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官谋国
8651700000027

第27章 寓拍于文

却说眨眼间已经到了腊月十七,楚砚刚从卫司衙门拜过早年,喝了两杯,骑着马悠悠荡荡地回到守备司,却见守备司大门外堆满了衙役,凑在一溜马车边上,磕瓜子摆龙门阵。

楚砚一拍脑袋,对了,按惯例地方衙门来劳军了,怎么把这事忘了?

却说这劳军也是一奇,说到底还是地方衙门和卫所的妥协。卫所军屯,占用着规整大片的耕地,又有官家的耕牛、农具以及工部屯田司以及钦天监的指导,加之有层层统率,因而效率产量都较民田为高。

而民田因为各自耕种,加之贫富不已,耕牛、农具等等多不齐备,与地方官员考功相关的又是民田,故而出现了这个所谓的劳军。

地方官员每年在年前从库府拿出一部银钱以劳军名义雇佣卫所军士在春耕之际携带耕牛农具帮助地方百姓深耕土壤,修建水利。

当然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军是劳了,银子是给了,但是给多少,给了谁,就是地方衙门与守备司的长官说了算了。

楚砚不急不缓地走进衙门,正见杨森急匆匆奔出,看见楚砚长出一口气,忙上前笑道:“大人,您可回来了!这不刘知府亲自带人来劳军了,卑职正要去找你呢!”

楚砚问道:“刘知府人呢,来了多久?”说着脚步不停。

杨森连忙跟上,侧着身道:“刘知府也是刚到,胡哥已经请进二堂了。”

楚砚点点头,和杨森向二堂走去,到了二堂却发现没有人,正奇怪间却见胡远张皓李岩陪着刘知府进来,后面还跟着个留着山羊胡的夫子。

一身绯袍,修剪整齐的三绺须,油光熠熠的脸颊,正是楚砚初拜卫司时远远看见的那位文官。

楚砚连忙上前迎道:“刘大人亲来劳军,砚未能出门远迎,恕罪恕罪!”

刘知府一脸笑容道:“哪里哪里。献忝为一方父母,与楚大人同城工事,当然要多多走动啊。方才看了楚大人写的春联,当真风华神韵,冠盖天人。献自蒙学至今四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字。见猎心喜,正要向楚大人讨要一幅墨宝,还望楚大人不要吝啬笔墨哦。”

楚砚连忙谦让道:“刘大人过誉了。信手涂鸦而已,岂能当大人如此赞誉!不过大人既然开口,那砚只得献丑了。”

回头吩咐杨森一声。杨森点点头,腾腾腾跑出去。

楚砚看着随刘知府进来的夫子,向刘知府问道:“刘大人,这位夫子是?”

刘知府连忙介绍到:“这是献聘请的郝师爷。”

郝师爷连忙上前一作揖道:“晚生郝直见过大人。”

楚砚笑道:“郝师爷不必多礼。”

师爷,貌似马泽源说过他请了个好师爷,因而能够从容处理诸般事物,不知这位郝师爷是否真是好师爷?呵呵,不管手下功夫如何,这名字就取了个彩头。

想到这,楚砚不禁看了郝师爷两眼。

郝师爷恭谨依旧,可是刘知府心中就有点慌了。

前些日子楚砚到知府衙门拜访,顺道讨要个书办文吏,刘知府自然乐得守备司礼有个自己人。也不是为了什么犯科不法,只是如果出了什么大案,或有什么风声,自己也多只耳朵不是。

但是显然刘知府推荐的人并不是什么值得看两眼的人才,也就是一般文士,因而楚砚也只让他去处理些平常文书账目,并没有纳为宾客幕僚的意思。

但是眼前这郝师爷确实人如其名,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士幕僚。并不是舍不得一两个人的事,而是这个郝师爷替自己迎来送往,安排各项应酬,处理繁琐公务,都是恰当合理,井井有条。自己实在离不得这人。

如今看楚砚多看了郝师爷两眼,以为楚砚要开口相招,刘知府心里便有点犯嘀咕。

好在楚砚并没有开口,而是郝师爷说了话:“今日得见楚大人墨宝,委实不凡。大楷行草,皆得其妙,而且堪称妙到毫巅。楷书苍劲雍容,深得欧柳之法,行书俊秀雄强,横看王颜之韵。草书纵任奔逸,堪匹张怀之神。楚大人能在书道一途精通如斯,委实令晚生心折不以。”

好嘛,一句话把自己与六位书法巨匠相比,楚砚不禁有点脸热,连忙道:“郝师爷过誉了,本官愧不敢当啊。”

然而郝师爷之所以是好师爷,自然不会就此而止,只见他一脸严肃地说:“楚大人委实过谦了。晚生也曾临池学书,虽然远远不能染黑一池春水,但也算有所略有所得。因而方才之言,绝非无的放矢。东翁方才也曾观楚大人墨迹,可曾记得‘大骥驰千里’中的‘大’字?”

后面讨彩的话自然要让给知府大人说。

刘知府近日来乃是有求于楚砚,自然放低了姿态,接口道:“嗯,却是记得。楚大人写的这个‘大’字雄健厚重,气象不凡。对了,师爷不说我还没想起来,与颜真卿《多宝塔碑》中起首的那个‘大’字何其神似!楷书真是愈为简字愈见功力。”

刘知府显然与郝师爷宾主香的,配合默契,这也来了一句:“还有那个‘小龙舞九州’的‘九’字,与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九’字难分上下。楚大人以气度雍容胜,欧阳询以严谨峭劲胜,真是棋逢对手啊。如果欧阳询活于今世,定有心力与楚大人讨教切磋。”

楚砚见这两人说的有板有眼,不禁微微一笑。

刘知府与郝师爷见到楚砚的笑容以为自己搔到了楚砚的痒处,刘知府不便太过奉承,自然由郝师爷代劳来趁热打铁:“再说行书,‘群山增秀色’与‘九里尽春晖’两句中的‘群’、‘山’、‘春’、‘尽’四字,与《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暮春之初’、‘终期于尽’四句中的四字何其相得,若能得此两贴放于案前,每日研究体悟,可谓人生一大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