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实用生活文库)
8023300000027

第27章 焦虑症治疗

心理小语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当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时,当你的好朋友生病后,你都会感到焦虑。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焦虑是有进化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达到焦虑症,这种有进化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

健康指南

"焦虑"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所以许多人对它在变态心理学或者临床诊断中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并不知晓。特别是"焦虑"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往往表达和"害怕"差不多的意思,这就更增加了混淆。

当我们在临床上说"焦虑"时,它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而"焦虑症"指的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广义的焦虑症不仅包括我们平时所指的焦虑症(在正式诊断中,我们叫做一般性焦虑症),而且还包括强迫症、恐惧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等等。

下面就平时所指的一般性焦虑症,进行一下讲解。

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6.6%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焦虑症。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是,病人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这些担心和焦虑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虽然,这些担心、焦虑与正常的、由现实危机引起的担心、焦虑很相像。比如,他们会成天为家里的经济情况而担忧,即使他们的银行账户上的存款远远超过了六位数;或者他们会成天为自己孩子的安全担心,生怕他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更多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是感到极度的焦虑。

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上,其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莫名的担心、过分机警。这些症状可以是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一起出现。

1.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们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3.对未来莫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

4.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了他们的睡眠。

生物医学研究者、认知行为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出发,为焦虑症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

5.精神分析治疗:因为精神分析学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所以,焦虑症的精神分析治疗,就是帮助患者了解他们的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

6.认知行为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行为治疗,医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

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一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的治疗技术,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医生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

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由于焦虑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治疗者会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应对能力。由于焦虑症患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释为威胁,容易过高估计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认知治疗常常被用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但是抗焦虑药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长期服用甚至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有成瘾性。

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几乎可以肯定,症状会重新出现。当病人是通过服药来降低焦虑症状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症状的好转归结为药物的作用,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改变。于是,当他们停止服药时,当然会觉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于是变得更加焦虑。

知识小结

焦虑症的治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患者本人与亲人都应该有信心,肯坚持,才会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也应注意到焦虑症的顽固性,提防它的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