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与生活全集
983700000059

第59章 历史的博弈现象解读——历史中的博弈 (5)

第二十一章历史的博弈现象解读——历史中的博弈 (5)

记录:刘谨权势最大的时候,不仅控制了东厂和两厂这两个特务组织,并且有许多发明创造,用一百五十斤重的枷套在脖子上,就是他们的发明之一。戴了这种枷,“不数日辄死”。给事中安奎、御史张永出京查盘钱粮,返京后刘谨索贿,嫌那二位给得少,就说他们参劾官员失当.大发雷霆,用一百五十斤重的枷,将这二位枷于公生门。当时正是夏季。大雨昼夜不停,这二位就在雨中淋着。可见摆在周钥面前的前景多么可怕,既然很可能被活活枷死,自杀反而是一种幸福的解脱。

面对刘谨的嚣张气焰,咄咄逼人的攻势,天下臣子的官职和爵位似乎都掌握在这么一位太监的手中。但朝臣并没有任其宰割,而是采取了自卫策略。这无异是一场宦官和朝臣的博弈。

正德元年。文官以刘谨等太监引诱皇帝“游宴”为导火线,纷纷上疏论谏,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带头,给事中和御史呼应,形成了外廷文官对内廷宦官的攻击之势。年幼的皇帝烦透了文官讲的大道理。却被五官监侯杨源拿星相变化说事的一篇上疏说害怕了。见小皇帝有点怕,朝臣便发起一轮更凶猛的攻势,要求皇帝诛杀刘谨。小皇帝心虚了,有让步的意思,就召来宦官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太监王岳等人。让他们和阁臣们商量,把刘谨等人发到南京闲住。王岳等人代表小皇帝往返三次,与大臣们讨价还价,皇帝希望缓和处理,大臣非要杀人不可。大臣中有人劝刘健也让一步,以免过激生变,但刘健寸步不让。

据说太监王岳比较正直,又有些嫉妒刘谨。刘谨是皇帝的亲信,而他这位地位更高的太监却常常被晾在一边。在传话的过程中,王岳就加上了自己的评论,对小皇帝说,阁臣们的意见对。于是刘健胆气更壮,与众大臣约定次臼早朝“伏阕面争”,诛杀刘谨,王岳为内应。

在这场博弈中,博弈一方的朝臣要求处死刘谨为首的一帮太监,这无异于把对手逼上了绝路,双方不可能达成均衡。但在这场博奔中,朝臣和宫中不满刘谨的太监结成同盟,似乎占据了主动权,但有一个物,就是皇帝,他是这次博弈的裁判员,他站在哪一边,博弈就会出现一边倒的结局。

当天晚上,吏部尚书焦芳派人向刘谨报警。刘谨大惧,连夜和他那几个太监们伏在小皇帝周围磕头痛哭。刘谨说:“王岳想害奴等。他勾结阁臣,目的是管制皇上的进出行动,我们不让他管制皇上,他

就要锄掉我们这些障碍。再说了,玩鹰玩狗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点损失也不过万分之几。如果司礼监太监用对了人,那些文官岂敢这么闹?”小皇帝一下想通了,这些人内外勾结是要管住他,不让他玩,顿时大怒,立命刘谨出掌司礼监,另外两个趴在地上哭的太监出掌东厂和西厂这两个特务组织。并逮捕王岳等三位帮助文宫的太监,连夜发配南京充军。

皇帝态度的转变,对朝臣就大大不利了。大臣手里并没有制约皇权的能力,皇上决心一下,他们除了干瞪眼,只剩下辞职一途。刘健等三位阁臣立即辞职求去,报告刚送上去就批下来了,同时,任命焦芳入阁为大学士。刘谨初战告捷,立刻开始镇压反对派,杀人立威,扩大战果。首先派人追杀充军的王岳等人;其次“杖责”上疏请留刘;健的六位给事中和十三位御史;再次把上疏为给事中挨打鸣不平的王:阳明等四人打了一顿板子,撤职贬谪;然后又杖死杨源——那位拿星相说事,险些要了刘谨性命的天文官。直到打得朝廷上下鸦雀无声,刘谨大获全胜。

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信息。当时局对自己不利时,能够利用自己所处的地位,制造新的信息或者改变对信息的解释,让自己永远在信息占有方面处于不败之地,是那些身居要津者的不二法门。

刘谨为什么在与朝臣的博弈中,在看似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博弈的最后胜利,关键在于他能够比朝臣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信息。当时局对他不利的时候,他能够利用自己随时可以接近皇帝的资源,制造新的信息,使皇帝改变主意。而封建专制的独裁性就决定了信息的不确定性,看似处于极为有利地位的朝臣,在太监传递给皇帝错误的信息之后,他们所传递给皇帝的信号已经被全盘否定,而信息的不流畅,使他们在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既定的策略,那就无异于和皇权直接对抗。一旦皇帝改变了对朝臣的态度,朝臣只能是一败涂地。

包括刘谨在内的太监,为什么能够兴风作浪,玩弄天下臣民于股掌之中.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就在皇帝的身边,能够在最佳时机传递给皇帝错误的信息,获得他们所希望的权力。《明史》说,刘谨用事后,每当向皇帝请示汇报时,必定先侦察一番,专挑小皇帝玩得上瘾的时候。皇帝烦他打扰,火急火燎地挥手赶他走,说:“我用你是干什么的?一件一件的老来麻烦我!”从此,刘谨便独断专权,不用向皇上汇报了。

皇权的独断性,使历代朝臣与宦官博弈,实际上争斗的就是如何让皇帝接受自己的信息和如何让皇帝不接受博弈对手的信息。而宦官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所以他们能够将皇权转移到自己手中,不仅使自己拥有巨大的权力,而且从垄断的专卖权中获得巨大的利润。宦官这种专制王权的特定产物,又使他们根本不考虑做事的后果,所以一旦在非合作性博弈中取得胜利,就变本加厉地报复。破坏起来也就异常严酷。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又充当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的博弈

我们做人做事经常是一旦选择了一个发展的环境,就要相应地形成某种契约或者准契约关系。有了这种契约关系,才能确立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位置,同时也让这个环境确认你在他们之中的身份。如果无故违背契约,是要受到一定惩罚的——有时候这个惩罚是具体的,比如罚金;有时候这个惩罚则是抽象的.比如产生对你不利的评价和口碑。

吴三桂出身于武举,此后就随着辽东军队四处征战,勇猛过人,人称“小吴总兵”。有一次他以寡敌众,为了救出被清军围困的父亲,直接与皇太极交战,突围而出,让皇太极十分欣赏,甚至说出“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的话来。吴三桂在辽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与清军长期对峙交锋,最后成为明王朝牵制清军的最后一张王牌。可就是这张王牌,亲自把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迎接进了山海关,从此把关内的万里江山送到了清朝统治者手上。

1644年.清军入关,从此正式宣告了一个新王朝的诞生。而清军入关.又与明朝的灭亡、李自成农民军的失败和清王朝的胜利这三个重大事件直接相关。李自成在当年的3月19日进入北京,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几百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李自成在北京的统治也不过维持了短短的四十二天,就因为在4月22日兵败山海关而不得不进行撤退,4月30日就匆匆逃离北京,开始了最后的流亡;同时,清军从4月9日自沈阳出发,一路长驱直入,在5月2日进入北京并宣告称帝。

清军入关这个影响到当时三方局势的大事件,历来都被认为是吴三桂引狼入室、卖国求荣的结果,可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清军难道就进不了关,李自成就不会失败吗?我们看到的是,清军入关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打击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扫荡明朝残余势力。都表现出摧枯拉朽的气势。如果清军只是侥幸靠着吴三桂的投降才“捡起”了明朝皇帝失落的玉玺,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够横扫关内,统一中国呢?当然,有一种回答,就是汉奸足够多,投降足够多,所以清军才会取得天下。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江南一带,不屈不挠的抵抗是屡见不鲜的,而农民军对清军的斗争也是长期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清军就不会获得全面的胜利。这么看来,吴三桂的投降对历史的影响,需要重新去估计,而吴三桂的汉奸历史,也有很多我们未曾注意的前前后后。

吴三桂长期在辽东生活,对明朝的政局和关外的清军都十分了解。一方面,辽东的将领们,如袁崇焕、祖大寿这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者,都成为明朝中央党争的牺牲品,袁崇焕甚至被凌迟处死,这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现实让吴三桂对明朝政府有些灰心。虽然在明朝灭亡曩辽东将领中硕果仅存的吴三桂被明朝封为平西伯,但他知道那不过是因为他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不是因为他对明朝的忠心。另一方面,因为兵败而投降清朝的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父,吴三桂本人也出身于辽东祖氏军事集团,无论从血统上还是出身上,吴三桂

与祖大寿都有很多相通之处。

吴三桂对清朝的政策也比较了解,知道他们十分优待那些有才能的汉人,无论是自愿投靠还是被迫投降,清朝统治者都能予以重用。而且,清朝当时最为倚重的军事大臣,无论是范文程还是洪承畴,都是汉人,洪承畴还曾经在辽东指挥明军与清军作战。这样的比较,自然会令吴三桂心中有一个得失的权衡,一旦发生了非常事件,他会选择与清朝合作,而不是为那个翻脸无情的明朝政府尽忠。

实际上,清朝早就对吴三桂进行过策反工作,前后几次对他进行招降,但都被吴三桂所拒绝。可见,吴三桂并不是那种不知廉耻卖国求荣的阴险小人,否则他早就投入用人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的清朝的怀抱了。这时候吴三桂与清朝的利害关系可以从下面矩阵中看出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在李自成农民军已经向明朝发动最后的总攻时,崇祯皇帝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询问了吴三桂的兵力情况,然后提升了吴襄的官职,大有把明朝的命运托付在吴三桂身上的意思。在李自成已经占领山西、威胁北京的时候,明朝紧急召吴三桂回师保卫北京。可是吴三桂当时迟迟没有动身,这也成为他利指责为拥兵自重的一个罪证。实际上,那是因为他迫不得已——他手下的军兵,大部分都是辽东本地人,如果军队从辽东撤回关内,军队的家属就没有安全保证。他们与清军仇杀多年,所以辽东军兵的家属很可能会因为军队调走而被清军杀害,所以这些将士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家属留在辽东,吴三桂不得已只能先把军人家属运往关内。正是这样一件事,耽误了吴三桂的行程,当他的军队刚刚从山海关行进到车润的时候,农民军已经攻陷北京了。

明朝灭亡了,吴三桂也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应该如何选择未来。当时他的前途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马上投降李自成,二是出关投降清朝,三是依靠兵力自保。

当时,从北京到山海关一带的明军将领,都投降了李自成,所以吴三桂如果要依靠兵力自保,或者和明朝的残余力量联络,是最不可能的选择。一来,他如何突围?二来,他的军需供应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就是他无法解决的。

而投降清朝,对吴三桂来说,大门是永远对他敞开的.首先来说有他的舅父祖大寿在清朝,其次清朝还有优待投降汉人的政策,加上吴三桂在辽东防线上的重要地位,他如果投降,将是清政府十分欢迎的。不过,吴三桂此刻正在去北京的路上,沿途关卡都已经在李自成

手中,如果转身投清,势必要杀出一条血路,代价太大。

而且,当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明朝的几千名官员都投降了,其j中还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所以,吴三桂自然要考虑到父亲的处境.作出自己的选择。李自成对吴三桂也十分看重,进入北京之后就马上派使者招降吴三桂,并且对吴三桂进行了十分有诚意的安抚。当时吴三桂手下的将士已经长达十四个月没有军饷,生活十分困难,而李自成招降吴三桂的时候,就率先派人对他的部队进行了犒赏,并且发了粮饷,这对吴三桂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所以,他马上和李囤成达成共识,愿意投降李白成。不过吴三桂对李自成投降是在秘密,后来他投靠清朝之后又极力掩饰此事,所以给人们造成的印象就是,吴三桂一开始就左右摇摆,最后因为陈圆圆的事情才投靠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