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天 机智的妙处 (3)
楚庄王听到这里,不觉感到羞愧满面,他问:“我的过失难道会有这么严重吗?那我现在应
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这很好办,请大王以六畜的礼节来埋葬它:用炉灶做它的外层棺材,用铜锅做它
的内层棺材,用姜葱木兰等香料给它陪葬,用大米饭做祭品,用火光做它的衣服,让大家的
肚肠做它的坟墓,这样埋葬就可以了。”
楚庄王于是让人把马剖开煮熟吃掉了。
所谓反话正说,即是用正面的语句表达反面的意思,它是反语论辩方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反
正说的语句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对论敌的肯定和称赞,但是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表达的却
是对论敌的讽刺与嘲弄,具有极强的幽默、讽刺意味,可见,反话正说的特点就在于寓讽于
谐。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特定的语境常常不便于乃至不允许我们直言,而委婉含蓄的反话正
说却更有利于我们幽默得体地达到目的,上述优孟劝谏庄王葬马的故事就是如此。优孟在左
右大臣劝谏无效的情况下,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往下说并且还要求庄王用埋葬国王的礼节来埋
葬马,从表面上看,优孟似乎是在称赞楚庄王的做法,其实这正是反话正说,影射和指责楚
庄王颠倒黑白,重马轻人,将其错误放大。由于优孟恰当地运用了反话正说的语言艺术,其
劝谏才具有更深沉的战斗力,从而使楚庄王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谬性。
六、巧释逆挽
一次智力竞赛抢答会上,主持人问:“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一名女同学抢
着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在慌忙中她把三者关系正好弄颠倒了,引起
哄堂大笑。
女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补充道:“笑什么?我说的是新‘三纲’。”她接着解释说:
“现在,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才是主人,而领导者,不管官有多大,皆是人民的
公仆,这不是‘臣为君纲’吗?近来丁克族日益增多,很多夫妻都只生一个孩子,这些孩子
都成了父母的‘小皇帝’,岂不是‘子为父纲’吗?现在,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远远超
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四处流行,岂不是‘妻为夫纲’吗?”话音未落,同
学们对她的机智应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如能巧妙地随机应变,对突然出现的变故作一番别出心裁的解释,不失
为挽救危局、化逆势为顺势的一个良策。
但是,巧释逆挽的语言技巧不仅须有机敏冷静的头脑,还要有渊博扎实的知识作基础,所以
,平日里应多磨炼涵养,以备不时之需。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他邀请一位小姐跳舞
,这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说完,
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个躬后离开了,而这位漂亮的小姐却无言以对,面色绯红。
“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本来意思是“你是小孩子,我不能和你一起跳舞。”而普希
金却巧妙地将这一语句解释为“我腹中有孩子,我跳舞腹中的小孩也跟着跳,这样对我们母
子不利”,嘲笑了对方的傲慢与无礼。
某公司吴经理是有名的“妻管严”,但在外边却摆出一副大男子主义的神态。一天,吴经理
与朋友小王闲聊。
吴:“在公司里我是‘头’。”
王:“在家里呢?”
吴:“我当然也是‘头’。”
这句话被经理的孩子小刚在一旁听见了,小刚回家后告诉他妈:“妈妈,爸爸刚才在公司里
跟王叔叔说,他在这家里也是‘头’。”
经理夫人脸色“晴转阴”,冷冷地对吴经理说:“你是家里的‘头’,那么你把我放到哪里
去了?”
“你是脖子。”吴经理面带笑容地说。
“为什么?”妻子问。
吴经理郑重其事地说:“因为头想移动的话,得听从脖子的。”
吴经理对“在家里是‘头’”,做出巧妙的解释,承认了妻子在家中的最高权威,夫人扑哧
一笑,脸色“阴转晴”了。
一日,小君请了两位要好的朋友到家中小坐,几人猜拳行令,好不痛快,谈及三兄弟友谊,
更是情深意笃。小君掏出好烟,一一给两人点上,然后又点上自己的。谁知当他熄灭火柴扭
头准备劝酒时,却见两位朋友吊着脸。小君一寻思:坏了!三个人不能同时用一根火柴点烟
,因一根火柴点三次火的谐音是“散伙”。
面对这尴尬的场面,小君并没有用“对不起”、“请原谅”等客套话解围,他一笑说:“咱
们这地方都说三个人用同一根火柴点烟的意思是‘散伙’,我感到不对,我的解释是三个人
一根火柴点烟是三个人不分你我,是‘仨人一伙’的意思。所以今天我特意用一根火柴点三
枝烟,喻我们三人今后永远是一伙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哥们儿,你们说对不对呀!”
经小君这么一解释,两位朋友都乐了,“是!我们永远是一伙的。”“来,干杯!”“干杯!
”
小君面对尴尬的局面,遇事不慌,巧妙地解释了词义,反贬为褒,不仅使误会消除了,而且
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七、自嘲是解围妙方
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还是商业谈判、发表演说等方面,都具
有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场合中,特别当身处尴尬场合,自嘲往往具有奇妙的作用,它是机智应变语言的重要
内容之一。
一天,魏文帝下旨传钟毓、钟会兄弟二人进宫,由于第一次见皇帝,二人心中不免紧张,老
大已出了一额头的汗。
皇帝见了便笑着问老大钟毓:“你怎么出汗了?”
“战战惶惶,汗出如泉。”钟毓一边擦汗一边回答。
魏文帝又问老二钟会:“你怎么没出汗?”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会答道。
皇帝称是,众人赞许。
有一次,郑板桥有事去杭州,与豪门子弟曹某同乘一艘船,当时,曹公子不认识郑板桥,见
他衣着朴素,很瞧不起他,命郑板桥坐到后艄去。
郑板桥又气又好笑,顺口吟道:“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不斩曹。至今留下奸雄种,逼
得诗人坐后艄!”
可见,所谓自嘲,也就是自行嘲讽。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
却另有深韵。因此,自嘲在语言交往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就任奥地利总统后不久,因其在纳粹军队中任过职,国际舆论
一时纷纷扬扬。他在接受一名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及此事,这使他颇为尴尬,颇为头痛。但
仍不失风度地对记者说:
“关于这件事情,我无权做出解释,最权威的解释者是我母亲,看她是不是生了两个瓦尔德
海姆。”
1915年,丘吉尔还是英国的海军大臣。不知他是心血来潮,还是什么原因,突然要学开飞机
。于是,他命令海军航空兵的那些特级飞行员教他开飞机,军官们只好遵命。
丘吉尔还真有股韧劲,刻苦用功,拼命学习,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搭上了,负责训练他的军
官都快累坏了。丘吉尔虽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但操纵战斗机跟政治是没什么必然联系
的。也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总之,丘吉尔虽然刻苦用功,但就是对那么多的仪表搞不明白
。
有一次,在飞行途中,天气突然变坏,一段16英里的航程竟然花了3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着陆后,丘吉尔刚从机舱里跳出来,那架飞机竟然再次腾空,一头撞到海里去了。旁边的军
官们都吓得怔在那里,一动不动。
原来,匆忙之中的丘吉尔忘了操作规程,在慌乱之中又把引擎发动起来了,望着眼前这一切
,丘吉尔也不知所措,好在,他并没有惊慌,装作茫然不知似的,自我解嘲道:“怎么搞的
,这架飞机这么不够意思。刚刚离开我,就又急着去和大海约会了。”
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也让丘吉尔摆脱了尴尬。
在有些尴尬的场合,运用自嘲能使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而且还能体现出说
话者宽广大度的胸怀。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但他从不注重自己的着装。
一次,爱因斯坦第一次来到纽约。不料,在大街上还真遇到了一位老朋友。这位朋友见爱因
斯坦衣服破旧,便说:
“你看你的大衣,又破又旧,换件新的吧。怎么说你也是知名人物呀!”
爱因斯坦笑了笑:
“没关系,没关系。我刚来到纽约,这儿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都已名满天下。巧的是,爱因斯坦又和他的那位朋友
在街上相
遇了,更巧的是,爱因斯坦还是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大衣。这一次,爱因斯坦不等朋友
开口,便解嘲道:
“这次更不用买新大衣了,全纽约的人都已经认识我了。”
尴尬场合,运用自嘲可以平添许多风采。当然,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
因素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实质上是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
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
此外,运用自嘲还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
使用。
八、出奇制胜 取其不意
《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大凡两军交战,一般都要用正面的部队与敌军战斗,以奇兵来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
将帅,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
出奇制胜,就是指作战时运用奇兵奇计,出其不意,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论辩中,我们也要善于用对方想像不到的策略来战胜对方。
南齐时,有个著名书法家叫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
诣颇深。
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逊于臣子。
一天齐太祖提出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写毕,齐太祖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
第二?”
王僧虔既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愿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
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
太祖听了,只好一笑了之。
皇帝要比书法,而且还问谁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出奇的、很难回答的问题。
谁第一,谁第二,对于一个争强好胜的人,特别是一个争强好胜的皇帝来说,是一个至关重
要乃至要命的问题。如实说自己第一吧,开罪皇帝难免不起祸端;说皇帝第一吧,又有慑于
皇权,趋炎附势之嫌。
“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对奇问作奇答,似回答实未答,模
糊应对,出奇制胜。
所以连皇帝也只好“一笑置之”。
1984年里根为了竞选总统,与对手蒙代尔进行电视辩论。在辩论中蒙代尔自恃年轻力壮,竭
力攻击里根年龄大,不宜担此重任。
里根回答说:“蒙代尔说我年龄大而缺乏精力,我想我是不会把对手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
在竞争中加以利用的。”
这一绝妙的回答立即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最后,选民们接纳了里根。
蒙代尔在电视辩论中,只是说“里根年龄大,不宜担此重任”,并没有说自己“年轻、不成
熟”。里根的奇招就在于他的有意曲解,进行嘲讽。表面是说不利用“对手年轻、不成熟”
,实际正是在于揭露“对手年轻、不成熟”,以守为攻,以柔克刚,终于达到赢得辩论,且
赢得选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