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907400000023

第23章 6大降价并不意味着赔本卖吆喝

第一篇第四章6大降价并不意味着赔本卖吆喝

2004年夏季,中国车市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北京国际车展上销售异常火暴,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峰,然而,车展过后,车市却一下子跌入冷清。尽管各厂家纷纷采取降价措施,可车价大面积降价后市场仍无起色,一些厂商甚至出现恐慌情绪。

而且,这次车市风云还有两个怪现象。

其一,车市愈来愈像股市。顾客开始“买涨不买跌”,天天盼着汽车降价,但买了车又担心降价,而每次担心又常常应验,结果导致大家紧捂口袋,不敢买车。

其二,降价不再一降就灵。每当车市停滞,产品积压,新品推出,或对手产品下线,汽车厂商只要使出降价这个撒手锏,就会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效果百分百。但现在变了,降价后,消费者口袋捂得更紧,经销商没有笑容,厂商也战战兢兢。没想到市场对降价不仅有了“抗药性”,还有了副作用。

有专家认为车市冷清是因汽车降价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连续不断的大幅降价过程中被严重摧毁了。好不容易买辆车,迈入有车一族,兴奋了一个星期,就变苦哈哈了。为什么呢?原来车价降了两三万,钱都打了水漂。

在中国车市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暴利,正是厂商们极力掩饰的秘密。

中国汽车业的暴利是人所共知。在国外,汽车行业的利润是5%~7%。以全球最赢利的福特汽车来看,1999年销售汽车722万辆计算,每辆车赢利不到800美元,合人民币6000~7000元。从一个区域来看,当年福特在欧洲销售额300亿美元,结果赢利2800万美元,平均每辆车赢利不到15美元,合人民币120元左右。

国内的汽车行业呢?据国家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1515亿元,实现利润431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而这仅仅只是行业数据。在利润空间更大的售后服务、汽车信贷和保险等2002年的总产值为8000亿元,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整个产业的利润是多少,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比国际通行的5%~7%要高得多。

由此看出,车市冷清,价格一降再降,将使汽车的价格泡沫被刺破,汽车暴利开始走向终结。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因此,也可以看出产品并非越便宜越好。暴利终有一天要走向终结,但大打价格战也是不利的策略,很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不惜成本的价格战,不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收益。千万不要认为产品越便宜越好卖。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类产品中悬殊的价格,会使顾客对于产品的品质产生怀疑,而淡化购买的欲望。

那赔本的买卖要不要做呢?

有一家刚开业不久的超市,它的店址不在繁华商业区,附近也无大的居民区,更没有固定的客户群。这个超市却以“亏本生意”打开了经营局面。

该超市开业后的第一招是广发传单,宣称优惠大酬宾,特别突出鸡蛋只要两块钱一斤。当时鸡蛋的市场价格最低也要两块五一斤。这种优惠,对于善于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来说,无疑令人振奋,她们还主动为超市当起了义务宣传员,一传十,十传百,超市便在市民中有了物美价廉的口碑。

也许有人担心,真的亏本了咋办?其实,只要仔细一想就会明白,由于是限量销售,每人只能买两斤,即使每斤鸡蛋亏5毛钱,每天就算卖出100斤,也才亏了不到100元。而每天超市门口挤满了排队买鸡蛋的顾客,这无形之中就为它做了“廉价广告”。这样一来,又给超市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存有这样的心理:这里的鸡蛋便宜,其他东西也可能比别处便宜,于是又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于是有不少人多跑路也要到该超市去购物。所以,这家超市虽然在鸡蛋上做了“亏本生意”,但从整体上看,却获得了较大利润,使超市的生意日渐红火。

虽然人们常说亏本的买卖没人做,但亏本的生意让自己撞上时就不得不从亏本中寻求突破。就像这个超市一样处于偏僻地段,生意肯定红火不到哪里去,但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寻求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转变局面。亏本买卖还是要做,因为它比全亏要好得多,而且还能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