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官谋国
8651700000026

第26章 隐士佳人

楚砚一扫这八名骑士,发现他们行动举止间都暗合相同的韵律。显然这是修炼相同武功的一队人,并且都有所成。

看到这楚砚不禁皱了眉头,江州城来了这么批高手是福是祸呢?不禁扫了那女子一眼。

显然,这队骑士是追着这女子来的。

八名骑士排成两队,整齐地走了过来,距那女子六尺远站定,拱手抱拳道:“小姐。”

红袍女子向楚砚歉意地一笑,用右手食指轻轻拢了下自己散开的刘海,葱白的指尖滑过黑亮的发丝,闪现出一种明媚的光彩。转过身道:“免礼。”

当先一名骑士道:“小姐,您没受伤吧?”

红袍女子点点头,右手虚引,笑道:“多亏了这位公子,不然我与那位先生都难逃此一劫。”

八名骑士同时转过身来,对着楚砚恭敬地拱手道:“多谢公子。”

楚砚连忙摆了摆左手,笑道:“无妨无妨,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八名骑士这才看了眼现场的景象,只见那匹受惊的红枣马已经战战兢兢地立在那里不敢走动,低着头,闪躲着楚砚。地面上整齐铺砌的青石板上清晰地显示着一个灰尘构成的圈,中间一尘不染。

这八位骑士自身都有不俗的武功,因而相比围观的普通百姓,更能想象楚砚的身手,也更能领会这所代表的修为。因而当他们再看向楚砚的时候,目光中混杂着震惊、佩服与警惕。

但是看着楚砚满嘴油腻,一脸微笑的人畜无害的样子,他们不禁感到诧异,难以想象这就是方才力阻惊马的高手。

楚砚看到他们这番神色,丝毫不以为意,笑容又浓了三分。

红袍女子自然不会坐看冷场,连忙询问道:“未知公子尊姓,容我日后相报。”

楚砚客气道:“免贵姓楚,职司所在,不敢劳谢。”

红衣女子微微一笑,脸上显露出浅浅的酒窝,还要再问,只听远处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姐。”

楚砚循声看去,只见远处驶来一辆装饰华丽、宽大平稳的马车,车前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翁,一身素淡的黑袍,形容憔悴枯槁,正是方才喊话之人。

红袍女子见到马车淡如远山的眉毛轻轻一挑,勾起了嘴角,向楚砚行礼道:“今日蒙楚公子相救,日后必有厚报。我先行一步,还望公子见谅。”

楚砚拱手相送:“小姐不必挂怀,路途顺利。”

红袍女子又与那中年男子行了礼,转身迁过马,在朝阳的映照下缓缓离去。随风飘摇的那缕发丝映着朝晖散晕着变幻莫测的光彩,连同轻轻飘舞的火红裙摆,形成一道鲜亮的风景。

六名骑士连忙跟了上去,剩下两名在向周围被殃及摊贩道歉并奉上银两,赔偿他们的损失。一圈走下来,并没有丝毫失礼不耐之处,看得楚砚心生好感。

最后两名骑士走了过来,向方才被楚砚救下的中年人道:“这位先生,方才令您受惊了,在下代我们小姐向您赔礼。这是一百两银子,聊表心意。”

那中年人温和地笑了笑,摆摆手道:“无妨,你们小姐也是无心。这笔银子我不能收,还请二位收回。”

那两位骑士见识也是不凡,并没有像寻常百姓那么推让,而是自然地收起了银票,又向这中年人行了礼,又向楚砚行了礼,方才牵马离去。

楚砚这时转向那中年人问道:“先生精通医术?”

“哦?”中年人显然没有料到楚砚会有此一问,但是转瞬间便漾起了微笑,摇摇头道:“称不得精通,山野之人,采些草药换米钱。”

楚砚哈哈一笑道:“先生好风骨。实不相瞒,自遇先生,砚便深服先生的处变不惊的气度,淡然自若的风姿。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所谓大丈夫。先生非常人也。”

楚砚觉得和这种人绕圈子那是不尊重对方,自然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因而敞开了话说。

中年人理所当然没有听过原本苏轼《留侯论》中脍炙人口的名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领会楚砚话中之意。

但他并没有因为楚砚这番夸赞而有丝毫不自在,而是淡淡地笑道:“楚公子谬赞了,不过是在山中多历些风雨,多遇些走兽,常在山崖峭壁间行走,这便习惯了,哪里是什么大丈夫。”

楚砚笑着道:“呵呵,是啊,经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那中年人听到楚砚这句似有所指的话微微笑了下,并没有出演反对,聪明人之间无需辩解。

楚砚顿了一下,转了话题道:“不知先生仙居何处?”

那中年人顺着楚砚的话道:“蜗居南山垂云峰一隅,楚公子若是去青松观游览,可以到寒舍一歇,乡人一定聊备清茶以待。”

楚砚听这中年人有心结交自己,不知是因了自己的救命之恩,还是因为言谈之间并无不快,或是两者都有吧。但是不论如何,这等脱俗之士总是要结交的。

“先生客气了,日后定当搅扰。”楚砚应了约,并不是敷衍。

“如此乡人先行一步。”这中年人先到了别。

“先生走好。”

看到这中年人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皎然不群的身影,楚砚点点头,传说中的隐士被自己遇到了,而且貌似并非归去来兮的陶谦,也并非颍水洗耳的许由,当然也不是临渊羡鱼的刘禹锡了。

此人确实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但是貌似在梅妻鹤子、戴月荷锄的洒脱隐逸的同时,并没有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挺,也没有那种不食周粟的倔强,而是多了一分温文尔雅的气度,多了一分如沐春风的醇和。

有意思的事遇到了有意思的人。

楚砚经过此事,也失去了逛街的性质,不应该是体察民情,与民同乐。楚砚自嘲地笑了笑,看了看手中的那串豆皮,也不嫌它已经变凉,又咬下一口,嚼了起来,真劲道。

咦,这是?楚砚弯下腰,捡起一个闪亮的东西,原来是一枝银钗,弯曲虬折的银丝盘成一棵花树,上面点缀着些金花,雕琢之精细,设计之精妙,在楚砚眼中可谓巧夺天工。

收在袖中,楚砚向守备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