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907400000024

第24章 1促销,成全顾客的“剩余”,成就你的销售额

第一篇第五章商品卖得好,全靠促销做得好

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注意积极地营造促销的氛围,给消费者树立“示范”的榜样,绝对是聪明的行为——因为在灵活的促销形式下,你赢得的不仅仅是一位顾客,而是一群顾客。

1促销,成全顾客的“剩余”,成就你的销售额

一场小型的拍卖会上正在拍卖限量版的乔丹篮球鞋。有阿亮、小文、大李、阿俊四个乔丹球鞋迷同时出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双限量版的鞋,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阿亮的意愿为1000元,小文为800元,老李为700元,而阿俊只想出500元。

拍卖会开始了,拍卖者首先将最低价格定为300元,开始叫价。由于每个人都非常想要这双鞋,每个人愿意出的价格都高于300元,于是价格很快攀升。当价格达到500元时,阿俊不再参与竞拍。当价格再次提升为700元时,大李退出了竞拍。最后,当阿亮愿意出810元时,竞拍结束了,因为小文也不愿意出高于800元的价格购买这双鞋。

实际上,阿亮愿意为这张专辑支付1000元,但他最终只为此支付了810元,比预期节省了190元。

这节省出来的190元就是阿亮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其愿意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当消费者所愿意出的最高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就称为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

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越愿意购买;反之,若消费者剩余为负,消费者就不会购买。因此,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类促销手段给消费者制造心理上的“消费者剩余”。

老张从事服装生意多年,深谙给顾客制造“消费者剩余”的重要性。一天,一位顾客看重了一套服装,标价800元。

顾客说:“你便宜点吧,500我就买。”

老张回道:“你太狠了吧,再加80元,也图个吉利。”

“不行,就500。”

随后,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520元成交。

但是,当顾客掏出钱包准备付款时,却发现自己身上所有零钱整钱凑齐也只有490元了。老张为难地说,“那太少了,哪怕给我凑整个五百呢?”顾客说:“不是我不想卖,的确是钱不够啊……”最后,老张狠下心说:“好吧,就490吧,算是给我今天买卖开张了,说实话,真的一分钱没挣你的。”顾客490元拿着这件衣服,开开心心地走了。

老张真的一分钱没赚吗?当然不可能。其实那件衣服的进价也就180,给出800的标价也正是为给顾客心理上制造“高档”商品的感觉,同时留出消费者“砍价”的空间,在讨价还价中得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握“消费者剩余”的尺度。最终,老张能赚得利润,消费者也因为获得了“消费者剩余”,感觉占到了便宜,自然也就达成了一桩愉快的买卖。

有句古话叫“无商不奸”,说的是每一个精明的销售都会用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以促成交易。事实上,在经济学中并不认为这是“欺骗”,而是科学地运用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理性的销售。了解“消费者剩余”的销售员都懂得利用各类销售手段进行合理的促销。商场进行打折促销,“全场5折起”,或是直接标明“特价”,“原价××,现价××”,或是“买满××送××”,都是让消费者能觉得赚取了原价现价间的差价,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