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人都能成功
8076300000004

第4章 要学会减轻工作负担(1)

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工作

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职场从不相信孤胆英雄。很多工作,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也完全应该借助他人的力量,实在没有必要自己一个人独自去扛。那样不仅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也容易浪费整个团队的时间。相反,倘若我们能在工作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团队的力量,则可起到简化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朱明利被公司安排去开发海外市场。一接到公司的工作任命之后,他就很快拟订了一份市场开发方案。等到开会研究时,他把自己的方案简单地讲了一下,就算通过了。他手下的一些销售经理当场就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合理的建议,但是他却傲慢地说:“我负责开发市场十几年,难道不知道该怎么做吗?我的方案绝对是正确的,用不着再讨论。”

但是因为事先没有做过调查,也没有听取大家的意见,这个方案其实并不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甚至在一些重大方针上犯了错误。他的一意孤行使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代价。为此,公司不得不对他进行了降职的处分,然后又重新安排了一个人来接替他,继续开发海外市场。

接替他的人是王达,他深知集合团体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他一上任,就安排业务员对当地市场开展了细致的调查,然后又召集所有负责当地市场的销售人员进行讨论。

会上,他把自己设想的市场开发方案列举出来,又让大家根据自己考察的情况来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在他的带动下,业务员们都热情高涨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他从这些意见中选取了一些好的建议记了下来,进一步完善了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公司很快就在海外市场上打开了局面。

在今天这个分工明细的社会里,工作已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依靠团队来完成的。你必须在必要的时刻明智地借助他人的力量,以使你的工作更加完善和简洁。

合作精神决定工作业绩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职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如果你能把你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一个哲人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人交换的结果,就不再是只有一种能力了。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术,可是用在人与人的团结合作上,所创造的业绩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可能是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

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都十分注意人才的团队精神,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和别人相处与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有调查显示,96%的决策是由团队作出的,而只由个人作出的决策却很少。

有一家生产汽车电器产品的公司,业务科负责采购某一原材料的采购员因病住院,无法及时回公司采购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而业务科其他采购员只顾忙自己的任务,并以业务不熟悉为由拒绝出面帮忙。他们把自己负责的采购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其原材料堆在仓库里一年都用不完,而生病住院的采购员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却没能及时供应上来,结果造成公司因缺原材料而停产了一个星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个事例说明,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员工,即使个人工作干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就像上述所说的那些采购员一样,只顾完成自己的工作,但缺少了团队的协作,即使你做得再出色,采购的原材料再多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种不肯团结协作的结果,会影响整个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效益。

在现代公司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细化的分工中担任一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中全体职员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不要被单打独斗累死

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像狮子一样,能力超群,才华横溢,自以为比任何人都强,连走路的时候眼睛都往上看。他们藐视人生规则,不把朋友的忠告当回事,甚至连上司的意见也置若罔闻,在以团队合作为主的人群里,他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合作的朋友。

独木难成林,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能与团队合作,也很难取得成功。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美国航天工业巨子休斯公司的副总裁艾登·科林斯曾经评价史蒂夫说:“我们就像小杂货店的店主,一年到头拼命干,才攒那么一点财富,而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赶上来了。”

史蒂夫22岁就开始创业,从一穷二白打天下,到拥有2亿多美元的财富,他仅仅用了4年时间。不能不说史蒂夫是一个创业天才。然而,史蒂夫却因为向来都独来独往,拒绝与人团结合作而吃尽了苦头。

他骄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员工,像国王一样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员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他,很多员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电梯,因为他们害怕还没有出电梯就已经被史蒂夫炒鱿鱼了。

就连他亲自聘请的高级主管——优秀的经理人,原百事可乐公司饮料部总经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称:“苹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无法执行任务。”

因为两人水火不容的形势,董事会必须在他们之间做取舍。他们选择了善于团结员工、和员工拧成一股绳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则被解除了全部的领导权,只保留董事长一职。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员工们团结一心,相信苹果公司将会战无不胜。可是他选择了孤立独行,这样他就成了公司发展的阻力,他越有才华,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这样出类拔萃的优秀员工,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公司也只好忍痛舍弃。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企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仅仅靠个体的力量来发展整个企业是不可能的。而且,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有限,如果事必躬亲,那么一定会把自己弄得十分疲惫。在我国民间颇负盛名的诸葛孔明就是一个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的人,结果是他几乎被累死了。“鞠躬尽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从结果看,他到底是失败了,导致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不善用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职场不信奉“英雄主义”

在一个村庄里,有个农民对自己的玉米收成不满意。经过私下打听,他买来一些优质的玉米种子。第二年果然大获丰收。邻居都很羡慕,请求他能卖些种子给他们。但这个农民为确保自己的优势而拒绝了。

第二年,这个农民的玉米收成差了一大截,第三年就更差。他通过再三思考,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的优质玉米,接受的却是旁边田里劣等玉米的花粉。

从这个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俗话说得好: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在同一个团队里,成员一定要有一种互动精神,融入团队,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率,简化工作。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除了独立完成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胡娟和韩小云同时进入一家服装公司,同在设计部工作。据说韩小云是公司的一个高层介绍来的,大家害怕得罪那位领导,对她格外照顾。胡娟则来自普通人家,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但她从没有嫉妒过,在工作中,她总是与韩小云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有时候甚至是毫无保留地帮助韩小云。

韩小云也愿意同胡娟在一组,她们是工作中的好搭档,在生活中,韩小云也非常感谢和欣赏胡娟,她们私下里交情也非常深厚,关系十分融洽。没有因为同在一个部门,存在着竞争关系就互相拆台。

一次公司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完成一批图样,由于时间紧迫,两人决定协作共同完成。在这两人的齐心协力工作下,居然提前高质量地完成了,她们也因此获得了上司的嘉奖。

曾经有朋友劝胡娟,觉得她这么无私地帮助韩小云,实在是太傻。因为韩小云本来就有关系,这样帮她只能是“驮别人过河、拆自己的桥”,让自己的升迁机会更小。

听完朋友的话,胡娟说:“我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帮助韩小云并不是拆我的桥,相反对我的发展还很有益处。我帮助她,愿意和她配合,并不是因为她特殊的背景,而是因为佩服她的能力和人品。她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我能从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再说了,如果我自己没能力,即使领导不看重韩小云,我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况且,就算升迁的是韩小云而不是我,我与她配合默契,工作起来也顺手。这对我们两个人都有好处。”

胡娟的真诚也换来了韩小云的相应回报,从此,她们配合的更默契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那位领导通过韩小云也认识了胡娟,认为两个人的能力同样突出,奖励了她们每个人一笔丰厚的奖金。

在韩小云被提升为总设计师之后,胡娟理所当然地成为她的助手。但是韩小云心里也明白,没有胡娟的帮助,仅靠自己也不会有这么突出的成绩,她很感激胡娟。不久胡娟因为业绩突出,就被调到另一部门担任正职。

这就是协作给工作带来的成就。在职业的旅途上,我们总是需要依靠朋友和同事的力量,借助集体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事业的丰收。

一个聪明的工作者、高效率的工作者,总是愿意为团队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努力寻求对团队最好的方案;愿意做幕后工作来帮助团队取得成功;总是乐于帮助他人,态度积极,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总是能和同事友好相处,愿意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

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总是会有一些“自私”的人,他们缺乏互助精神,通常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根本不关心。而这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英国的一位企业管理研究人员说:“员工们不愿意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由此带来的商机错失、系统不全、培训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每年要损失数十亿英镑。”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企业都不愿意聘用一个“不懂合作的人”,哪怕是一个能人。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索尼公司在一次招聘人员时,一个经验和表现都很突出的人一路遥遥领先,在最后一轮小组面试中,她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其他人几乎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表现突出的人,最后却落选了。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个人尽管个人能力超群,但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可见,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融入团队,最终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合作是一门精深的人际关系学,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融入团队,要学会与人协作。做事情讲究的是“有力一块使,有成就一起分享”,懂得合作之道的人总能做到“双赢”。只想当“团队领导者”的人,在成功之路上则要遭遇许多磕绊。

这个时代不需要“独行侠”

善于与别人合作,有助于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生活中,做到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把不同事物有机地组合起来,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据物理学家研究发现,南迁的候鸟以“V”字形飞行,是利用了群体的力量,大大减少了在飞行时因气流造成的阻力。领头雁受到的阻力最大,它们就采取轮流领航的方式,向前整体推进队伍。这是通过良好的合作得以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的典范。

狼群在雪地里行走时,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一段时间以后头狼就走到狼群的最后,它后面的狼就代替它的位置,如此轮流,可以保证狼群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围猎时,不论被头狼分配到什么任务,狼都不折不扣地执行,有时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没有任何一头狼有“为什么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不交给它”的想法。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才使得狼群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在现代公司里面,更需要这种合作精神。但总有一些人没有团队精神,不愿与别人配合,有的员工不愿参加公司活动,有的员工只工作不交流,喜欢独来独往,等等。有些人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一个好员工了,于是在工作过程中只顾埋头苦干,其他一切都不理会。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更不用提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合作了。即使他们有机会和别人合作,往往也因为不善于交际而把事情搞砸。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拥有良好的合作能力才能驾驭各种繁复的关系,才能成为最出色的一个。

不愿与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怕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或者业绩,担心别人分走自己的提成或奖金,表面上看这个人独立工作的能力非常强,更深层次表现出来的则是合作性差,严重一点就是自私。如果这个人是部门经理,那么他的部门与别的部门就不会有很好的合作,这对公司大局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在激烈纷呈的足球比赛中,场上拼杀的队员绝非只是11个独来独往的蝙蝠侠,球星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取胜的决定性因素非集体主义莫属。

墨西哥足球队的老队长泰纳,在球队里曾经出任中后卫,成绩非常优秀,在队里起着老大哥的作用,开始的时候着名教练米卢对他非常器重。直到有一天,米卢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泰纳赛后的专访时,彻底改变了对泰纳的看法,泰纳在一次比赛失败后接受一家媒体专访时,毫不客气地指名道姓责怪队友的失误导致整场比赛失败。这让米卢非常生气,他认为泰纳是不负责任的,这么指责他人不是一名球队队长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泰纳能够坦诚一些,修正自己的错误。可是沟通之后,泰纳不理解米卢的用意,一味为自己辩解,认为那场比赛的失败就是队友的错误。其实对于泰纳的不可理喻和执拗,没有一个队员能够忍受。

如果一名球员对队友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就说明他没有团队精神,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继续为这个球队服务?于是,米卢大胆启用了一名年轻的中后卫齐拉特。经过几番训练,齐拉特终于不辱使命,带领球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泰纳则被彻底淘汰出局。以泰纳的个人素质而言,他可以成为一名世界级优秀球员,可他欠缺与队友合作的意识,不能融入到整个球队中。在体育运动中,无论任何球类项目,所有的教练注重的都是如何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积极倡导球队的团队精神。只有树立起团队意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那种独行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什么环境,少了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就会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