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907400000020

第20章 3给部分人优待:享受八分钱的机票

第一篇第四章3给部分人优待:享受八分钱的机票

越剧《何文秀》中有个段子:有个算命先生有段唱词,“大户人家算命收五两银;中等人家算命,待茶待饭收点点心就好;贫穷人家算命,不要银子,倘若家中有小儿,我还要送礼金,倒贴铜钱二十四文,送与小儿买糕饼。”

当然,即使算命先生的话被大户人家听到,大户人家还可能找他算命,只要能提供与价格相符的服务。因此,这种对不同人家的不同定价策略,并不影响“生意”。

精明的商家们从算命先生的定价策略中得到了一定的启示,于是出现了“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价格歧视的前提是市场分割。如果不能分割市场,就只能实行一个价格。如果能够分割市场,区别顾客,这样企业就可以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商品价格,尽可能实现企业较高的商业利润。

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如果以较高的价格能把商品卖出去,就可以多赚一些钱,但如果把商品价格定得太高了,又会失去低消费能力的顾客,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如果可以两全其美,既以较高价格赚得富人的钱,又以较低价格赚穷人钱,这就是价格歧视产生的根本动因。

一个中国留学生小朱在欧洲旅行时,准备从巴黎乘飞机回伦敦。如果按正常航班来买票,票价是181英镑,这对不太富裕的小朱来说显然有点贵了。于是他仔细搜寻报纸信息,希望能买到最便宜的机票。结果他做到了。他仅用了6.3英镑!但这还不算最便宜的机票,有一次他从比利时飞回伦敦,竟然只花了0.01欧元,合人民币8分钱!

为什么能这么便宜?这就是价格歧视现象。航空公司根据各种标准,将乘客加以甄别,制定完全不同的价格,从而在不同类别的乘客身上分别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而这些“甄别”或“歧视”的线索,可以是顾客自己声明的,比如开口就要头等舱,显然他愿意为了双脚伸得稍微长一点,或者为了在那十来个小时里独占一个电视屏幕,或者为了在旅途中喝点好酒而多付很多钱。

请注意!这些尊贵的享受本身,并不足以说明超出的价格。

实际上,这些额外的享受本身是次要的,航空公司提供这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以此将那些对价格上涨不敏感的人甄别出来,索取更高的价格。

还有一些“线索”是顾客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比如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报纸和旅行社之间搜寻,愿意提前两个星期甚至半年预订机票,愿意耐心填写“里程奖励计划”的表格并随时留意各种优惠活动,等等。航空公司根据这些线索,把时间的成本较低的乘客甄别出来,用低得多的价格吸引他们,从而创造本来不会发生的营业额,增加公司的总收益。

所以,即使卖8分钱的机票,航空公司也不会亏本;相反,敢卖8分钱的机票,正证明了航空公司的精明。

现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超级市场,出示会员卡或积分券,便能买到便宜货;提前半年通过旅行社预订的机票价格,与即买即走的机票价格相比,可以相差好几倍;日本汽车远销到美国,比在日本本土的售价还要低廉;餐厅里同样的一桌饭菜,如果是常客,就可以打八折;两个学生成绩相当,但贫穷学生可以得到助学金,实际上是缴了较低的学费。

这是价格歧视,也是“让利”、“优惠”、“补贴”、“扶持”,体现在定价上,价格如果定得过高,虽然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大,可是能卖出的产品总数很少,总的利润并不高;反过来,价格如果定得过低,虽然能卖出大量的产品,但由于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小,总的利润也还是低。

李强是一位保险业的销售员。在接触准客户时,常会听到这句话:“你们的保单怎么比人家贵那么多?”李强会回答他们:“贵的东西有贵的理由,便宜的东西也有便宜的原因。”

“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有会计师,所有会计师所用的理论都是共通的,保险单绝对不可能贵得离谱或是便宜到令人不可置信的地步。保单不能就价格论,而是要以同类型的保单来看,长期、短期、分期提取的合约都不一样。”

如果客户在面对保险行销人员时,以“我要和会计师商量”做借口,此时,李强会马上问对方原因,并告诉他:“您的会计师是精通会计,并不是精通保险,和他商量未必有用。”

如果客户仍然执意要跟会计师谈,李强会进一步要求客户给他该会计师的电话,并说:“我会把计划书亲自送给您的会计师,当面回答他所有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省时间,您说是吗?”

按照此种方法,李强总能拿到更多的签约量和业绩。因为对顾客讲得清楚,他们对保单的每一个单价细项也都很明白,真诚沟通,就会有收获。

因此可见,销售时,要根据顾客的需求特点、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探索一个恰当的价格,使总利润达到最大,要让顾客明白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有所值,才会心甘情愿掏钱。否则,价格高,未必赚;客人多,也未必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