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809800000040

第40章

第8章第2节朱棣创造多元化利益链

机警而有城府,也带有几分魅力。

——黄仁宇

朱棣,庙号成祖。其最引人注目的故事,是于1399年,从现在的北京起兵,历时4年,夺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龙椅,而后倾全国之力,征调300000匠人,百万民工,花14年的工夫营建紫禁城,至1420年落成,永享太平,乐观胜景,“永乐”也就成为有明一代唯一的盛世。

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末乱世的朱棣,篡位夺权,即便按照当时人的观点,也不过是老朱家自己的事,就这点来看,朱棣也无非是以特殊方式教训了一下对自己不尊的晚辈,朱允炆坐天下不一定就好,朱棣也不一定就坏。但通过此事,明眼人也已体悟出一个道理:在这个大刀阔斧,不喜拘束,精力充沛的男人坐镇之下,大明朝将有大变。

黄仁宇先生谓之曰:“明成祖朱棣改弦更张。 ”如果说,老子朱元璋,出于农民的性情,而采取守势,那么过上好日子的儿子,像所有的富贵阶层一样,以冒险、无畏的胆识,采取了主动进攻的姿态。

1408年,朱棣派往蒙古的使者被杀,1409年,朱棣以此为由,派遣100000大军进攻蒙古,结果全军覆没,这两件事让朱棣再也无法安坐他心爱的紫禁城,一年以后,朱棣亲率500000大军,由北京出发,开始了5次史称“永乐北征”的征程。

这其实是朱棣从燕王时就早有的“预谋”,此间已有几次小规模的征伐,至其登基,将事件扩大化,最终将威胁明朝北部边境的蒙古残余驱至漠北。5次征伐,如黄仁宇先生所言:“在此之前,中国的君主未曾亲率大军如此劳师远征。”更为关键的是,几番征程,朱棣都御驾亲征,且甘冒流矢,冲锋在前。虽然在“最后一次远征南返途中”病死,但其绥靖边关,远播明威的目的已经达到。

王朝在本质上与企业无多大区分,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这就需要将能力所能触及的各个产业所富有的利益相互勾连,形成链条式合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产业多元,利益均沾。在出现危机时,才可东墙补西墙,不至过于窘迫。这样的道理,作为帝王,朱棣想必是心知肚明的,就整个明帝国来说,它需要的不是利,而是名。

在北征蒙古的前5年,朱棣即命三宝太监下西洋达6次之多,群臣屡谏“耗费太重”,他也不听一言。麦哲伦、达伽马等西方航海家是为金灿灿的黄金、香料和奴隶,是索取,而朱棣的船队却是带着中原的奇珍异宝沿海赠送,抽空还帮忙调停对方内部纠纷。真可以说是“千金买笑”。

朱棣心里会很舒服。泱泱大国,四方来贺,这是何等的有面子!历史上。也唯有汉、唐可以比拟,“成祖”还真成了明朝的祖宗。黄仁宇先生将对“名”这种最大利益承载体的执著归结为朱棣“不相信不介入政策”。

至此在帝国北边,朱棣已无心腹之患(他的儿孙似乎没有这样的幸运),借由一定程度的归附,朱棣允许开展边境贸易,与己与彼皆有好处;在浩渺无涯的海外,帝国的旗帜也飘扬到了尽可能多的国都,那些国家的元首不无称颂大明皇帝仁德广泽,那时的朱棣,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天下归心”。

然而,对于青春鼎盛的朱棣和同样春光灿烂的明帝国来说,需要踏足的地方还有许多许多。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放在朱棣身上颇为合适。这其间的事迹,自然也就颇在“情理”之中了。比如1407年进兵安南。

前后苦战28年,虽然其后果,一如黄仁宇先生所说:“最初明军之行极为顺利,只是后来越南人采取游击战术,中国远征军进退失所,加以交通通讯困难,补给不继,迄朱棣于1424年逝世时,此问题仍为解决。”朱棣最后将安南的烂摊子留给子孙,导致后代焦头烂额,也是他所不能料及的。

除了武功,朱棣对于文治的追求也可说是“孜孜不倦”。俗言“盛世修典”,朱棣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403年,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人组织编撰一部“划时代”的百科全书式的大书,最初起名为《文献大成》。朱棣提出的要求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于是解缙、姚广孝等人组织147人,于次年将编撰的书呈送朱棣,朱棣看后不满意,原样打回,命令重修。如此这般,如今的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第二次重修,正总裁3人,副总裁25人,纂修34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誊写1381,续送教授10人,杂役20人,共计2180;共汇集8千余册图书,仅目录就有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朱棣“御览”后大喜,亲自写了序言,并正式赐名《永乐大典》。

世人皆谓《永乐大典》为文化宝库,但当我们将视线落在600年前,会猛然发现,这部旷世大典,充其量也无非是朱棣的一张“名”片。

朱棣的为人,黄仁宇先生早已说明:“机警而有城府,也带有几分魅力。”这样一个人,不会不明白自己御宇21年来,用兵于各方,而征敛于百姓,已造成一个极为危险的局面。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成长为极具攻击性“巨人”的大明帝国已不习惯做回安分守己的农民。

在这种情势下,如黄仁宇先生说到的“加紧添发纸币”、“向下层加压力”、“勒派额外捐输”、“增添不给酬的工役”这种常被后人责为“苛政”的事件伴随着大明帝国的昌盛国运而屡见不鲜。这类在帝王眼中的小事,在永乐初年其实就已出现。拿营建紫禁城来说,按规定,免费服役期是每年30天,然而在工部的档案中,北京的工匠却有整年不能回家的记录。

创造多元化利益链,说到底是在给朱棣自己脸上贴金。这个男人很幸运,在他事业黄金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对他发起挑战的对手,而当黄仁宇先生所称的“坦麦能”(帖木儿帝国开国君主)于1405年欲侵犯中国时,却突然间死去,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朱棣命运的“离奇巧遇”。

朱棣没有经过开国的艰辛,更不是末代帝王,他恰好处于有诸多可能性的发展时期,时代赋予了他开拓的机会,他给他的帝国编织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而且没有被哪个人一语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