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七古《李潮八分小篆歌》读记
841503

杜甫七古《李潮八分小篆歌》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8 16:02:280

杜甫七古《李潮八分小篆歌》读记

(小河西)

李潮八分小篆歌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客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时杜甫客居夔州。李潮:唐书法家。生平不详。【《金石录》(宋-赵明诚):“右唐惠义寺弥勒像碑,李潮八分书。潮书初不见重于唐。当时独杜甫诗盛称之。以比蔡有邻、韩择木。今石刻在者绝少。惟此碑与《彭元曜墓志》尔。余皆得知。其笔法亦不绝工。非韩、蔡比也。”】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客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仓颉鸟迹:《吕氏春秋》:“奚仲作车,仓颉作书”。《旬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淮南子-说山训》:“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之。”

茫昧:模糊不清。《汉武故事》:“神道茫昧,不宜为法。”

陈仓石鼓: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篆书之祖。公元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山。韦应物、韩愈有《石鼓歌》。《元和郡县图志》卷2凤翔府:“天兴县,次赤。郭下。…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勖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岁久讹缺,遗迹尚有可观,而历代纪《地理志》者不存记录,尤可叹息。”

大篆、小篆、八分:均字体名。大篆是西周晚期采用的字体,指金文与籀(zhòu)文等。小篆是李斯简化籀文创制的字体,西汉末年被隶书取代。八分指似隶而体势多波磔(zhé)的字体,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

李斯:秦政治家、书法家。《汉书-艺文志》:“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书断》(唐-张怀瓘):“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李斯书如为冠盖,不易施手。”

蔡邕(133-192):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左中郎将。世称“蔡中郎”。《书断》(唐-张怀瓘):“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善音,明天文术数,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

驿山碑:《封氏见闻记》卷8:“始皇刻石纪功,其文李斯小篆。后魏大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摹拓。然犹上官求请,行李登涉,人吏转益劳敝。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凡成数片,置之县廨,须则拓取。自是山下之人,邑中之吏,得以休息。今人间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

苦县:汉县名,今河南鹿邑县。苦县有老子庙。光和:东汉(178-184)年号。苦县光和:此指苦县光和年间某石碑。(具体指那块碑,恐难有结论。)

骨立:喻字体的笔姿瘦硬挺拔。《送何子温移亳州》(宋-陈师道):“骨立秦书瘦,须粘桧蜜香。”

大意:仓颉观鸟迹而发明的古篆已模糊渺茫,文字的演变犹如浮云。陈仓石鼓的篆书也已错讹,从大篆到小篆又生出八分。秦有李斯汉有蔡邕,中间的书法家寂寂不闻。李斯的驿山碑已被野火烧过,流传客间的枣木刻版线条太肥已失真。苦县光和古碑崇尚“骨立”,书法应瘦硬才有神韵。

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韩择木:昌黎人。唐书法家。开元时官至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述书赋》(唐-窦臮):“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远代。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韩择木,昌黎人。工部尚书,历右散骑常侍。)”

蔡有邻:唐代书法家。曾任参军。《述书赋》(唐-窦臮):“工夫亦到。出于人意,乃追天造。(蔡有邻,济阳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宝之间,遂至精妙。相卫中多其迹。)”

参阅:《集古录》(宋-欧阳修):“唐世以八分名家者四人: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

奄:覆盖,涵盖。《閟宫》(诗经):“奄有下国,俾民稼穑。”郑玄注:“奄,犹覆也。”《淮南子-修务》:“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注:“奄,盖之也。”

蛟龙般拏:《文字论》(唐-张怀瓘):“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jué)之形;执蛟螭,见蚴蟉(yòu-liú)盘旋之势。”(盘拏:形容纡曲强劲。拏攫:搏斗。蚴蟉:屈折行动貌。)

屈强:《汉书-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颜师古注:“屈强,谓不柔服也。”

大意:可惜李斯、蔡邕的书法无法再得,俺外甥李潮只好亲自动笔。工部尚书韩择木,骑曹参军蔡有邻。开元以来“八分”书法家,加上李潮“二子成三人”。况且李潮的小篆可比李斯,像利剑长戟森然相向。“八分”一字值百金,像蛟龙盘旋,肉骨倔强。

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张颠:指张旭(685-759)。苏州吴县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饮中八仙歌》(杜甫):“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怀素师草书歌》(唐-马云奇):“贺老遥闻怯后生,张颠不敢称先辈。”

流宕(dànɡ):远游;漂泊;诗文流畅恣肆。《艳歌行》(汉乐府):“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七命》(晋-张协):“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吕向注:“流宕,谓远游。”

丞相中郎:指丞相李斯,曾任左中郎将的蔡邕。

丈人行:长辈。《史记-匈奴列传》:“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送薛仲方归扬州》(唐-崔峒):“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

大意:吴郡的张旭擅长草书,草书并非古体徒然雄壮。哪像俺外甥的书法虽没有纵横恣肆,却可与李斯丞相蔡邕中郎的书法排同行。巴东之地逢李潮,一个多月求我写诗歌。俺今年老体衰才力已薄,然而李潮啊李潮啊俺能耐你何?

这首诗28句。首10句写书法源流及标准。“苍颉鸟迹”已模糊,“陈仓石鼓”已错讹。从大篆到小篆又到八分,书法演变如浮云。李斯驿山碑已被野火焚,枣木板的仿制小篆“肥失真”。蔡邕的“苦县光和”碑崇尚“骨立”,书法要瘦硬才能通神。(杜甫喜欢书法瘦硬。)接着14句赞李潮书法。李斯蔡邕的书法作品“不复得”,只有李潮“下笔亲”。唐朝书法大家有韩择木和蔡有邻,加上李潮“成三人”。小篆直逼李斯,如利剑长戟森然相向。八分字值百金,如蛟龙盘曲,其“肉屈强”。吴郡张旭草书为人夸,但“草书非古”只是“空雄壮”。俺外甥的书法虽不像张旭的草书那样“流宕”,但可与李斯和蔡邕这些前辈一比。(誉美之词。)末4句写此诗原因。如今俺年老体衰才力薄,没想为你唱赞歌。可是俺经不住你“逾月求”,李潮李潮啊俺能“奈汝何”!(正如赵明诚所言,李潮书法“初不见重于唐”。此诗是杜甫为李潮作的广告。将李潮比李斯、蔡邕、韩择木、蔡有邻以及贬张旭,皆誉美之词。)

附:《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宋-苏轼):“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