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千年修仙记
94500000037

第37章

且说李玄出神随老君西游,体魄被焚,阴神回来后到处无依,凭空游荡。眼见时辰已到,游神将成为孤魂野鬼,仙路断绝。李玄正在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忽然看到一尸身倒于山侧,猛然想起老子临别之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灵机一动,心想这就是我的新面目了。

李玄正欲附身,又转念一想:“不知此人是何模样?嗨!罢了,饥不择食,凡事皆有定数,何必怨天尤人!魂正无依,顾不得挑肥拣瘦了。”于是附其身而起。谁知此身却是一饿死乞丐的尸首,蓬头垢面,袒胸露腹,瘸腿踮脚,拄着个紫色的拐杖儿。李玄起身见状,后悔不已,正想脱身出窍,另寻新尸,却见老子驾鹤而来。

老子对李玄说道:“真道不可着相,只须功行充满,便是异相真仙。”说完授其金箍一只并仙丹一粒,又道:“金箍束发,金丹食之,你即得道身仙骨。”

李玄急忙拜谢,依言而行,顿时周身金光四射。老子又授一葫芦,说道:“解苦救难,至善至道。”说完跨鹤而去。

李玄起身见行走不便,便捡起地上的拐杖,心想此杖为铁的才好。便向拐杖喷一口气,拐杖竟果真变成了铁杖,李玄暗喜:“师祖仙丹名不虚传,真是仙丹啊!”

李玄听人说起杨子母亡焚身之经过,暗想:“他守我尸而不终是因为母病危急,而其母死而不得送是因为守护我的体魄。我不为其起死回生,他将终身抱恨!”想罢手持铁拐,肩背葫芦,径直来到杨家。

李玄走到杨家,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便拄着铁拐走到杨子面前故意问道:“死生有命,不可强求。侍奉父母,生尽孝,死尽忠。死了哀哭一阵,发送了就行了,你何必这般要死要活的?”

杨子说道:“我师傅神出华山,令我守护形体,约定游魂七日不返才能化掉。可我只守到了六日,恰好听到我娘病重,因病势不能再等,无奈之下,我便回家看望我娘,到家我娘已经死了。托家人看守我师,家人竟把师傅给烧了。我内不能尽孝于母,外不能尽信于师,母必怨我慢待不孝,师必怨我失信不忠。惭愧啊!我不孝不忠,没脸见人,还是早早死了的好。”

李玄说道:“忠孝在于立心,你有此心,那就是忠孝。我出游得异人传授起死灵丹,只有善人方可援救。你是善人,试试把它给你娘服用了,说不定就能起死回生啊。”

杨子闻言,急忙拜跪求药。李玄从葫芦中倒出一丸药给了杨子,杨子用水调好了灌到其母口中。不多时,其母就有了气息,脸上也开始有了血色。随后长叹一声而起,看似像无病之人一般。合家稽首拜谢李玄,求其姓名。

李玄道:“我就是你的师傅。因我体魄已化,我附他人尸身而起。又知你娘已死,恐你相怨于我,故来相救。今听你如此说,看来我做对了。你娘今日已经起死回生,你要好好地孝敬她。”

杨子听李玄如此说,惊奇万分,慌忙跪地拜道:“恩师不计较弟子过错,弟子就已经感恩不尽了,今日又来为我母起死回生,师傅的恩德弟子不知如何报答!”家人和其母亲也跪地拜谢。

李玄忙过去扶起杨子老母,说道:“老人家不要这样,这是你平日积善修来的功德。”又对众人说道:“都快起来吧。”

李玄说着又从葫芦里倒出一丸药给了杨子,说道:“服此药可以延年益寿,后会有期。”

杨子接过药又是千恩万谢,杨母说道:“快请师傅坐下。”又吩咐家人:“快给师傅倒茶。”李玄却说道:“不用了,贫道要走了。”说完便化作清风而去。从此他便云游四海,身背葫芦,为人施药治病。

金氏听钟离权说完,点点头说道:“如此便成铁拐李了。”说罢三人都笑了。

金氏又道:“他成拐子,是太上老君罚他。他为人之子,却不尽孝道,竟自个儿跑到山上去,都像他这样儿,谁为爹娘养老送终?老君罚他对,罚他成个拐子仙儿。”

钟吕师徒闻言,又大笑。金氏说完,起身收拾碗筷。

吕洞宾道:“请师傅到我那儿去坐坐吧。”

钟离权说道:“天色已晚,我该回去了。”

吕洞宾道:“师傅若无事,到我洞内坐坐再走无妨。”

钟离权道:“也好。”

师徒二人到了吕洞宾洞内,一直谈说到子时钟离权方才起身告辞,吕洞宾又按例开始打坐。

次日大孙子吕文带着姑姑们上了山。金氏正坐在吊钟洞洞口发呆,忽见两顶轿子走到近前,不知来者是谁,慌忙起身。

吕文喊道:“奶奶。”

金氏道:“嗳!文儿,你咋来了?轿子里坐的是谁?”

文儿跑到奶奶身边,高兴地说道:“姑姑们看你来了。”

正言说间,两顶轿子落地,两位姑娘下轿喊道:“娘!”

金氏道:“你们怎来了?”

三人走到一起,竟相抱大哭。

二姑娘边哭边说道:“娘啊,我们想你啊!”

金氏也哽噎着说:“我也想你们哪!今日相见,喜事,咱们不哭。啊,不哭。”说着自己竟哭啼不已。

大姑娘擦一把泪说道:“娘,你老了,苦了你了。”

金氏也抹一把泪:“不苦,不苦,我没事儿。”

二姑娘拿出手帕,为自己擦擦泪,又给老娘擦,边擦边说道:“娘啊,下山到我们那儿去住吧。”

金氏道:“我不能走,我得陪着他。”

三人一哭,竟使文儿也挺不住了,他含着泪水说道:“奶奶,我替你陪爷爷。”

老太太道:“不成啊,文儿要好好读书。”说完擦了把泪,又说道:“我在这儿蛮好的,你们不用惦记。咱们不哭了。”

几人洞口啼哭,惊扰了吕洞宾。吕洞宾收功下坐,走出洞来。

吕洞宾走到近前竟无人察觉,他看看众人说道:“莫哭,该高兴才对。”

众人闻言,竟止住了哭声,两个姑娘齐声喊道:“爹!”

老太太也醒过了神儿,说道:“你看,我尽哭了,也不知道让你们进洞歇息,给你们做饭。你们饿了吧?”

老太太说完,又拉着两个姑娘的手说道:“走,到我洞里去。”众人说着,往金氏洞内走去。

走到洞内,金氏对姑娘们说道:“你们陪你爹说话,我给你们做饭去。”

姑娘们要老太太歇息,各自争着要去做。

吕洞宾说道:“你们陪你娘说话,我和文儿去做饭。”

老太太闻听惊喜地说道:“这个新鲜,日头从西面出来了!好,今个儿就你去做,别看我吃完了,你做了我还吃。”

吕洞宾把文儿叫出,命文儿烧火,自己切菜上灶,不多时就做好了一个菜。他命文儿盛菜,自己回到洞里来。

金氏问道:“做好了?”

吕洞宾笑道:“好了。”

金氏道:“糊弄我们,就做一个?”

吕洞宾笑而不答。这时文儿把菜端了上来。吕洞宾示意再去端菜,文儿不解,站着不动。

吕洞宾道:“别傻站着,再去端菜啊。”

文儿道:“没有了啊!”

吕洞宾道:“有,再去端。”

文儿出来一看,果然又有五盘热菜,甚为惊讶。将菜一一端入洞内,问道:“爷爷,怎弄得?”

吕洞宾仍是笑而不答。指指菜道:“六六大顺。”又对文儿道:“再去。”

文儿闻道:“还有?”

吕洞宾道:“有!”

文儿到外面一看,竟又有两盘凉菜。忙端入洞内放好,吕洞宾又指指菜说道:“四平八稳。”

众人一看,竟是四盘荤菜,两盘素菜,两盘凉菜,惊叹不已。

吕洞宾又对文儿道:“再去。”

文儿不再犹豫,转身向洞外走去。到外一看,又有两盘果品,忙又端入洞内。

吕洞宾又指指欲言,却被文儿抢了个先。文儿大声说道:“十全十美。”

文儿见吕洞宾没再说话,忙问:“爷爷,还去不去?”

吕洞宾道:“文儿好贪,还不够吗?”众人又大笑。

吕洞宾对文儿又道:“去把外面的人叫来一起吃。”

文儿闻听正要走,金氏道:“洞里暗,不如到外面去吃。”

众人都说好主意,便一起将菜往洞外端。文儿又叫来抬轿的人,众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

一家人说说笑笑,一日过得很快。

再说吕甘、吕美把姑姑们打发走后,便开始把家人都叫到一起,说明缘故,商议着筹备老太太的后事,亦是忙忙碌碌的一天。

有人听说这事后惊叹道:“家里有个仙,啥事都知道。”也有人不解:“这不是咒老太太么?”云云。

第三天一早,两人带着家人,各自找了帮手,按约集合一处,浩浩荡荡地向九峰山开去。棺材太过厚重,竟用十余人抬着,还有十余人候着,两班轮着抬,并有五六人组成的送葬乐队。

有人又对吕甘说道:“你碰着的果真是汉钟离?要是说得不准,该如何收场?”

吕甘说道:“没错,他是汉钟离,手里拿着个大扇子。”

又有人说道:“拿扇子的可未必都是汉钟离!”

众人说着走着,刚到未时,就上了九峰山。快到吊钟洞处,吕甘将众人喊住,寻一隐蔽之地,众人站下。

吕甘吕美让家人拿出吃的,给众人分了,吕甘对众人说道:“你们且在此侯着,我俩上山去看看。”其他亲人也要去看老太太,吕甘说道:“不妥,去得人多了,老头、老太太会怀疑有事,那就麻烦了。你们先在这儿等着,到时候来叫你们。”

两人走到洞前,见这儿非常安静,走进金氏洞内,见金氏闭眼躺着,俩姑娘和文儿坐在身边。两人见状一阵紧张,吕甘问道:“怎的了?”

大姑娘道:“刚才高兴,玩累了,这不睡着了?”

吕甘上前看看,老人安然无恙。摸摸脉搏,没事儿。吕甘吕美默默对视半晌,各自坐下。坐了一阵,不见异常。姐俩低声说着家常话,没有注意到这两人的反应。

两人走出洞来,吕美道:“没事啊。”

吕甘摸摸脑袋,不知如何是好,摇摇头,没有作答。两人在外站了一会,吕甘道:“你先把衣物取来,准备着,以防万一。”吕美道:“也好。”

吕美来取衣物,众人问道:“如何?”

吕美摇摇头:“没事儿。”

众人议论开了:“我说么,老大尽胡说,哪有这样的事儿?”“哪有啥神仙啊,谁见过?”“老大让人糊弄了。”“别说了,咱们走吧。”众人说着要走。

吕美忙说道:“且慢,再等等,我上山再去看看。”说完悄悄拿了衣物,又回到洞前。

两人又走入洞内,一切照旧。老大又走到金氏近前,见息脉都正常。两人在洞内站了一会儿,又走出洞来。

吕美说道:“未时已过了吧?看似没事了。”

吕甘点点头说道:“没事最好。”

吕美也说道:“是啊,没事最好。不过,事到如今,该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