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着身边的这些工人代表从容地回敬道:“省长,请你问问同来的这些工人代表,我是不是工人代表。假如他们说不是,我出去就是了。”经过三天的说理斗争,最后,赵恒惕的“政府”方面完全理屈词穷,被迫重申遵守省宪法中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文;同时,也不得不答应把摘去的工会牌子马上送回;理发行业的收入由原来的三七分改为四六分成;被捕的工人可以保释等条件。毛泽东率工人代表胜利而归,可赵恒惕却气得咬牙切齿,他曾多次气急败坏地狂叫:“
湖南有毛泽东,就没有我赵恒惕!”于是,他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害毛泽东,以除掉自己的心腹之患。
1923年4月的一个夜晚,毛泽东正在清水塘(小吴门外32号他自己的家中)起草文件,妻子杨开慧抱着熟睡的毛岸英坐在旁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润之!润之!快开门。”
杨开慧迅速放下孩子走到门前,从门缝中往外望了望,然后打开门。进来的是一位我党在省政府供职的同志。他前脚刚跨进来,就急切地说:“润之!你快躲一躲,赵恒惕派人抓你来了,正在路上呢!”杨开慧赶紧把门关好,插上门闩,用一条长凳顶住大门,然后从,床下拿出一个小箱子,给毛泽东准备行李、衣服。毛泽东镇定地收拾好桌上的文件材料,卷起来,迅速爬上阁楼,把它藏在墙洞里。这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送信人催促道:
“快一点,晚了就来不及了,他们到了!”
杨开慧把箱子递给毛泽东,焦急地说:“润之!你快从后门走。”说着,用力把毛泽东推出了后门,随即把后门关上。毛泽东穿过后院的菜地,消失在夜幕中。又一次躲过了追捕。
赵恒惕没有抓到毛泽东,十分恼火,便对毛泽东加以“最危险”的“过激派”的罪名,下令通缉,并在街头贴上悬赏缉拿的布告。一时,毛泽东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一天,一个新民学会的老会员在街上遇见了毛泽东,吃惊地问:“你没看见悬赏缉拿你的布告吗?”毛泽东神态自若地回答道:“看见了,早就看见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天下午,毛泽东还特地来到这个老会员任教的学校,看望了他。这种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沉着、镇定,是毛泽东早年就养成的习惯。他从容地布置了中共湖南地下党组织的全面工作,在“通缉令”下了半个月之后,才离开湖南,前往上海,随后赴粤,参加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
在去香港的途中,几个流氓向毛泽东勒索钱财,并拔出刀子
1924年初夏。去香港的途中。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建立,直接推动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5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广州工人召开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广州工人代表执行委员会,建立工团军。7月,广州沙面数千名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人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罢工在广州工人、学生和全国各地群众的支持下,坚持了一个多月,取得了胜利。这次罢工推动了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不久,上海、汉口、苏州和浙江余姚等地也发生了工人罢工。为了推动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1924年初夏,中央委托毛泽东和张国焘去香港考察工人运动情况,目的是加强香港工人同内地工人的联系,以掀起新的更大的工人运动高潮。
毛泽东当时是中共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和代理宣传部长,张国焘是中共中央委员兼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专门负责工人运动。两个人肩负重要使命,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
这一天,广州的天气特别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街上的人手里拿着芭蕉扇不住地摇着。中午下了场雨,显得凉快多了。毛泽东和张国焘搭晚班船起程了。为了防止出现麻烦,他们做了精心准备,打扮成工人的模样,随着大批去香港做工的人上了船。毛泽东是湖南人,张国焘是江西人,由于口音不同,他俩在船上也很少说话,一切都是那么警觉。
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客轮起航了。海风吹过,带来几分凉意,人们的脸上露出了舒服的表情。毛泽东和张国焘坐的是五等舱,人多而杂,通风又不好,舱里的空气十分污浊,让人难以忍受,抽烟的、咳痰的、把脚伸在外面的……毛泽东实在坐不住了,他感到一阵头晕和恶心,站起来对张国焘说:
“国焘,我上去吹吹海风。”
“润之兄,别上去了,坚持一会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到香港了,况且在下面安全,上去要是碰上警察盘问,会出麻烦的。”张国焘劝道。
“没事的,大不了装成哑巴是了。我去去就回!”毛泽东说。
“那好,你上去吧!但要小心点儿,快点儿回来!”
毛泽东答应着走出了舱门。
甲板上挤满了乘凉的人。有的用手指指点点,有的凑在一起说唠,有的静静地在观赏大海的风光。毛泽东找到一个僻静处,解开衣服扣子,让海风吹拂汗津津的胸膛。手上点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微微摇晃的船头,时低时高。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很惬意。
夜幕中的大海,景色十分迷人。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舷,未归巢的海鸥不时地在眼前掠过。远处渔火点点,犹如夜空繁星。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甲板上的人大都回舱去了,毛泽东还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到前边将至的那片国土,心里不由产生了悲愤之感。
突然,他感到一个冷冰冰的东西顶在后腰上,他一惊,迅速转过身来一看,原来四五个流氓不知什么时候围了上来,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子对着自己。“你们想干什么?”毛泽东大吼一声。这几个家伙向后退了几步。一个又瘦又矮的家伙阴阳怪气地说:“嚯!你这个大个子还挺厉害的。你去香港吧?要去得懂得规矩!”
“什么规矩?”毛泽东满脸怒气地大声说道。
“什么规矩?就是留下买路钱!不然的话,就把你这个外乡佬扔进海里喂鲨鱼。”一个凶相毕露的胖子恶狠狠地叫着。
“我是来打工挣钱的,要是有钱,就不来了。”
“不给钱?!”说着,几个家伙又围了上来。
毛泽东见势,顺手抄起船角上放着的拖把,侧身闪在一旁。
“别跟他废话,上!”其中一个流氓举刀向毛泽东刺去。
毛泽东挥舞拖把,左拦右挡,几个家伙无法靠近。可是他被渐渐地逼到了角落里。在这关键时刻,张国焘上来了。原来他见毛泽东这么久没回来,害怕有什么意外,就上甲板来找毛泽东,正好看见他被几个流氓围住,一时不知所措。
惊恐的张国焘,定了定神,心想,这几个家伙手持凶器,像恶狼一样,不能和他们斗下去。于是,他鼓起勇气,站在双方中间,连忙劝道:
“各位兄弟!不就是缺几个钱喝酒吗?我的兄长没有钱,我有!”说着从口袋里拿出钱在几个家伙面前晃了晃。
“国焘!你……”
“哎呀,好汉不吃眼前亏,没看到这几个家伙不好惹吗?别误了我们的大事。”
这时,船上的巡警赶来了,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聚众闹事?”
“他们……”毛泽东刚要开口,张国焘连忙解释:
“一场误会,没事了,没事了。”
“都回到舱里去!”警察命令道,手中的警棍往下一指。
几个家伙灰溜溜地走后,毛泽东随张国焘也回到底舱,他气呼呼地坐在一旁,半晌不说话。
张国焘贴近他说:“何必为几个小钱拼上一条命?我们还有任务呢!”这时,毛泽东边拍打身上的灰尘,边说:“你是知道的,我是从来不带钱的!”
“是啊,你倒省心,我得带钱,不然,我们俩就得饿着。”两个人笑了。“呜——”一声长笛,船靠近了码头,一个陌生的世界,展现在两位年轻共产党员面前。
赵恒惕密令湘潭团防局派兵捉拿毛泽东就地正法。毛泽东又一次躲过了他的毒手
1925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毛泽东带着怀抱次子毛岸青的爱人杨开慧和三岁的长子毛岸英,
从湘潭乘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养病。
毛泽东回到故乡后,为宣传发动群众日夜奔波忙碌,不顾病体的虚弱,常常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白天,他一户一户地访贫问苦,和贫苦农民促膝谈心;晚上,他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
为了进一步唤起人民的觉悟,毛泽东在这一带发动积极分子,亲自创办了二十多所农民夜校,通过讲文化课的形式,宣传革命道理,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在韶山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25年6月的一个晚上,毛泽东把自己卧室上面的小楼收拾出来,在小楼上面的墙上挂起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和一幅列宁像。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毛新枚、李耿侯、庞叔侃和钟志申四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当时,窗外夏月凌空,室内桐油灯明亮。毛泽东和爱人杨开慧,以及毛福轩同志怀着热烈、激动的心情,迎接来开会的每一个同志。
“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组织,永不叛党。”这句句铿锵誓言犹如声声春天惊雷,在韶山冲回响。这是韶山地区第一批发展的基层党员,也是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韶山党支部。毛福轩任党支部书记。
毛泽东点燃的革命火种,在韶山冲熊熊燃烧起来了!在韶山党支部的领导下,韶山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雪耻会,胜利地进行了平粜阻禁的经济斗争。
1925年8月,韶山一带大旱。太阳火辣辣的,烤得人喘不过气来,田地干裂着。眼看就要成熟的稻子枯黄了,天仍然没有一点儿下雨的迹象。8月,又是韶山青黄不接的时节,很多农民断了粮,没有饭吃。
这个时候,财东们暗自欢喜,他们认为这是天赐赚钱的良机,手中的粮食可以卖个好价钱,发一笔大财。于是乘机囤积居奇,高抬米价。原来一升米60文,现在涨到160文。
可贫苦的农民本来就没钱买粮,这样一来更要忍饥挨饿,借贷无门了。他们有的上街乞讨,有的背井离乡,有的走投无路要寻短见。
毛泽东看在H艮里,急在心上。一天,毛福轩、钟志申等来到家里,向毛泽东请教帮助农民渡难关的办法。毛泽东说:“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民挨饿而见死不救,一定得想个办法,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采取什么办法好呢?有人提出,韶山附近真正掌握粮食命脉的是上七都团防局长成胥生。成胥生家财万贯,人特坏,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有一次外地来了两个讨饭的,讨到他的门口,他不但不给吃,还叫人打了出去。两个讨饭的不服,成胥生硬是活生生地把他们打死了,还说什么杀一两个叫化子不算什么。因此民愤极大。
自韶山人民办夜校、搞雪耻会以来,成胥生也是一直和人民作对,不准办夜校,不准做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等等。因此,很多人提出要“吃他的排
毛泽东想了想说:“不行。现在从整个湖南来讲农民运动还没搞起来,全省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有农会。反动势力还很强大,硬碰硬我们会吃亏的。”
毛泽东接着又说:“我们能不能采取平粜的办法。先派两个人去见成胥生,请他平粜。如果他能平粜,其他的人就不敢再抬高米价。虽然平价买粮,有些农民仍然买不起,但大家拆拆借借还是差不多的。如果他不肯,我们就再想法子逼他平粜。大家看怎么样?”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这个主意可行,就决定先派共产党员、小学教员钟志申、庞叔侃两人去见成胥生。
钟、庞二人来到成胥生门前,只见成家深宅大院,很是气派,门前还有团丁把守。他们俩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见到成胥生。成胥生Ⅱ刁着烟袋,爱搭不理地问:
“你们有什么事吗?”
钟志申说:“现在韶山一带干旱,很多农民没有饭吃,我们请您把粮食平价卖给农民。这是整个韶山农民的意愿。”
成胥生态度生硬地说:“你们身为小学教员,拿着国家的薪水,应该考虑如何把书教好。这些事与你们无关,就不要管了。”
“你身为政府在地方的一级官员,你的责任就是维护当地百姓的利益,眼看着农民挨饿,你总不该见死不救吧!”钟志申反唇相讥。“百姓挨饿,这是天灾,我也是爱莫能助的。”成胥生又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庞叔侃接着成胥生的话题说:“那么,你把粮食偷运到湘潭、长沙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又该如何解释呢!”
“你们这是无中生有!”成胥生坐不住了,拍案嚷道:“我平日为政清廉,并没有很多富裕的粮食,根本谈不上卖!”
钟志申、庞叔侃两人从成胥生处回来,见到毛泽东,气恼地说,成胥生这个老狐狸根本就不承认家有很多富裕粮食,更谈不上平粜了。
“看来他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啦!”毛泽东气愤地说,“那我们只好采取第二步方案,逼他平粜!”毛泽东一面派人去监视成胥生,一面让毛福轩去动员群众,准备逼成胥生平粜。
一天夜里,成胥生命家丁偷偷地把粮食运到银田寺,打算从水上运到湘潭高价出售。这时,毛福轩率领数百名农民,举着锄头、扁担、梭镖,突然出现在银田寺。成胥生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蒙了,只好把粮食运回,平价卖给了农民。
成胥生的粮食被平粜了,其他的土豪劣绅们吓得魂不附体,纷纷将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平粜。农民们又一次体会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胜利后的喜悦。
8月的一天,烈日炎炎。一清早,回到韶山已半年的毛泽东就和毛福轩赶到三十里以外、位于宁乡和韶山交界的谭家冲开会。
这天下午,会议正热烈进行。突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屋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毛泽东忙派人出去查明情况。原来是从韶山冲来的一个青年人,他从上屋场气喘吁吁地跑来,转给毛泽东一封紧急信件。这封信是在湘潭县城工作的同志连夜派交通员送来的。
毛泽东迅速打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
“润之兄:军阀赵恒惕,得土豪成胥生的密报,今日已电示县团防总局,决定即日派兵前来捉你。望接信后,火速转移。”
毛泽东看完信后,轻蔑地一笑,幽默地说“原来是胥八胡子办的好事。”成胥生的粮食被平粜之后,恼羞成怒,他觉得他一生都没这么失算过,都没这么狼狈过,
他一定要查出是谁坏了他的好事。后来,他从几个劣绅的口中探听到,成立雪耻会、闹平粜等等,都是毛泽东领的头。他一方面对毛泽东恨之入骨,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对毛泽东他是早有耳闻。他想,当年毛泽东在长沙煽动工人、学生造省府衙门赵省长的反,闹得省长狼狈不堪。堂堂一个大省长都奈何不了毛泽东,何况他一个区区乡绅,又能怎么办?但他又很不甘心。于是,他勾结下七都团防局长汤峻岩,通过汤与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手下的一个大官的姻亲关系,告毛泽东的状,说毛泽东在韶山一带组织“过激党”,领导农民建立雪耻会,煽动农民“聚众闹事,危害乡里”,使乡绅名士不得安身。赵恒惕虽然早就下了通缉令,四处捉拿毛泽东,但一直不见毛泽东的踪影。如今得到这个密报,如获至宝,迅速给湘潭团防总局下了一道密令,要他们迅速派兵直奔韶山,逮捕毛泽东,就地正法。
这时,屋子里开会的人都为毛泽东捏了一把汗,他们劝毛泽东马上离开韶山,越快越好。
但毛泽东从容不迫,他向毛福轩交待完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做的工作,并要他继续主持会议。
之后,才和送信的青年一起赶回上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