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办事效率36计
8123200000032

第32章 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

根据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不了解自己工作成绩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丧失工作干劲,失去工作热忱。反之,如果能很清楚地知道工作进度与成就,往往能提高工作效率。这个道理,在提升工作效率上绝对是不二法则。

以鲜红的“工作实绩表”鼓励自己

在现实的工作中,学会建立一个鲜红的“工作实绩表”来鼓励自己,借此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话说回来,要把工作的成绩化为可以客观确认的数字,有时候的确有其困难。学习游泳的成绩,可以借着昨天游5米,今天游8米等的具体数据,很简单地得知成果;但有些工作,通常很难以客观的数据来显示工作成果。尤其是许多脑力工作更无法量比。

一个必须花上十几年工夫才能完成的研究工作,它的成绩是一点一滴慢慢地累积成的。换句话说,很难在短期间内获得研究工作成果,更难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由此可知,读书或是工作的成绩计算,不仅关系到具体的量,也牵涉到抽象的质。

尽管如此,计算工作的成果时,确实很难把“质”的问题也列入考虑范畴。所以,有时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割舍掉这一层考虑,单以具体的工作量来衡量了。

例如一位年轻的会计工作者在准备会计师考试的时候,他采用了鲜红的进度表来鼓励自己。所谓“鲜红的进度表”指的是一张以大小纸张作成的填空式表格。把纸张横分八大段,每一段的最左边分别填上五个考试的科目,最下面一栏是“总计”。而在每一科目的横栏里,又一格一格地细分成若干应试项目。当进度达成时就把该项目的细格以红签字笔涂满,就像堆积木一样,一块块地往前进。

从这进度表上,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达到何种程度的成果,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我进行到这里了!”,所以能激发更多的干劲,提高读书的效果,据心理学经验,这种进度表要属红色最能达到效果了。红色不仅易于识别,而且易于刺激行动。黑色则使人消沉,作用不是很大。

而且,在填这种进度图表时还有另一项乐趣,那就是当你涂满鲜红的一张表时的胜利的快感,其滋味绝妙无比。

回顾自己的工作成绩

在理想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多少会有些差距。譬如,一天预定读书8小时,却由于种种的原因只达到7小时,甚至只有5小时。类似这样的差距,都应逐日记录在“鲜红进度表”上。

事实上不论预定的计划有多理想,现实生活里总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影响计划的达成。现实生活里此类戏剧性的突发事件虽然不多,但阻挠计划达成的事却不胜枚举。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友人的突然造访,所以,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时候,千万不要沮丧、悲观,目标无法达成也没有关系的。

但是,却也不能因为“没有关系”,就不尽全力去完成它。为了达成目标所做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填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做的工作更是不容忽视。虽然这个差距也许永远无法填平,但无论如何总是朝目标更前进一步。

“目标”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完成,它本是为了提高工作成绩而订的假设。换句话说,订立目标只是完成工作的手段而已。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尝试的乐趣,也就无法作出任何的成绩来。“目标”是为了避免人性中苟且偷安的弱点而设的。

眼高手低的空想当然另当别论,如果是连一个有实现可能的目标也无法达成,就有必要深究其原因了。因为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里,必定潜藏着自己的未激发的工作潜能。

譬如,某一位业务员的工作成绩始终不尽理想,那么他就有必要回顾、检讨一下以往的工作方法。问题可能是出在自己的交涉能力上,也可能因为事前工作的不够周全。总之,必定是过程中某处有了缺失。如果这位业务员不加以检讨,改进以往工作缺失的话,永远也无法提升工作的成绩。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不仅可以挖掘提升工作实绩的潜力,就算工作成果已经很令人满意,也可以让它更臻完美。总之,在工作完成时再一次检视其过程是绝对有必要的。从检视过程中你可找出客观衡量自我能力的标准。不论工作或是念书,只看到表面所得到的70分,却从不去探讨失去另外30分的原因是永远无法进步,永远都将停留在70分的程度而已。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进度表”,就是方便个人找出目标与实际之间差距的原因的最好依据。愈是突显差距的存在,就愈能感受到检讨差距原因的重要性。而加强其视觉效果,更有助于早日发现差距的产生。

为了有效地检讨工作上的缺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换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有许多时候,你可以借助他人的忠告达到改进的目的。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别人也许可以提醒你疏忽的地方。

万一没有人可以提供你改进的方法时,就必须自己积极地寻求突破才行。这时,你得尝试换个角度来看事情。这就像写文章一样,在完成之际,要换个角度检视一下是否前面是口语体,后面是文章体,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形或是文章有没有涉及人身攻击,有没有错别字,文章格式是否一致,等等。如果能再三检讨的话,就可以使文章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