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907400000039

第39章 5对手也能成为合作伙伴

第一篇第七章5对手也能成为合作伙伴

很多人都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兔子骄傲,半路上睡着了,于是乌龟跑了第一。

可是,龟兔之间的竞赛并不止一次。

第一次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要求再赛第二次。

第二次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了,一口气跑到了终点,兔子赢了。

乌龟又不服了,对兔子说,咱们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你指定的路线跑,第三次该按我指定的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怎么指定我都同意,于是就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又是一兔当先。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河边,一游就游过去了,这次是乌龟得了第一。

当龟兔商量再赛一次的时候,他们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们合作吧!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两人从竞争转向了合作,以他人所长补己所短,最终实现了共赢。

乌龟和兔子本来是要一决高下的竞争对手,但是,它们最终没有较量出输赢,而是选择了“共赢”。

我们常常将市场竞争看做是乌龟兔子齐发力的赛跑游戏,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也就是1+(-1)=0的结果。

市场竞争的确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零和游戏。选择竞争还是合作也成了一道博弈的难题。强大的竞争对手是争夺利益市场的死敌,也是激励我们不断进取的队友,甚至某些时候,还可能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正如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所言:“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应称为竞争队友。以伊利为例,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大牌子。”

将对手视为“队友”,以合作求共赢,就是博弈论中的“正和博弈”。

正和博弈,与零和博弈不同,是一种双方都得到好处的博弈,是双赢的结果。

双赢必须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是一种非对抗性博弈。双赢的博弈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商场上双赢的合作博弈用得最充分。

商场上,今天的竞争对手说不定就是明天的合作伙伴。不要把弦绷得那么紧,销售员要学会留有余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将潜在的或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合作伙伴,求得双赢。

2003年12月,美国的Real Networks公司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滥用在其在IT行业的垄断地位,限制PC厂商预装其他媒体播放软件,强迫Windows用户使用其绑定的媒体播放器软件。Real Networks要求获得10亿美元的赔偿。

然而,还未等官司结束,Real 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通过微软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2005年10月,微软与Real Networks公司达成了一份价值7.61亿美元的法律和解协议。根据协议,微软同意把Real Networks公司的Rhapsody服务包括进其MSN搜索、MSN信息以及MSN音乐服务中,并且使之成为Windows Media Player10的一个可选服务。

这就是从竞争到共赢的完美跨越。

聪明的销售员懂得如何化对手为朋友。通过合作,我们与竞争者化解冲突,建立共同的利益关系,寻求到更大的合作空间,如苏泊尔与金龙鱼共同掀起的“好油好锅,引领健康食尚”的促销风暴。其实,竞争之处就必有合作之机。

另外,追求共赢的过程中,真诚合作与相互信任是达成共赢的首要前提。合作中的任何一方如果耍小聪明,或是企图占小便宜,都不可能达成双赢。试想,在龟兔赛跑的第四回,如果缺乏互信,不以诚相待,陆地上兔子驮乌龟跑时,兔子耍坏,一扭身,把乌龟摔伤了怎么办?乌龟驮着兔子过河时,乌龟耍坏,往下一沉,岂不把兔子淹死了?缺乏诚信,是不可能达成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