供适合的激发方式来完成人的潜能;

(2)教育的潜能完善阶段(由10岁左右至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个体发展成熟规律的作用和目的会日渐减弱,已基本成熟的潜能急切需要在未来特定的条件下得到改善,教育的内容就是自觉地影响个体;

(3)教育的提高能力阶段(大概在15岁之后),这个阶段关注的是教育本身的内部的研究改造。划分这一阶段,对我们开发学习潜能来说意义深远。

如今,我们所说的早期教育并非愈早愈好,在此一定要考虑人的潜能的成熟时期问题,专家采用同卵双生子以比研究成熟和练习这两个因素对发展的影响,证明过早训练并无益处,所以,如果人的学习潜能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就对其进行训练,只能适得其反。

3.可变性和容纳性

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平均智商的提高都证明了人的潜能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而与人的潜能极限相对的,就是其容纳性。依照科学家保守的结算,人脑的信息容量大概为1012比特~1015比特,差不多与苏联列宁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容纳的信息量持平,可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我们从一些特殊教育的研究中发现,只要被引起兴趣、激起信心并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习,即便是智障儿童,同样可以对中小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予以掌握。正因为人的学习潜能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让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所以我们才说,教育改革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也对人才的标准有了新的定义。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对此有人提出“要智力型不要知识型的人才”、“要变知识型人才为智力型人才”等观点。这既是理论也是教育实践问题,它不但涉及到对传统教学理论如何定位,也与怎样理解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息息相关。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与经验的总结。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达到的水平,是成功地实现认识活动的心理条件。智力所包含的一切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是以观察力、记忆力为条件,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中心,以想象力、创造力为高级表现方法。在实践中智力的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标志,因此,我们说知识与智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但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两个任务密不可分。同一教学活动和同一认识活动中,知识是以概念、定理、原理、公式、结论等方式体现客观世界,属于人类思维的内容;而智力则是以观察、判断、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活动来体现客观世界。因此思维内容与思维活动是互相依存的,没有思维内容的思维活动与没有思维活动的思维内容是不会存在的。因此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密切联系的,智力发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新的知识的开发又以智力发展作为手段和途经。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能被学生很好地吸收,首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条件,其内容有学习动机、学习意志以及学习态度等。假如不具备如此的心理准备,就会造成信息的接收端“短路”,亦称做“学习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努力只能说是徒劳无功的。学习过程是在学习动力的促动下,进行的对知识学习的认识和智力活动过程。在全部学习流程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和开发潜力,还可以产生知识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智力又培养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研究教与学关系,又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同时为他们学习提供动力。学生学习动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动力,二是内部动力。学习的外部动力,起激励和推动的作用,但主要是激发人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如学习积极性,其推动作用长久而稳定。只有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才得以开发,并有较好的效果。

要落实素质教育,就一定要开展实施“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21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我国能否突出重围,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造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如何成为世界强国?中央领导曾不止一次地指出:“没有创造力,党就没有希望,国家没有希望,民族更没有希望。”所以培养创造型人才应当做为我们时代教育重中之重。现在有许多人对“创造教育”有一种曲解,以为创造是对有深厚知识的人来讲的,中小学生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创造教育不是要学生真去创造什么东西,而是要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当然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如何我们开展得当,新发明、新创造也会层出不穷,水到渠成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实施创造教育:

1.增强思想教育,培养创造力

创造动力的源泉就是一个人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要热爱国家,并有强烈的责任感。

应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迹,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传达眼下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总之,要采用多种方式,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发现问题能力

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合理质疑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鼓励孩子质疑问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看似简单可笑,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否定,而应该耐心引导,使学生们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燃起创造的火花。

3.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一个创造型的人必须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聚合性思维,还要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广性、灵动性和独创性,鼓励学生自由畅想,异想天开,不拘泥于俗套。比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复述”、续写带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编写课本剧、进行“当我长大了的时候”,“如果我是××”为主题的讲演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教给创造技法,开展发明创造等实践活动

想发明创造,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的思维,还要懂得有关创造的规律,适当给学生讲一些“创造技法”。如依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实行一些“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以及“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等儿童创造技法。在此基础上大范围地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高尔基曾把幻想比做是“人们预见未来现象的一种奇特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适当引导启发,孩子们这些大胆而又稚气的幻想很有可能变为现实,并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创造革新的强大动力,也许不久的将来伟大的发明家、创造家将从他们当中诞生。

创造教育的方式

创造教育不但具备一定的内在形式,而且有其内在的规律,同时又是在变化发展的。国内外有多种多样的创造教育方法,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有关代表性的方式:

第一种、STS教育

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通行的是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我国很多学校例如: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以及上海向明、格致、控江中学、和田路小学开展创造性教育,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