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易考情节梳理(上)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
自从采用部编版新教材之后,“整本书阅读”就成为了高考备考其中重要一环。高中阶段需要整本书阅读的名著有《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这两本。
其中《红楼梦》因其体系庞杂、人物众多、情节伏线千里,让不少考生倍感头疼。但其实从应试角度,《红楼梦》这本书还是有不少易考的情节。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上集,同学们拿好小本本记起来了。
一、林黛玉进贾府与宝黛初会 (含宝玉第一次摔玉)【第3回】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贾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便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补充:宝玉两次摔玉
第一次:第3回,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林妹妹很漂亮,十分有好感,但当他得知黛玉无玉时,便摔玉于地说,这玉连人的高低都不择,我不要了。此举吓得众人争去拾玉,多方哄他才作罢。表现宝玉平等的思想。
第二次,第29回,贾府众人到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来为宝玉提亲,黛玉中暑,宝玉前去探望,只因黛玉提起“好姻缘”之事,宝玉一听,便觉“逆了己意”,心里暗语对黛玉的一片真心,但“口中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表现宝玉对纯洁爱情的追求。
✩补充:“木石前盟”
西方灵河赤霞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生命,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他携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而神瑛侍者是宝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他们在初次见面时都有似曾相识之感。
【问答题】
1、宝黛初次见面,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和前文的哪个神话有关联?
答:神瑛侍者曾灌溉过一棵绛珠仙草,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灌溉之恩,这两个人都下界历练,因此两个人感到熟悉。
2、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黛玉什么心理?
答: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二、宝黛共读西厢【第23回】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了发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后来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
三、宝玉挨打【第33回】
宝玉因与丫头金钏儿调笑,导致金钏儿被王夫人赶走而含羞自尽,为此事宝玉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又因结交琪官而被忠顺王府上门借故刁难,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王夫人赶到才停止。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下跪赔罪。
✩补充:“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
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
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分析: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天真率直;一个为卫道而说教,一个作叛逆者知己。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理智。
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而黛玉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四、黛玉葬花【第27回。第23回也葬过一次】
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如今时值暮春时节,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补充:《葬花吟》的深层寓意
《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五、宝钗扑蝶与“滴翠亭事件”【第27回】
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宝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的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在扑蝶时来到滴翠亭,隔窗听见了小红和坠儿的私房话,产生强烈的反感。她们二人在谈话时,突然意识到,可能会被偷听,于是有了开窗的打算。而显然,正在亭外偷听的薛宝钗,已经来不及离开了。因此,情急之下,想出了“金蝉脱壳”的法子,嫁祸给了林黛玉。开窗后被惊的小红和坠儿,都真以为是黛玉听了她们的绝密隐私。
六、宝钗劝解王夫人【第32回,金钏跳井,宝钗劝解王夫人】
(1)金钏投井后,连素日最讨厌漂亮女孩子的王夫人都不住地垂泪,宝钗安慰王夫人,却将金钏死因归于失足落井,丝毫看不出有一点对生命的怜惜。
(2)王夫人是害人者,却摆出菩萨心肠;宝钗能够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从有利于王夫人的角度,加以安慰,极力开脱。
(3) 王夫人对金钏投井的原因很忌讳,她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宝钗自告奋勇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做妆裹用。
七、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第13回、第15回】
(一)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风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凤姐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性格:恐落人褒贬;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二)凤姐为秦可卿送葬铁槛寺,住宿在馒头庵。老尼净虚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派手下(旺儿)假托贾链名义,叫人写了一封信请长安节度使(云光)摆平此事。最后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贾府被抄之时,这件事也东窗事发,成了王熙凤的一大罪状)
【问答题】
1、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其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运?
答:这段判词写的是王熙凤。其中的“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二令”是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要被休弃的。王熙风的娘家在金陵。被休后的她只有哭着回去,下场更悲哀。
2、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答: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王熙凤阴险恶毒,铁槛寺弄权,逼死尤二姐,为人所不齿。但她又那样聪明能干,富有情趣。如钗黛正斗口时“大热天的你们都吃了辣椒”,几分细致入微和体贴;取笑贾母额上的包是“盛福寿盛满了”,几分急中生智。所以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人物。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