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道德经管理日志
984100000016

第16章 (三) 三月管理者的御下之道 (5)

(三)三月 管理者的御下之道 (5)

“事善能”表现在用人上的“无所弃”。老子说:“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意思就是看人既看短处,更要看到长处,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人尽其才,这才是用人上的“大仁”、“大爱”。

伊尹是商汤的开国大臣,他帮助商汤打败暴君夏桀,为建立商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原名叫阿衡,是有莘氏家的奴隶,虽然思谋精奇,才学宏深,却不为人知。

有莘氏把女儿嫁给商汤时,阿衡作为陪嫁的奴隶到了商汤府中做厨子。一次上菜时,商汤偶然问起他有关烹调的事。阿衡恭恭敬敬、不卑不亢地谈起烹调的技艺。商汤见一个厨子把烹调之事讲得绘声绘色、有条有理,就没有打断他。阿衡循序渐进,话锋一转,不知不觉把话题引向治理国家的道理,商汤越听越奇。听到阿衡讲王道与霸道同炊火与爆炒的异同时,他毅然决定把国家政事交给阿衡(伊尹)管理。

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帝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当了三年皇帝后,开始胡作非为,乱成汤德政,失民心于天下。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桐宫悔过,自己行摄王政,让成汤德政重布于天下。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向天下承认自己的错,伊尹又把政权还给太甲。

太甲死后,伊尹又立其子沃丁为帝。这样,伊尹成为成汤的五朝老臣。

伊尹如托孤老臣,忠心耿耿佐成汤治理天下。有这样的人才,国家何愁不富强,帝王何愁不成明君呢?伊尹的忠诚与商汤对他的赏识和重用是分不开的。“士为知己者死”,领导者若要赢得下属的忠心追随就应当像商汤一样,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什么事的,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些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养成合作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与人合作时,应注意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他能弥补你的短处,你能补救他的不足。

一个人如果能从事与自己个性相适合的工作,那将是最大的幸事。然而世界上最大的悲

剧在于,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适合他们的个性。过去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个人,使得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现在的社会,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好多人却仍然只是选择或从事从金钱观点看来是有利可图的事业或工作,根本没有去考虑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现在,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你可以自由择业,这样的机会你一定要把握好,才不会在年老回首往事时感到遗憾。

世上没有无用之才,只有因所处的位置不合适而埋没才能的现象。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和每个地方的需要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能力的人,而不同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培养不同能力的人。一个公司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维持上下齐心,共舟共济,兴旺发达的局面。

行动指导

作为一个管理者,把任务授权给最合适的人是最重要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达到人事相宜,是领导者授权的一项重要原则。

“政善治”——引导下属进行良性竞争

道德经箴言

原文: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

上级最希望下级圆满完成自己交办的工作任务;同级最希望互相之间建立起一种携手并进的融洽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友好气氛中进行良性竞争。

被称为现代科学管理之父的德里克?泰勒在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工程师时,有一次他对一个一向很努力的熟练工人说:“杰克,为什么我叫你做的一件工作这么慢才做出来呢?你为什么不能像汤姆那样快呢?”

他对汤姆却这样说:“汤姆,你为什么不以杰克为榜样,像他那样做事很快呢?”

过了不久,汤姆因为公事出外旅行刚回来,泰勒便留下一张纸条叫他做好一个铸件,马上送到铁道开关及信号制造厂去。

这个条子是星期六写的,但是星期日早上汤姆便把这件事办好了。星期日早晨,泰勒在制造厂里看见了汤姆便问:“汤姆,你看见我留下的纸条了吗?”

“看见了。”

“你何时去铸呢?”

“已经铸了。”

“啊,什么时候可以铸好呢?”

“已经铸好了。”

“真的吗?现在在哪里呢?”

“已经送到制造厂里去了。”

泰勒听了十分高兴。他看到这种用竞争的方法激励工头赶快做事的效果如此之好,实在感到很惊奇。而对汤姆来说,他看见上司泰勒那种嘉许的态度,自己也感觉非常快乐。

由此可见,良性竞争对于组织是有益处的,它能促进员工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工作气氛,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掌握新技能、如何取得更大的成绩……这样一来公司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每个领导者都明白下属之间总会存在竞争,但竞争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业绩。恶性竞争会破坏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造成“内耗”,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要更好地激励下属工作,领导者就要遏制下属之间的恶性竞争,积极引导下属的良性竞争。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站在比别人更高或者做得比别人更好”自我优越的欲望。当这种自我优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存在时,其意识会特别鲜明。只要能利用这种心理,并设立一个竞争的对象,让对方知道竞争对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起一个人的干劲。

有时,竞争对象是不容易找到的,这时,你可以“设立”一个“竞争对象”。对于没干劲的下属,只要告诉他:“你和A先生两个人,成功是指日可待的”,就等于暗示了他竞争对手的存在。

行动指导

管理者善于抓住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调节员工之间的矛盾,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统一、极具凝聚力的态势,使蕴藏在人力资源中的潜能与优势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掘,同时彻底消除那些耗散人力的内部因素。

柔弱胜刚强——领导的艺术与谋略

道德经箴言

原文: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译文: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使下属觉得既近又远。

罗宁是某知名企业公关宣传部总监。性格多疑,粗暴,习惯于喋喋不休地指手画脚和轻视下属的工作,责骂更是常事。在她的部门,没有一个下属能成为他的朋友,也没有一个下属能和他沾上亦师亦友的关系。

罗宁奉行的管理方式就是责骂,关于上下级关系的信条就是:上司就是上帝,应当极力讨好。只要自己的下属稍有不对,张口就骂,甚至抓住一点错误就上纲上线的大做文章。为此,下属总是敢怒不敢言,更不用说有什么反对意见。

罗宁工作上也是独断专行,下属们感觉不到什么尊重和信任,也只能选择离开,甚至没有一位员工能在罗宁的部门待满半年的。当然,物极必反,有一次,公司取得了一项重大活动的举办权,老板把这项活动交给罗宁去负责。

下属们决定也给罗宁一次厉害,开始时大家似乎也在积极工作,直到活动举办的当天,却集体罢工,现场只有罗宁一人,活动结果可想而知,经过调查老板这才明白罗宁平常对下属责骂的不当行为,为了让员工回来老板只得请罗宁离开了公司。

罗宁“责骂”的管理方式让下属敬而远之,最终引起员工的共愤,而被迫离开也是她个人一手造成的。人都会犯错误,管理者所做的不应是责骂已经知错的员工,而应该是马上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处理。过分威严固然令下属却步,但也会失信于人。

子曰:“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的这句话通过“君子有三变”的论述,为管理才如何把握“威严”和“亲近”之间的度树立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标准,这个标准体现的是管理的“理性原则”,也就是说该威严的时候就要威严,该亲近的时候就要亲近,既让部下觉得亲近,又让他们产生敬畏之心。

君子三变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表情变化,而是日常修养所致,也是优秀管理者的一种魅力性格。由于其个人的努力、环境境遇的影响、与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个人思想的形成等多类因素养成了这种“温而厉”性格,使管理者塑造出一种可敬又可亲的领导形象。

管理者需要与下属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这样容易下属在工作时也愿意从领导的角度出发,替领导考虑,并尽可能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在心理距离上。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领导的神秘感,而且减少下属间的胡乱猜疑,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行动指导

无论你的权有多重,位有多高,都不可得意忘形,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约束自己的言行。领导尊重下属是应有的胸怀和气度,下属保持谨慎是应尽的职责,双方都应做自己该做的事。

“知人者智”——认清自己,敢于自我批评

道德经箴言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严于律己是律人的前提,只有做到自我管理才能要求下属去执行。

魏惠王八年时,公叔痤率军和韩、赵两国的联军大战于浍水北岸,战争的结果是公叔痤大败联军,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

接到胜利的消息,魏惠王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到郊外迎接他们,并宣布赏给公叔痤100万亩土地。

但是公叔痤并没有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连连倒退好几步,再拜辞谢,不去领赏。

他反复解释说,军队英勇善战,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具有一往无前的斗志,全靠吴起当年训练有方,是吴起将军的功绩;而且是部下巴宁、爨襄负责在战场上察看地形,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提供决策方案,使得三军将士心明眼亮、目标明确,所以说这也是部下的功绩,再说,还有魏王制定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军法,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杰出贡献。

公叔痤没有因为战胜立功而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而是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功劳,把功劳留给了大家。

公叔痤的谦逊,深受魏惠王嘉许,于是魏惠王赏赐给吴起的后裔20万亩土地,同时赏赐巴宁、爨襄每人各10万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修身俨然列于首位,是筑起“家国天下”的传统理想的基础。“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如果想要他人心服于你,就一定要具备贤德之能。做管理更要如此,只有客观、准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不盲目自大,不过分谦虚,才能提高威信,获得属下的敬仰,得到他人的追随。

管理者的不当举止会对下属产生错误的指引。如何避免这种错误指引的发生?就需要管理者严于律己。优秀管理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为人表率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道去努力工作。

如果想知道一家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如何,只需要了解其中的管理人员素质就可以知道他的员工的素质是怎么样。这话的确在理,每个管理者都是所有下属关注的焦点,也是员工积极模拟的对象,管理者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举动,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员工。所以,假如你想你的员工严格要求自己,你就必须先严格要求你自己。

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能够首先将自己管好,然后使跟你在一起的追随者感到心安,你的管理就真正的上了轨道。

行动指导

管理者要从自身入手,凡事多检讨自己,不独揽功劳,努力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口碑,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