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古《雷》读记
杜甫五古《雷》读记
(小河西)
雷
大旱山岳焦,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这首诗或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客居夔州。诗中有“峡中暄击鼓”和“失望筑场圃”二句。杜甫在夔州有农田,需筑“场圃”。
大旱山岳焦,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焦: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干枯。《说文》:“焦,火所伤也。”《玉篇》:“焦,火烧黑也。”《墨子-非攻下》:“五谷焦死。”《庄子-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密云:《周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罹(lí):遭逢。《赠送从弟》(汉-刘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封内:领地内;辖境内。《大戴礼记-少闲》:“诸侯修礼于封内以事天子。”《…登鄱阳郡城西楼》(唐-耿湋):“封内群氓复,兵间百赋存。”《送张待诏知越州》(宋-胡宿):“稽山一镇居封内,阿阁三休耸禁中。”
舞雩(yú):又称雩祀。古天旱不雨时在郊外设坛祭天祈雨。《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尚书-周书-周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入彭城馆》(北周-庾信):“徒知日云暮,不见舞雩归。”
击鼓:《神农书-求雨篇》:“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曝之,曝之不雨,神山积薪,击鼓而焚之。”
大意:大旱年大山焦枯,虽有密云却不下雨。南方瘴疠之地,遭遇了这次农事之苦。境内到处设坛祈雨,峡中也喧天击鼓。
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真龙:非土龙。《论衡-乱龙》(汉-王充):“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土埂:本义泥塑偶像;此指祈雨的土龙。《续汉书志-礼仪志中》:“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闭诸阳,衣皂,兴土龙。”《册府元龟》卷144:“(乾元)二年三月癸亥,以久旱徙东西二市,于是祭风伯、雨师,修雩祀坛为泥人土龙及望祭名山大川而祈雨。”《续古》(唐-陈陶):“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俯偻(lǚ):低头曲背;此指鞠躬求神。《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集异记-李清》(唐-薛用弱):“东南有穴,可俯偻而入。”
公私病:公私两损或公私两忧。(病:损害;担忧)。与“公私两济”相反。《大田》(诗经):“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平政桥记》(宋-曾丰):“春夏潦,辟木阁竹,塞舟责,公私病之。”《凤凰桥记》(明-陈敬宗):“郡当徽婺江浙往来之交,渡者相踵,洪水泛溢,公私病沮。”
大意:真龙竟然寂静无声,土龙徒然地弯腰低头鞠躬。感叹公私的利益被损害,朝廷税敛的空缺不能补。当地故老仰面啼哭,百姓战乱中遭受的创伤该向谁诉?
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暴尪(wāng):古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有瘠病者,冀天哀怜之而降雨。【《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使以公欲焚之。”】
鞭石:《水经注-夷水》卷37:“夷水出巴郡鱼复县江,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水旱不调,居民作威仪服饰,往入穴中,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
稽古:考察古事。《汉书-武帝纪赞》:“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
偃:停止;停息。《荀子》:“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将命至邺酬祖正员》(北周-庾信):“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氓黎。”
大意:曝晒病人祈雨或是以前所闻。鞭石祈雨却并非古事。还是请先偃息兵甲结束战乱,大事的处置服从皇上决定。全国各地只需各尽各业,不要啥事都要“尽取”。(好像又是在说崔旰。节度使的安排还是要听皇上的。)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上天烁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然:形成。《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豫章行》(魏-曹植):“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
尧汤:《前汉纪-高后纪》:“尧汤水旱者,天数也。”《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铄(shuò):本义熔化。《说文》:“铄,销金也。”《招魂》(先秦-屈原):“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王逸注:“铄,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长歌行》(唐-李白):“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愆(qiān)阳:阳气过盛。本指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杜预注:“愆,过也。谓冬温。”《逸周书-时训》:“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俯,民多流亡。”《祈皋亭神文》(唐-白居易):“去秋愆阳,今夏少雨,实忧灾沴,重困杭人。”
大意:数次遭遇水灾旱灾,尧汤这些圣君也未免亲睹。上天以酷热熔化金石。战乱的军阀犹如豺虎。二者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的话,愆阳引起的旱灾不是还好些吗?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殷:形容雷声;震动。《殷其雷》(周-诗经):“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卷57:“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大云寺赞公房》(唐-杜甫):“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明-徐弘祖):“雷声殷殷,天色以云幕而暗。”
齐万弩:万弩齐发。
翳:遮蔽;遮蔽物。《广雅》:“翳,障也。”《方言十三》:“翳,掩也。”云翳:云。霾翳:云霾、雾霾。
暍(yē):中暑;暑热。《说文》:“暍,伤暑也。”《汉书-武帝纪》:“民多暍死。”《兴国寺楼上作》(宋-王安石):“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场圃:打谷场。《七月》(诗经):“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过故人庄》(唐-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大意:昨夜雷声阵阵,大风吹过若万弩齐发。反复吹散积聚的云雾,感觉好像有神灵聚集。酷暑好像融化了肠胃,汉水湿透弄脏了衣服。俺本来衰老,现在更加没办法,满怀失望地修建场圃。
这首诗首14句写旱灾农忧。大旱无雨,瘴疠之地加上旱灾,导致“农事苦”。农民咋办呢?只能祈雨。又是舞雩,又是击鼓,又是作土龙。“暴尪”虽只是以前听说,“鞭石”确非只在古代。因为旱灾,朝廷担心“税敛缺不补”。百姓恸哭“疮痍向谁数?”(百姓的“创痍”不仅因旱灾还有兵灾。)接着10句写感受。旱灾虽重,然而更要命的是兵灾。还是请各位军阀“偃甲兵”,有啥问题要“听人主。”(谁当节度使要听皇上的,哪能兵甲相争呢?)水旱灾,即便尧舜时代也会有。一个是上天降下旱灾,一个是人间群盗豺虎。如果一定要“存一端”的话,俺看还是前者稍好。末8句写雷。昨夜雷声阵阵,而且狂风呼啸。已聚集的云雾又被吹散。感觉好像是神灵不让下雨。暑热好像要融化俺的肠胃,汗水已经弄脏俺的衣服。俺这个衰老之人更加没法子,只能失望地在这儿修筑场圃。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