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流亡皇妃逃离爱
997200000022

第22章

雅瑟坐在镜前,柔顺的长发披在肩头,她拿起一盒香粉,嗅了嗅,挑出一些抹在腕上,岸芷拿着一袭水蓝色的睡袍走过来,雅瑟从镜中看到,淡淡地说,我要黑色,墨离的那种黑色。

岸芷忍不住说,你会激怒他。我还是觉得蓝色……正常些。她边说边回去找黑色的衣袍,这几天雅瑟回到寝宫,恢复了太后身份,常常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岸芷不敢违背她,有时说说自己的建议,不过也只是说说而已。

雅瑟一笑,转过身来,“有时候她会有暂时的开心,这时她愿意多说一些话,她指点着岸芷,只有激怒他才能找到他的破绽,才能让他乱了阵脚。姐姐一定也在不惜一切争取着,所以我要抓紧。”

岸芷为她穿好衣袍,系好衣带,纯纯的墨色衬得她的纤腰更加柔弱。雅瑟打量了一下岸芷:“这一个月他怎么为难你了?”

岸芷依然给雅瑟整理着衣服:“能怎么样,不就是做做苦工,被下人找茬。”雅瑟探究地看了看她,知道她受的罪不止这些,但她说了又有什么用呢。只是让自己心里徒然不快罢了。

“不要让他知道我,我比较在乎你。”雅瑟说这句话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无情太久了,真的表达什么反而觉得别扭。

一个小太监走进来,“太后,今晚珍太妃在怡德宫举行宫宴,请太后赏面出席。”

雅瑟把袍带一解,对岸芷说:“把蓝色拿来。我去凑凑这个热闹。”

怡德宫虽不及启寿宫宏大华丽,今晚珍太妃却是做了大手脚,把个怡德宫装扮得赏心悦目,仙乐飘飘,雅瑟踏着雍容的步履走进来,长长的裙摆拖在身后,随着她的步伐摇曳生姿。珍太妃不满地嘀咕了一句:“先皇又不在了,还招摇什么。”

雅瑟走到上首,刚要落座,突然吸了吸鼻子,今夜的熏香闻起来好熟悉,她抬起头看向殿下的轻歌曼舞,一派金碧辉煌,照得人睁不开眼睛,这富贵而脆弱的场景,如时光中缓缓下落的玻璃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摔个粉碎。

这是她当年的熏香,风国小公主常年用的香料。采自风国最美的峡谷,据说那里一年之中只有盛夏时会有阳光照入,而这时这种香料开始生长,积聚了一年的阴寒清凉,在阳光下融化成一片片墨绿的叶子,被当地百姓采了来,仔细加工后,进贡到宫里,送给他们喜爱的小公主。

雅瑟有些恍惚。

这时皇上走进来,舞女纷纷停下来拜倒,一时大殿安静了下来,咫易渊不理会匍匐在脚下的人,径直走到首位,坐下,才惜言如金地说了一句,“平身。”

珍太妃难掩兴奋,高兴地对宫女使了个眼色,晚宴开始。

雅瑟和咫易渊两人没话说,各自面对佳肴美酒,咫易渊突然放下筷子,“太妃,今日宫里熏的什么香,如此特别。”

珍太妃忙欠身答道:“这是哀家的侄女夏蔓儿路过玲珑县是带来的,叫玲珑香。原是风国御用的香料。”

咫易渊凝眸想了想,“玲珑县,应该属于风煦公主的封地。”

风煦公主,雅瑟手微微一抖,回忆翻江倒海,咫易渊他不知道,风煦公主的闺名,就是风雅瑟。

珍太妃本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便不再答什么,等了一会儿,小心地开口道:“哀家的侄女夏蔓儿虽是官宦之女,但舞技也十分出众,仰慕皇上多时,今夜献舞。”说着一指殿下正翩翩起舞的女子。

咫易渊抬头望去,殿下一个倩丽的身影翩若惊鸿,年轻的面容,有些青涩,眼里没有宫中女子的心机,她和舞姬一样轻舒袍袖,摆动腰肢,脸上带着娇媚的笑,颊上却也泛上淡淡的红晕。

一曲罢,夏蔓儿轻移莲步,如水中的美人鱼,慢慢游到席前,飘然下拜,“臣女夏蔓儿拜见太后,太妃,拜见皇上。”

珍太妃面带微笑,紧张的看着咫易渊的反应,雅瑟挤出一丝笑,点了点头作为回应,咫易渊下颌抬了抬,“平身。”

珍太妃忙道:“蔓儿,去给皇上斟酒。皇上,蔓儿就是这届秀女里面的。皇上喜欢,便早晚都是皇上的人。”

夏蔓儿俏脸通红,走到咫易渊身旁坐下,一双素手端起酒壶,斟上美酒。

咫易渊余光掠过雅瑟,她今晚一言不发,不知已喝了多少酒,好像渴极了把酒当成水喝一样。这女人,心情好时,刀枪不入,百折不挠,心情不好时,没人惹她她也会自己折磨自己。

咫易渊稍稍分神,就觉得一只软软的手悄悄找到自己的手握起,身边夏蔓儿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间有些冰凉,在这宫里,她充其量就是个初学者。

她最初也是一样的吧,这女人是怎么从一个青涩的女孩变成一个妖孽的。他突然有些好奇。

夏蔓儿的手还在含蓄地游移,却被皇上一把揽进怀中,第一次和男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的心怦怦直跳,脑海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该做什么,眼前咫易渊的俊脸放大,微湿的吻,陌生男人的气息,她下意识的后退,却被不由分说地抱住。

原来是这样,咫易渊放开夏蔓儿,夏蔓儿惊魂甫定,完全没体会刚才和日思夜想男子亲吻的甜蜜。她羞赧又紧张地低下头。

咫易渊向雅瑟看去,她不知何时已不见了。

咫易渊起身,“多谢太妃款待,朕政务繁忙,先行走了。”

不等回答,没有人有资格回答。咫易渊走下殿去,在翩翩旋转地舞姬中穿过。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这宴会的主角便消失不见。

咫易渊步近启寿宫,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不知道,只是突然很想揭开她的面具,看看她真实的模样。

风中传来隐隐琴声,循着琴声来到送沁亭下,放慢脚步,轻轻踏上石阶。

清越的琴音,信手抚来,并无玩弄多少华丽的琴技,弹琴的人早已忘了琴,忘了今夕何夕,低低吟唱。

“明月照关山兮,梦乡思故乡。

一别经流年兮,朝夕心意长。

乡音岂无改兮,无人话热肠。

浮云几变幻兮,青丝已如霜。

萎靡随尘土兮,生后亦无疆……”

没有起伏,如同低声絮语,悼念着逝去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