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台湾美女替父回大陆寻亲,在老家见到88岁父亲部下,坚持守诺60年
840745

台湾美女替父回大陆寻亲,在老家见到88岁父亲部下,坚持守诺60年

历来现实历来现实2023-07-27 18:23:540

1948年12月,国民党骑兵连长易祥还在备战,突然就接到了撤退命令,这不由让他喜忧参半。

高兴的当然是自己可以提前赴台,烦恼的是,按照规定,他只被允许带三个人同行。

此时地易祥早已成家生子,而妻子和两个儿子就把三个名额占满了。

不过,他考虑到身为连长,赴台后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副官和秘书,况且他们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自然也想为他们争取赴台的机会。

易祥找到顶头上司把情况说了,不料却被上司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上司告诉易祥,现在国内局势紧张,这三个名额,还是他费尽周折才争取到的,如果他不想去的话,可以让给别人。

易祥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办公室。

回到家里,易祥把即将撤退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陈淑珍。

陈淑珍却说,你先过去看看情况吧,我带着孩子回湖南乡下老家暂时避一避,到时你在那边安顿好了,再过来接我们也不迟。毕竟现在兵荒马乱的,一家人路上跟着部队一起走,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太不方便了。

易祥听了喜出望外,万万没想到妻子会这么说,也明白她也是体谅自己的苦衷,表示只要那边安顿下来,会尽快回来把家人接过去。

第2天,易祥找到了警卫员庹长发,表示上面名额有限,自己不能带他去台湾了,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

庹长发一向听话,爽快表示一切听从连长的安排,一定不辜负长官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

易祥对于他的反应很满意,于是让庹长发护送妻儿回去湖南暂住,耐心等待他回来接人。庹长发想也不想,马上用手拍着胸部就答应了,表示一定会倾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直到连长回来的那一天。

不久,易祥按照上级的安排,急匆匆的带着副官和两名心腹先去了台湾。

谁料这一去,他就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易祥抵达台湾之后,由于工作繁忙,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仍然会坚持抽空给家里写信,询问目前家里以及孩子的状况。

然而国民党部队的溃败速度,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等他想尽办法,要重返大陆接家属之时,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兵败如山倒,随着解放军把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易祥与家里人的所有联系,也全部都戛然而止。

刚开始几年,易祥还寄希望于国民政府会像之前说的那样,慢慢打回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依然看不到任何“反攻”的迹象,心里不由越来越失望。即使朝鲜战争爆发,部队所谓“反攻”的号角也没有响起。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海峡两岸的通联还彻底中断,从此再没了家人的消息。

除了接受这样的残酷事实之外,易祥也别无它法,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早都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

5年后,易祥才慢慢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小他十几岁的第2任妻子,重新组建了家庭。

日子总得往下过,妻子为易祥生下了一对儿女,生活虽不宽裕,但也平淡而幸福。

偶尔,易祥还是会想起大陆的妻儿,心里总是酸涩无比,担心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会不会受欺负……总之,这件事就像心头上藏着一块石头,压得他心里特别难受。

易祥当年把妻儿交给庹长发照顾,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担心他无法胜任。但对于庹长发的人品,以及他的忠诚度,易祥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个庹长发是四川彭水人,自幼体弱多病,身体很差,差点就夭折了。他是长子,家里还有两个弟弟,父母都是地主家的长工,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孩子们拉扯大。

14岁那年,庹长发正赶着地主家的羊在路上走,迎面却碰到了三个当兵的。庹长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把那三个当兵的给抓了起来。

原来,因为前线战事吃紧,部队士兵伤亡惨重,需要补充大量的后备人员,他们是前来抓壮丁的。

幸亏庹长发的身材瘦小,前线长官多次前来挑人的时候,全都看不上他。最后,他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队,专门负责烧火做饭。

四年后,或许是部队里伙食不错,庹长发不缺营养,身高比以前长高了许多,身材也变得强壮了。

因为性格懦弱,平日沉默寡言,庹长发即使成了老兵,依旧经常会受到部队里那些老兵油子的欺负和嘲笑。

有一次,易祥恰巧到后勤部办事,看到庹长发被戏弄得满身大汗,狼狈不堪的样子,于是当面制止了。

不久,易祥一纸调令,就把他调到了身边当了警卫员,这才让他彻底告别了被羞辱的难堪日子。

因而,庹长发一直记着易连长的好,因为只有连长才把他当兄弟看待。所以往后只要是易祥的命令,他一定唯命是从,从来不会说半个“不”字,更不敢怠慢。

当然,如今物是人非,易祥也渐渐没有了当初的把握,认为庹长发或许会照顾几年妻儿后,看不到希望,自己也就回四川老家去了。

就这样,易祥带着各种担心复杂的心理,一次次试图与家人取得联系,可惜都毫无例外以失败而告终。

1979年,两岸开始通邮,易祥迫不及待地给远在湖南的妻子写了一封请罪信。

两个月后,他竟然奇迹般地收到了妻子陈淑珍的回信,不禁惊喜交加。

陈淑珍在信里告诉易祥,家里一切都还很好,无需自责和牵挂,现在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并组建了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信末,陈淑珍还告诉了他一个万万没想到的事情,自从他离开后,庹长发就一直跟着身边照顾他们,至今三十年了。

易祥看完信,顿时羞愧难当,心里很不是滋味,过了一会儿,却又感动地哭了,喃喃自语道:长发兄弟,我没有看错你,可是你也不至于这么执着,不过是一个过时的命令而已……

此后,易祥开始给家人通信联系,告知了自己在台湾的目前状况,同时经常会寄一些钱回去接济,试图弥补自己的亏欠之情,除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劝庹长发早做生活打算。

陈淑珍却回信表示,十几年就劝过庹兄弟了,可他从来不听,一直说要等到连长回来才算完成任务。

易祥也无可奈何,不知该怎么办了,心里既难受又感动,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

纸终究包不住火,他在大陆早有妻儿的事情,很快也被台湾的家里人知道了。

有一次,女儿易若莲找东西,无意中发现父亲书房抽屉里的信件,于是好奇地打开看了。以前她只知道父亲在大陆有亲戚,却从来没听他提起还有妻儿。让她气愤的是,父亲连授田凭据上面,写的竟是他大儿子的名字,这根本无法接受。

易若莲跑去问母亲,发现母亲也不知道父亲大陆妻儿的事情。于是,母女俩决定,等他下班回来了,立即质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易祥刚从外面回家,就被母女俩堵在角落里一顿数落,并拿着信件说他虚伪、自私,连家里人都欺骗。家里彻底炸开了锅,易祥有口难辩,却又不占理,只能任由他们吵闹。

最后,易若莲因为无法接受父亲是个伪君子的事实,当天就搬到外面去住了。妻子越闹越凶,不过念在夫妻一场,哭闹过后,只是选择与易祥分房睡觉了。

儿子倒是比较理解父亲的难处,况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吵也不闹,很快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等到家里一切平静如常,易祥依旧与大陆的妻儿通信,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

除此之外,他似乎也没办法改变当前的一切,心里不免很是郁闷,久而久之,身体出了问题,经常要去医院看病了。

1987年,两岸终于正式通航,允许人们互相探亲访友了。

易祥得知这个好消息,病情似乎一下子就变好了,开始在儿子的帮助下,积极申请回乡探亲。

他以为很快就能获得通过,不料一切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提交了多次申请报告都被打了回来。

易祥的身体越来越糟,不久就患上了一场大病,经手术治疗后,每况愈下,没有等到探亲的批准,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易若莲此时早已原谅了父亲,对于父亲的突然离世非常不舍,哭的稀里哗啦,有些懊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有一天,她回家整理父亲的遗物,重新看到信件,才真正明白了父亲的思乡情,知道了父亲的不易,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了下来。

尤其是得知父亲还有庹长发这样忠诚的下属,更加钦佩父亲的人格魅力了,她决定以后代替父亲与大陆写信联系。

不仅如此,她还开始劝母亲原谅父亲,并打算抽出时间回一趟大陆老家,完成父亲最后的遗愿。

2年后,一切都突如其来,大陆素未谋面的哥哥就写信来告知,母亲陈淑珍因病过世了。

易若莲还在想该怎么回信安慰,自己的母亲也突然不小心摔倒,马上住进了医院。她从此每天悉心照顾,可母亲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医院几次下了病危通知书,终于在半年后,也追随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

易若莲开始申请回乡探亲,却始终未能如愿,慢慢这件事情也就耽搁了。

时间飞快前行,转眼间一下子又过去了二十年……

2012年,易若莲的申请终于批下来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坐上了飞往大陆的航班。

即使从来没有到过故乡,易若莲见到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的时候,心里却感到从来未有的踏实。或许血缘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尽管言语不通,但彼此间总感觉特别亲切。

湖南邵阳黄泥村,这是父亲易祥从小生活的地方,易若莲与丈夫走在小路上,望着眼前的家乡景色,也算是了却了父亲生前的遗愿。

哥哥们很是热情,带着他们去山上祭拜了母亲陈淑珍,领着他们走进了村里祠堂,然后给列祖列宗烧香祈愿。

当见到庹长发的时候,易若莲还是吃了一惊,怎么也不明白这个面容瘦削,坐在轮椅上的叔叔,怎么会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力。

大哥为易若莲介绍说,庹叔叔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为了照顾他们,不肯与他们住在一起,因为担心坏了母亲的名声,就一直住在附近自己搭建的铁皮房里,等到年纪大了就有了风湿性关节炎……

此时的庹长发已是88岁高龄,耳朵不怎么好使,听别人说了半天,才明白易若莲是连长的女儿。

老人家不知怎么回事,听说连长已经过世多年,她女儿特意回来探望他时,突然就崩不住了,开始不停地抹眼泪。

易若莲和丈夫连连安慰,感谢他这些年所在的一切,并问他有什么愿望,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他完成。

庹长发却不回答,一直在喃喃自语: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我的任务完成了,回来了就好……

当地媒体记者听说易若莲夫妇回乡探亲的消息后,也来到现场采访报道。他们认为庹长发没听懂,就用湖南当地话大声再问了庹长发一遍同样的问题。

庹长发明显愣了一下,半天才蹦出来一句话:我还有两个弟弟,想回四川老家去看一看。

人们这下才终于明白,庹长发因为易若莲的探望,在坚持守诺六十多年后,心里彻底放下了曾经的承诺,想要回家了。

然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要想找七十年前的家乡,这事谈何容易?

不过,在媒体的报道以及志愿者们的共同帮助下,庹长发寻亲的事情还是很快有了回音。比较可惜的是,庹长发的两个弟弟都已先后去世,再也无缘相见。

庹长发的侄儿们听闻消息,马上把大伯接回了家乡居住。

三个月后,庹长发因旧病复发,然后住进了医院,随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若有相托,即使千山万水,即使需要一辈子去完成,我都会毫不犹豫的不坚守。或许,这就是庹长发的人生信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