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8016300000052

第52章 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4)

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既具有历史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传统文化中,具备着十分深厚的现代精神,也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十分强大生命力和现代色彩的思想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传统文化中最具稳定性、连续性和普遍性的内容,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朴实的道德规范等等。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现代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世界上各种文明体系都相继中断,甚至消亡,只有中国文化绵延不断,历史已经证明了她的优秀品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世世代代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行为规范,其中不无优秀的、已经深入于中国人心中的珍贵精神财富,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而不同”,“实事求是”,等等;有的还表现在民间文化中,如“人穷志不穷”、“童叟无欺”、“事非经过不知难”、“将心比心”,等等。文化中的核心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总体性。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她称作“东方的智慧”。其特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兼容并包的开放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不断吸收其周边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说是东、南、西、北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它不仅包括农耕文化,还包括渔业和狩猎等各种文化。此外,汉唐时期,由于对外来佛教的融合,中国文化在隋唐至宋明的漫长岁月,达到了当时其他文化无可望其项背的高度。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那样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人们能大胆地、开放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缘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个有力量、有自信的民族是绝不应该害怕吸取外来文化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被熄灭?在于她对于现代化的适应和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没必要也不可能将其全盘否定,彻底西化;也没必要自大清高,自守门户,而应当与时俱进,广泛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纵观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文化洪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势和强大的创新更生能力。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固有精神。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在它迎接自然、社会以至外来文化的挑战中,所采取的行动、行为方式、取舍标准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而不应丧失自己文化的独立性或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11月8日。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来佛教的迎拒方面,就表现出巨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强烈地影响了佛教的面貌,左右了佛教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吸取外来新鲜血液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和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它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影响对象,并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加以改造。其突出表现在从东汉以来,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以至于有压倒儒、道文化之势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敢于迎接并主动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既不是排斥,亦不是被动,而是积极去“西天”取经。印度文化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不仅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发展,创造出非儒、非释、非道,即儒、即释、即道的新学说——理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即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观念。它贯穿于中华民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体系,融会在三大思想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中,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底蕴。依靠这些对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艺术把握,依靠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个体修身养性、自我调整的较为完整的生态观,中国维持着相当稳定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体系。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文化。

自然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道”)的思想,他提到水的例子,说:水的性质是向下冲流的,看起来水很随和,但是,正因为它的随和,它才极其有力量,人根本不应该抵抗它,否则会自食恶果。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验证了它的正确性,我们人类现在还深受水灾水患之苦:华东地区几年一次大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严重缺水,地面下沉……整个自然都是不允许人类任意妄为的:过度开荒,最终连粮食都没得吃;用动物内脏和骨粉等制作的饲料喂牛,牛就会得疯牛病;乱食野生动物,导致“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如果人类不加以克制,继续与自然界作对,明天还可能会得别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病。

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两千年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对抗,因此,减少天人对抗的基石或解决的根本之道,是建立在“人定顺天”的基础上的。所谓“人定胜天”可以是伟大的理想或一个浪漫主义的口号,或者说,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限定了他的特定含义才能使用的口号。如果不加限制地提倡或使用“人定胜天”,只会带来天人对抗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度的破坏。天人合一理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仍然是我们当今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智慧。

4.和而不同的辩证精神。“和而不同”、“中而无偏”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出自先秦史书《国语》,记载西周末史伯对齐桓公的谈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它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同一、相等,而是不同事物有差别、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思想在春秋时代体现为看到事物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冲突、调和转化的关系。晋国太史蔡墨(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的观点,后为老子继承和发展,显现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的一面,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准则。

“中而无偏”强调的是凡事不走极端,这一点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点的内容。近代的“中国”一词,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古时的中国一词,是和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等词的含义相同。古时黄河中游的中原一带是由华族人建立起来的夏朝,是古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而东方有夷族,南方有蛮族,苗族,西方有戎族,北方有狄族,华族处于中土,因之谓中华。今天“国”的概念即是古时天子皇帝的天下,而古时“国”的概念是诸侯所分封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省。“中而无偏”表现在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上倾向“中心”、“中央”。由于中国地理处于亚洲的中心,世界的中部,中国文化发生于中原之地,又发生得比较早,因而反映在传统思维上,便有中国为中央大国,中国为世界之中心,迷信“中”,崇拜“中”。中国的首都和皇城便成为“中心的中心”、“中央大国的中央”。

“中而无偏”表现在中国人的处世态度上追求“中和”。中和之道,乃中华民族不离之道也。《礼记·中庸》开篇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人认为,中和之道是天道、地道、人道,人的修养能够达到中和之道,就是最高的境界。

“中而无偏”表现在中国人的办事原则上主张“中庸”、“中正”。中庸之道,乃中华民族常用之道也。《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程颢、程颐又说:“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一种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是中国帝王统治的有效手段。孔子称赞舜帝统治,对智者的过之和愚者的不及,执持这两端,用其中道于民,使智者和愚者俱能行之。中庸之道,也是中国百姓明哲保身的有效手段。

“中而无偏”是中国文化的长处,也是短处。其最明显的短处是,易滑入调和折中的境地,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在形式逻辑思维是不允许这样的,a就是a,b就是b,a不能是b,b不能是a。比如施政模式,宽就是宽,宽不能是猛;猛就是猛,猛不能是宽。宽猛之间,统治者不能兼取两策。鲁迅对国民的“中庸之道”是非常反感的。他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不论是非”,是惰性和卑怯的表现,缺乏冒险精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夜郎自大,千方百计保存落后的黑暗现状,那开窗与掀屋子的比喻便是明证。

5.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易传·干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含义是:时间永恒地流逝,天体永远运行不止,有德之人也应当效仿天的这种精神,积极有为,勉力向前,永无终止。孔子自称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曾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亦亦远乎?”墨子也强调自强有为的精神:“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可以说,发愤图强,奋斗不息,永不屈服,永不停顿,是中华民族立于天地间的精神动力。

中国地形像雄鸡立于东方,表现出刚而不屈。据《韩诗外传》云:“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大雄公鸡的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非常突出的阳刚之气,这五德的形态和中国文化特质中的刚而不屈也有着内在联系。

中华民族具有刚直不阿、坚持正义的高贵品德。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坚持“大丈夫”的原则,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包拯、海瑞被世人称为典范。可以说,刚直不阿,坚持正义,不卑躬屈节,不阿谀逢迎,是中华民族立于天地间的高贵品德。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自尊、自爱、自立、自信的完善人格。从汉字第一人称的代词“自”、“我”、“吾”、“余”便可看出其人格的表达。“自”原是指鼻子,它是指第一人称的人格自然生存状态;“我”是手里拿着戈,表明第一人称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吾”是五个口,表示着话语权,标志第一人称的人格社会地位;“余”是谦语词,如果谦逊到自称多余的人,“寡人”,那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了。

6.大而能容的恢弘气度。中国自然环境决定其大而能容。中国的土地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为世界第三大国。她东有最大最深的海洋——太平洋,西有最大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内有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及其黄河、黑龙江、珠江、长江等;还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及其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还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除了自然环境之外,还有人类文明史上引以为自豪的大工程万里长城和大运河。有如此之大的自然环境空间,就能容纳许许多多的东西,从而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厚大包容性。

中国人口社会决定其大而能容,以及厚德载物,厚物养人。中国是由13亿多人口和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地球上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中国人。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既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又允许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的信仰,还可以有儒家、法家、杂家等各种文化思想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追寻。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复杂多元性。

“大而能容,能容乃大”,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的“大家族”制度。儒家的文化学说,保证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的“大家族”制度的巩固。儒家崇尚的是伦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忠、孝、顺、悌、信,长期作为中国的文化道德取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都维系在自然的血缘关系纽带上,构成了宗法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上溯祖宗,下延子孙。这一特点的好处是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绵亘不断,因而构成了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性。

“大而能容,能容乃大”,表现为以地缘、业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专制的“大一统”制度。从地缘关系看,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以黄河流域中部地区的中原文化为发祥地,由伏羲唐虞孕育,历经夏商周发展,成熟于秦的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文化。汉唐以后各朝基本保存了这种封建专制的“大一统”制度。从业缘关系看,中国人所从的业绝大部分都是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就是农业文化。农业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形式,农村处于涣散状态,客观上又需要一种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力量,把管理国家任何方面的一切权力集中起来,使得农民在土地上平安地耕作。她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政治统一性。

“大而能容,能容乃大”是中国文化的强点,也是弱点。大而能容,虽无藏污纳垢之嫌,却是大有大的难处。大家族的“家”怎样当,大一统下的小自由如何处理,都是千古难题。大而能容,能容乃大,是兼收并蓄,互相包容,互相融合,这是主流;但有时大而能容、能容乃大竟然也变成了“大而能戎,能戎乃大”,兵戎相见,争城以战,争地以战,干戈不止。这样的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并不鲜见。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原则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