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特工皇帝
8256600000030

第30章 两难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日,京师震动了,关宁军到达广渠门外不足一个时辰,赶赶的后金大军就到达崇文门外,被守军一顿炮轰后,离城五里安营扎寨。

皇极殿的作战会议到了最后关头,关于军队的部署使用,孙承宗早先时候已经大致完成,但袁崇焕大军险到毫颠的及时回援打乱了原定计划,孙承宗既定的以京师的力量首先与后金发生碰撞,而后固守以待各地勤王军的构想不得不作出调整,原定的上中下三策也就成为一堆废纸。

但重新拟定作战计划时,孙承宗的建议令刘航大为不满,君臣二人各抒己见,誓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孙承宗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一指点在地图上凝声道:“皇上,建奴凶名远播,京师民众亦是恨之入骨畏之如虎,许多处由于人手不足,只得征集民夫搬运军资器械协助城防,民夫非得以皮鞭挥打不能驱使。

这般未战而士气已泄,若是对建奴无有斩获一味坚守,长久持战恐变起萧蔷。

如今辽军既已回援,可令其于京师郊县与建奴决战,寻衅歼敌,一来可稳固京师人心,于防守反击中等候各地勤王;二则可缠住建奴,无令其流毒京郊,甚或北直隶。”

客观而论,这个计划老成持重本无不妥,众臣也表示赞成,但刘航以纯粹军事角度思虑却是表示质疑。

“先生,根据奏报,辽军回援不过区区九千兵马,以如此兵力对敌十万大军无异以卵击石,白白牺牲大明精锐而不能迟滞建奴行止,若辽军全军覆没,京师军民士气恐毁于一旦。

纵观两次宁远大捷,关宁军莫不背倚坚城,凭借火炮的犀利逐次击退建奴,终获全胜,惨淡的累积起对敌建奴敢战敢胜的军心与勇气!

若是逞一时之勇导致关宁精锐尽失,我大明上下将再无敢战建奴的部队,即便关宁后续援军到达,也会慑于建奴的凶悍畏缩不进,如此岂非弥天大祸?”

虽然没有面对面与后金大军交手,但作为军人,刘航对半火器时代骑兵发挥最大威力的战斗模式的了解,是这个时代的人不能比拟的。

遍览战史,无论中国明金大战,或者拿破仑骑兵称雄欧洲,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骑兵横扫北欧的战斗,一致证明在纯火器战争出现,骑兵彻底推出历史舞台以前,单纯的骑兵作战从来不是制胜之道,炮骑协同才是王道。

不过拿破仑时代炮兵的机动化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因此,拿破仑能够在无数次野战战役中依靠大炮狂轰、骑兵碾压、步兵扫尾的三部曲拿下整个欧洲。

而大明此时的火炮机动化程度,不可能实现野战。这个时代的炮骑协同,骑兵与火炮结合的最佳契合点是坚城之下,骑兵背靠坚城列阵对敌,城上炮轰敌骑,城下骑兵趁势猛攻敌军,再厉害的敌人在这般攻击下也挺不住的。

刘航总结过袁崇焕两次宁远大捷的战术,正是这个时代炮骑协同作战的巅峰之作,此次袁崇焕数次抗命,刘航对其网开一面,军人的惺惺相惜起了绝大的作用——尽管袁崇焕披着文臣的外衣干军人的事儿。

想了想,刘航苦笑不已,现在不网开一面又能如何,难不成临阵换将,拿下袁崇焕问罪下狱,而后关宁军哗变不战,大明跟着玩完?

忍了,一切以战事为重!

事实上,以后金的凶悍,在袁崇焕这套战术面前依然吃过大亏,努尔哈赤搭进一条老命不说,皇太极数次对宁锦防线的进攻也遭到惨败。

刘航不明白,孙承宗当世军略大家,为何会舍关宁军拿手的战术,而选择一条毫无生路,悲壮而不能改变战斗结局的策略。

这却是刘航超脱于这个时代的思维作祟,误解了孙承宗。

面对皇帝的质疑,孙承宗眼神猛然有刹那的呆滞,而后在心底叹了口气,正要作答,温体仁回道:“皇上所言不差,辽军所长正是火炮作战,若是骑兵有炮火协同与建奴起战,胜算当在七三之间。如果令辽军与建奴决战郊野,胜负实在难以预料。

彼一时此一时,辽军在辽东固然能够背靠坚城凭火炮御敌,但如今战地在京师,辽军以老办法御敌,恐怕战未至而祸先起!”

孙承宗眼观鼻鼻观心,入定老僧样听着温体仁讲述,周延儒似笑非笑淡淡扫过温体仁,张贤与众臣目露不屑。

刘航不由饶有兴趣道:“哦!温大学士倒是与朕讲讲,如何战未至祸先起。”

面上浮起淡定的平和,温体仁娓娓述道:“皇上,京师不比他地,京畿重地损一发而牵全身,如今建奴寇略京师不单中原震动,整个天下都关注着京师动态,就连勤王部队也在暗暗观望。

京城的防御力量,万万架不住建奴猛攻,即使单凭辽军也无法驱逐建奴,京师安危,实则系于勤王诸军。

辽军精锐若与建奴对敌于郊野,甚或北直隶外,胜,则勤王军可安心进京勤王,败,则勤王军有了替罪羊,免去战后朝野对于罔顾君父安危作战不力的指责。

免去了后顾之忧,勤王军必定快马加鞭奔赴京师!

反之,辽军与建奴决战于京师,若胜,各军勤王护驾的功劳就薄了,败,则各军畏于建奴凶焰,逡巡不前,京师定然沦于危局。

臣斗胆谏言,此战辽军与建奴的战场,还是摆在京郊为妥。”

温体仁一气不歇奏对完毕,眼神始终没有半分看向孙承宗,但他的全部算盘都是打在孙承宗身上。

孙承宗提出决战京郊的构想,正是顾虑于温体仁所言。

其实温体仁已经挑着轻的说了,他的顾虑温体仁很清楚,若是将战场摆在北京城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杀得血流成河,满朝文武战战兢兢,皇帝的性命悬于一线,战后无论胜败,言官参上一本罔顾君父生死,以社稷江山为赌注博取战功的折子,策划此战的大员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武将对危险的嗅觉不比文臣差,若是勤王各军有了这层顾忌,对入京的事阳奉阴违百般推诿,岂不误了京师战事。

温体仁一力支持孙承宗,既是交好这位四朝元老,也是对袁崇焕这个钉子户下的一贴猛药。以那个蛮子的性子,做事只认利益不论其余,背靠坚城借火炮之威破敌是辽军贯用的战术,袁崇焕一定不会放弃在北京城下再上演一次翻版宁远大捷。如能蛊惑皇帝接受孙承宗的意见,袁崇焕就会再次违逆圣意,看皇帝会否再次容忍他的恣意妄为。

温体仁的话令刘航为难了,要命的时间!勤王诸军若是齐齐抵达京师,哪有如此多的顾虑,再联想封建时代的军队,明哲保身保存实力才是第一要务,温体仁的顾忌并非全无道理。

刘航为难的样子,令御马监太监曹化淳心头愠然。在他看来,温体仁的责难是让皇帝下不了台,那就是不给内廷面子。

未语先笑,曹化淳呵呵道:“皇上,温大学士,今日廷议本没有咱家说话的份儿,不过温大学士有一言令奴才不解,奴才却也不敢堆砌心头,还望温大学士明示,以解咱家疑惑。

温大学士方才言及可命辽军于京师郊县决战建奴,咱家就纳闷儿了,那群杀坯不辞辛劳,颠颠儿的赶了几千里路,图的就是围住大明的京师,顺手得捞些儿好处,打的主意就是抢咱大明没商量,吃大户来喽,人能听咱的安排,就那么闲着京师不打,反去郊县决战不成?

就算去了,辽军九千,建奴十万,那不白白便宜建奴斩获人头无数,折损我大明九千精锐不成?

至于那群勤王的武夫,圣旨所向,敢不听命?!兵部一纸公文规定到达京师时日期限,晚到半日,

格杀勿论,看谁敢误了日子!

呵呵,有了这两成意思,辽军何必与建奴决战京郊?”

曹化淳的话引得众人齐齐看白痴的看着他,刘航也惊奇于这个太监的杀气。

温体仁却是微微摇头,曹化淳乃御马监太监,手底下握着腾骧四卫,是内廷仅次于王承恩的实权人物,最重要的,曹化淳圣豢优渥,倒不好开罪他。

拱了拱手,温体仁宽言道:“曹公公有所不知,将辽军洒往京郊,建奴在京师寻不到辽军决战,定然不会容忍辽军在旁窥视,以至攻打京师之时遭受内外夹击,因此建奴迟早会寻求辽军决战。

至于勤王军,京师被困,皇上坐困皇城,各军忧着天子安危,本已心怀惊惧,如果一味强力打压,各军即刻会战战兢兢,时刻担心朝不保夕,即便强行赶到京师,也成士气散落任人宰割的死军,一旦被建奴击溃,四散流落,其荼毒地方为祸百姓,只恐不比建奴稍逊。

犹可虑者其走投无路加入流贼,那样流贼将会熟知官军底细,且在这些沦落官军的教导下熟谙战斗,西北数十万流贼将进而为匪寇,西北局势必至糜烂无可收拾!”

曹化淳蒙了,他本想为皇帝解围,温体仁却依据他的疑问,引导出如此恐怖的后果。西北民变的危害不比建奴寇边弱,就是那群流贼,陕西总督武之望已经死在他们手上,整个甘陕河南被闹腾得不可开交,如果他们的战力再得到质的飞跃,大明恐将风云色变。

众臣也被温体仁的分析震得不再言语。

温体仁附和着孙承宗的话意思再明显不过,决战于京城,结局是或许能赢了军事输了政治,于京郊决战,赢的是政治,输的是军事,还会搭进九千关宁精锐。

温体仁的弦外之音刘航听出味儿了,深吸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刘航艰难得权衡着利弊。

他不想失去这九千关宁精锐,也不能坐视勤王军出工不出力,毫无斗志得冲到京师,然后被后金痛揍,大明即使最后将后金赶回辽东,也是惨胜等于大败。

须臾后,刘航双眸闪过一抹厉色。

日,反正这个皇帝也是捡来的,老子就还要打胜仗还不吃亏,大不了把自己搭进去,弄死当睡着,你皇太极能拿自个儿不当酋长,大老远跑来中原抢劫,我这个皇帝大不了也除脱(挂掉),拼了!

不得不说,川人的韧劲儿,军人的狠劲儿已经深入刘航骨髓,刘航想到了一个两全齐美,既能发挥九千关宁军战力,又不输掉政治的方法,但前提是有可能自己挂掉!

“朕意已决,九千关宁驻防广渠门,以待与建奴决战,为示勉励,朕亲临城头共御建奴,与阖城军民同在!”

“皇上!!!”

“轰”

“轰”

“轰”

……

刘航的决定犹如对着平静的湖水扔进一枚重磅炸弹,廷议的文武官宦大骇下同声惊呼,王承恩曹化淳一屁股坐到在地!

就在此时,城北传来一阵炮响,隆隆得咋呼着,与文武臣工的惊声悲呼挥相交织,那一片声响就跨过了十五年,如同原本的时空大明凄幽悲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