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3节乾隆和他失去推动力的朝代
乾隆的记录不如他说的那么完美。
——黄仁宇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1793年的夏末秋初,离开北京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于归国的路途中,在日记里写下了上述这段话。倘若乾隆看到这段文字,定会发出“远夷而来,素无礼仪,今出此不逊文字,实属可恨”这样的怒斥。参考他对待“外宾”一贯的姿态,我们不难想象他内心的怒火烧得是怎样的剧烈。
黄仁宇先生说“乾隆的记录不如他说的那么完美。”皇帝本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帝国是狗皮膏药或纸面老虎。他从在爷爷怀里就一直认为,自己的帝国,前迈三代,后无可超者。朝堂中的干部由于他的一再忽悠,或是出于官帽能否戴稳的考虑,也愿意主动或被动地沉浸在无边无际的胜景中。百姓知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但他们没有话语权,只能闭上嘴巴在人均不到1亩的土地里刨食。
很显然,英国人的到来,让原本仰慕中华文明的“夷人”终于认清了中华帝国的正面目——原来也是一个破落户。大清帝国的旧疤新伤被外来的“和尚”一道又一道地揭开。马戛尔尼表面的顺从及骨子里的不屑即使到如今,都让后人替乾隆感到一阵阵的难受。英国人在大清帝国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们对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国”从此不再尊敬?
经过9个月充满艰险的航行,马戛尔尼一行700多人的船队来到了帝国的海面。帝国官员以为远道而来的英吉利人是为皇帝进贡祝寿。于是一路好吃好喝好招待,“携来货物,免其纳税,赏给一年米石”。天朝自认万邦朝宗,要体现怀柔四方的宽容之心与抚恤之意,也要适时地展示帝国强壮的肌肉,让外人不敢小觑,在帝国看来,这种慷慨的待遇无非是对“蛮夷的呵护”,直接凸显身为中央大国的骄傲,而英国人初入帝国,被这种热情撞了一下腰,这让他们联想起诸多书籍记载的有关帝国的美好篇章,他们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但深入内地后,使团,尤其是马戛尔尼的失望情绪却与日俱增。
英国人踏足的第一片中国领土是舟山群岛,不久,英国人来到了群岛中的一座县城——定海。在他们的眼中,定海的城防极其简陋。“除了城门口有几个破旧的熟铁炮而外,全城没有其他火力武器。”这些熟铁铸成的火炮,制造粗糙,口径只有拳头般大,所用炮弹,全为实心铅弹,熟铁虽然塑性好,但质地软,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以此铸炮,硬而脆,多次使用后,极容易炸膛。与他们乘坐的“狮子”号巡洋舰装备的65门火炮相比,完全是小孩子的玩具。或许连英国人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他们将要用大炮攻击这个小城,打响鸦片战争的第一战,而他们记录的这些内容为后来的英军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英国人眼里不堪一击的熟铁炮,在帝国最高领导人及其下属的心中,已是普天之下之神器。乾隆的祖先康熙皇帝曾经以这种铁炮结束了游牧民族几千前来的骑兵优势,即便是强悍的俄国人,康熙皇帝也以八旗的雄伟使他们损兵折将,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如今的英吉利,也大抵不过如此。乾隆除了习惯性地优待“夷人”外,他是多么发自肺腑地瞧不上这些红毛鬼。他的自信不仅来自康熙和雍正给他留下的无限美好的江山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一手缔造的“十全武功”。
就在英国使团来到帝国的前2年,帝国的乾隆皇帝降服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人,清军凯旋,皇帝大悦,因为他终于实现了建立十大武功的梦想,于是作《十全记》以纪其事,称自己为“十全老人”。若是乾隆不以“十全”为要,像他的祖父一样,在关键时刻让清自身的不足,学习学习再学习,虚心虚心再虚心,那么这个老人看上去会显得可爱些。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谓“十全武功”不过是穷兵黩武的表现。
黄仁宇先生指出“‘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主要是由汉人组成的‘绿营’担当,他们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只是没有对外公布。”看来,乾隆作为领袖,隐瞒功夫也很到家,但如此一来,他内心的自信还存有多少呢?
林爽文起义,本身是由台湾的帝国官员腐败造成,官逼民反即便被镇压下去,也绝非是值得炫耀的事。降缅甸、降越南,都是先胜后败,所费颇多。其他“武功”也多是为了凑“十全”的数目而小题大做,扬兵耀武,乾隆虚荣浮华的性格体现无疑。
正当乾隆为自己的业绩而沉醉不醒,整个帝国也处于半梦半醒间时,彼时的西方,正在工业革命的“康庄大道”上疾驰飞奔。英国人试图想在觐见帝国皇帝时,呈现工业革命的成果。他们原先认为,在中国伟大的文明面前,自己唯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些玩意了。马戛尔尼希望能通过此番广告宣传,帝国能大量采购英国的这些器械,以增加英国的财政收入。
但是英国人并没有得到展示工业文明的机会,帝国的官员告诉英国人,他们早已熟练掌握了火炮的发射技术,而连发枪远不如火绳枪用得顺手。实际情况是,帝国的士兵所操控的大炮,射速慢,射程近,且都是固定炮位,没有移动位,瞄准目标只靠经验;而火绳枪到17世纪末期就已经处于被逐渐淘汰的边缘,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更方便、杀伤力更强的燧发枪。从武器性能来说,帝国与英国人差了整整一个时代。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先人送给帝国皇帝的枪炮都完好无损地摆放在那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于是这些“英国造”物件在被冷落了半个多世纪后,又被重新运回了它们的故乡。
或许我们应该更注意这样一个细节:乾隆皇帝邀请马戛尔尼参观帝国的珍宝——那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送来的各种音乐盒、地球仪,还有各类稀奇古怪的模型。马戛尔尼很是惊奇,皇帝看到他惊异的眼神,有些得意,说这些都是外夷进贡的,问马戛尔尼,英国有没有这些东西,当英国人告诉皇帝这些东西英国一个都不缺时,乾隆显得很扫兴。
领导很扫兴,帝国没面子。英国人从见到乾隆的那刻起,就一直在心中暗暗发笑。难道就这就是那些哲人口中所说的“世外乌托邦”、“文明曙光最先照耀的土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帝国曾经有机会从他一向不屑的外夷身上看到自己需要弥补的所在,但是盲目的自大让这个国家彻底掉入了无底的深渊。更能让我们警醒:“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正如黄仁宇先生指出的:“他(乾隆)生前有不少难为人言的事迹,当时仔细的遮羞,事后才逐渐暴露。白莲教为一种秘密结会的组织已有多时,事实上也在他统治的最后数年内公开叛变。”帝国的形势,看起来越来越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