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908300000389

第389章 9祭敖包的由来

第十一章第四节9祭敖包的由来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可以指路的标志,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因而出现了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关于祭敖包的由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民们,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从车上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拜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就这样世代沿袭,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

知识小链接:“玛尼杆”和“禄马风旗”

相传,“禄马风旗”来源于成吉思汗的军旗。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军队的军旗是天蓝色的,旗面上绣着一匹奔腾如飞的黑骏马。军队打到哪里,就把军旗举到哪里。蒙古人仿效推广,逐渐成为风俗。一直到现在,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门前,大都有一泥台,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顶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钢叉,这就是“玛尼杆”。一般都在杆上系长方形的旗帜,旗中画有一匹骏马,形体较大,旗的四角用狮、虎、龙、凤作为陪衬,这就是“禄马风旗”。蒙古语称之为“嘿毛利”,意思是“命运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