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809800000039

第39章

第8章大明朝的死弯儿

明朝,被黄仁宇先生称作“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这可能和帝国的创始人朱元璋的出身有关。由于这层关系,使得大明帝国看上去更像一个庞大的农村集团,继而使其采取的政策多为内向和紧缩。虽然他的儿子朱棣一度改变了这一政策,但纵观整个帝国的行事风格,依旧不脱朱元璋的脾气。

这个凤阳的特困户以他的方式尽心改造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可以想见,以他的秉性,朱棣的征蒙古还是郑和的下西洋,许是他不愿看到的景象。他没有教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儿子,却培养出了曾孙朱瞻基。他收敛一切外向的举措,罢营建,调税收,让如同气球般鼓胀的帝国避免了其崩溃的命运。

帝国虽暂免一死,不过所有的“不合理”其实都已在朱元璋时代铸就,“货币战争”的所谓乱发纸钞便是如此,后世子孙绞尽脑汁意图恢复,不过是在为朱元璋擦屁股,从大历史的角度观察,一如黄仁宇先生所言:“这些发生在有明一代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使明朝历史具备了极纵横曲折的多面性格,致令学史者必须谨慎细心地厘清,才能洞见。”

第1节一个农民改变国家性格

朱元璋的明朝,看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

——黄仁宇

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对土地之外的世界没有丝毫兴趣,别说开展海外贸易,就是渔民下海捕鱼也不允许,将海岛之民统统内迁,还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这才有了开篇这句没有任何讨价余地的狠话。

出于同样的原因,朱重八对土地之外的土地,即“蛮夷之地”,也懒得投去关注的目光,于是规定将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等15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谆谆告诫子孙“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地位可以改变,但思维和观念却很难消除。朱元璋一生的传奇来自于土地,他不会也不可能脱离这片土地。因此,他的性格注定烙印农民的情趣与眼光。

朱元璋需要的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情趣与眼光决定他没有扩张的野心,只有守成的稳定。面对北方边境上虎视眈眈的“北元”政权,他不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率虎贲之士驱强敌于千里,也不像汉高祖、汉元帝那样与之和亲,而是以农民特有的方式来处理,那就是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由着朱元璋的决定,我们就看到了如黄仁宇先生论及的那样的结果:“修筑‘边墙’成为一种值得专注的事业,今日外间旅游者所欣赏的中国长城,大部都是明代遗物。”我们也不能无视黄仁宇先生指出的,“中国历代创业主中,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为微贱。”

正是这种“微贱”,让其上台后最突出的作为,总是与帝国的农民息息相关。

这个帝国领袖的出身如何微贱?

1343年,凤阳发生蝗灾,不久瘟疫又至,朱元璋一家不能免,不出半月,老爹朱五四、老娘陈二娘、老哥朱重四相继死去,朱元璋与二哥朱重六身无分文,无力安葬,放声大哭,痛哭声惊动了刘姓邻居,了解情况后便让朱家三人葬于他家的祖坟。亲人下葬前,竟无裹尸之物,凄惨至此,难怪当朱元璋坐稳龙庭,回想起当年事情,悲痛欲绝地道出:“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这一年,朱元璋永远不会忘记,除了亲人故去,更让他铭心刻骨的是,这一年,他开始了在江湖上讨生活的日子——做了51天的和尚,3年包括乞讨打劫在内的综合性流浪汉,重做和尚3年,直到25岁参加红巾军。颠沛流离的生活对注定要成大事的人来说,是熔炉,是锻造。社会大学风霜雪雨的侵蚀,让这个男人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最底层百姓的生活现实。他痛恨官吏,除了搜刮民脂民膏、征收苛捐杂税、叹服国家钱财,他们什么都不会;他痛恨商人,不用种地,不劳而获,却童仆数百,妻妾成群;由于自身的境遇,他也痛恨游民,他们整日不治生产、为非作歹、为祸乡里,小则乱加,大则乱国。

这些心理反应,对他上台后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能不说有直接的影响。黄仁宇先生有言:“朱元璋在历史上曾主持政治整肃四次,被检举的对象有政府高级官员、高级将领。各处地主以及家族首长。”

黄先生所说的“整肃”,绝大多数都是以“贪污谋反的名目造成刑狱”。朱元璋为肃清吏治、使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贫农“息于田野”,可以说六亲不认,逮着就杀。亲侄子朱文正在江西时,霸占民女,广敛民财,荒淫无度,最终被朱元璋赐死;欧阳伦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驸马,因派家奴偷运茶叶出边关进行买卖,与民夺利,故而也被朱元璋赐死。

望着一个个咔嚓落地的人头,他不会后悔,他不止一次强调自己的“阶级立场”:

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

朕本农夫,深知稼穑艰难。

作为农民的朱元璋,在“三大恨”中,最令他挂心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因为这些人食人间稻米,却不做人间之事。对于这号人物,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下手最重。他在全国各地设置凉亭,其名让人头皮发麻——“剥皮亭”。倘若有官员被人举报贪污,无论事实如何,一律押送“剥皮亭” 剥皮。

为了让受刑之人长记性,朱元璋还硬性规定,没有剥完皮,不能让受刑之人死,否则“行刑之人坐死”。朱元璋是真正将“官员乃百姓公仆”这一句话落到实处的人,由他制定的贯穿有明一代的官员薪水是自俸禄制度建立以来最低的。朱元璋认为,无官不贪,小官小贪,大官大贪。能让你头顶乌纱已然不错,为一任官员,有公粮吃,有轿子坐,杂役有公家派遣,笔墨纸砚的费用由国家直补,这都是天下农民辛苦一年提供给你们的,若是再给你高工资,岂非乱套?

明朝官员的薪水低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

朝 代 官 职(省部级) 月 薪(人民币) 补 助

汉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63000元 发现金、送牛肉

宋 宰相、枢密使 90000元 米、面、茶叶、盐、绸缎

明 总督、巡抚 11780元 木材、布匹、贬值的纸钞

清 总督、巡抚 17334元 养廉银每年约1000000元

明朝的省部级官员月薪如此之底,知府、县令的工资更是少得可怜,朱元璋制定的低工资制度,就是要让大明帝国的所有官员认清自己的地位,要让他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而且是最为优质的奶。朱元璋似乎并没有将自己视作高高在上的天子,而是所有劳苦大众的管家。他每天念叨的,不是农民今天有没有饭吃,就是“种地真辛苦,农民真命苦”。他发自真心地为农民除贪官,当然,也“发自内心”地替天下子民操持家里家外的一切琐事,让他们在自己一手建立的清明世界里,无病无灾地过一生。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1394年2月,朱元璋给农民下了一道命令,按每个乡村的人数,另分土地,种植桑树、枣树,还有棉花,生怕农民生疏,在命令中,朱元璋还详细列出了种植方法,不出5年,农民实现了人人有衣穿、有饭吃的目标;生怕农人懒惰,忘了节令稼穑,每月开始,朱元璋都要宣谕天下,提醒农民这个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他还降旨,农村乡间之人,一辈子也就“婚姻死丧吉凶等事”,而“乡里人民,贫富不均”,朱元璋不希望看到有人因为缺钱而不能顺顺利利地操办这些事,命令邻居之间凡事都要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彼此要互敬互爱。民风纯朴,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这一切的结果,黄仁宇先生已为我们说明:“朱元璋的明朝,看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

可能,这就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