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红楼梦》阅读碎札·二十二
842780

《红楼梦》阅读碎札·二十二

吴营洲文存吴营洲文存2023-07-30 13:53:380

《红楼梦》阅读碎札·二十二

吴营洲

*为什么说《红楼梦》的故事没有年代可考呢?因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曹雪芹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评估历史的。贾府是自秦汉以来的各个朝代的缩影。曹雪芹虽然生活在清代,所体验到的也是清代的生活,但她的目光看得很远,一直看到了女娲的时候。*曹雪芹所写的人性,不是针对清朝的。他所挑战的,是整个中国历史。所以外国人理解不了《红楼梦》。但中国人懂。曹雪芹是用人间烟火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的。他没有脱离中国的底层社会,更没有脱离中国的现实社会。*“红楼梦未完”这句话,出自超级红迷张爱玲之口。并称这是世间的三大“恨事”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红楼梦未完”的?历代《红楼梦》的研究者、读者对此都曾做过认真考究。“答案”五花八门,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写道:“第六十七回最成问题,一条脂批也没有。但是写柳湘莲出家,不知何往,暂且不表。可见还有下文,伏落草。甄士隐好了歌后日作强梁句下批柳湘莲一干人。又写薛姨妈向薛蟠说:你如今也该张罗张罗买卖,二则把你自己娶媳妇应办的事情,倒早些料理料理。到第七十九回才由香菱补叙,上次薛蟠出门顺路探亲,看中夏金桂,一回家就催母亲央媒,一说就成。这样前后照应,看来这两回大体还是原著,可能残缺经另人补写。是较早的稿子,白话还欠流利,屡经改写,自相矛盾,文笔也差。这部书自称写了十年,其实还不止,我们眼看着他进步。”这是张爱玲的精明处,心细处。*在《红楼梦》的开篇处,在还没有述及贾府兴衰的时候,曹雪芹先讲述了甄士隐的人生际遇。其实,甄家的这段“小枯荣”,又何尝不是贾家“大枯荣”的一个缩影呢?这种“写法”,倒是“传统”的。然而,打破传统写法的例证之一,就是在《红楼梦》的第五回,利用“红楼梦曲”“判词”及“图画”等形式,揭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等。这就相当于,先把这部书所要讲述的故事,合盘说给你了,只要你真正地读懂了这一回,揣摩透了这一回,即便后来的书不再读了,也能知道这部书的七七八八。写出这一回,曹雪芹有着怎样的自信啊。他先把“案底”交个你了,此后的故事你爱看不看。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他业已“大致完成”的《红楼梦》,面对骤然兴起的“文字狱”,他感到纵然“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所有文字,也无碍于他的“创作主旨”。因为经过八十回的描写、叙述,所有人物的命运,他都给了交待。诸如,婚姻的问题解决了,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也解决了,以后的故事,实在没有必要去写了。*一部《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寄托着他的全部情感及他对社会、人生的全部认识。曹雪芹当初所创作的《红楼梦》,肯定是“不止八十回”。然而当乾隆大兴文字狱后,曹雪芹的家人、亲戚等因为害怕“因文贾祸”而执意让他“销毁”,但视自己的书稿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曹雪芹自然是“碍难从命”的,相互间的“争论”或“争吵”是在所难免的。而“争吵”的结果则是:对外谎称八十回之后的文字“被借阅者迷失”了。保留住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一个“底线”。尽管不能说“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但八十回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倘若不是如此,以曹雪芹的脾气秉性,恐怕是宁可让这部书永远压在他的书箱子底下,也不会让他人传抄的。*印象里谁曾说过这样的话,曹雪芹把宝黛的爱情神圣化了,把宝玉宝钗的婚姻世俗化了。*《红楼梦》前十几回基本上是在写贾府。写贾府的末世,写贾府男人的堕落,其中也包括贾宝玉。第十七回大观园的出现,不仅“挽救”了贾府里的那些女儿,也“挽救”了贾宝玉。*一些具有哲学气质的作家,当他把一个问题或结论弄清楚了以后,就觉得再搞下面的东西意思就不大了。这类的作家古今中外都有。比如说探春的诗,曹雪芹只作了一首,后面的就不作了,或许是觉得没意思了。*庚辰本有一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此处的“誊清”,说明《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文稿是存在的。所谓的“被借阅者迷失”,也未必一定就是“托词”,因为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无数倍,所以不该下任何“断语”。*《红楼梦》的悲剧,写的是“人性幻灭”的悲剧。可是曹雪芹到了西山之后,认识到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又没法改了。因为他到了西山之后,看到了底层民众淳朴、善良……当然,在此所说的,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红楼梦》的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回,在有意识地做一些结束性的语言。感觉作者是要收尾了。*《红楼梦》的前五回,感觉是后加的。如果不加,后面的文章恐怕会看不懂。既像是整个贾府败落的缩写,又有点“广告”的作用。*如果没有“白首双星”之类的文字,从故事的角度来看,无所谓,不完整就不完整,但是从整个人物形象上看,就不完整了。在精神上,已经交代了。前八十回,黛玉这个形象已经很完整了。黛玉不追求也不嫉妒世俗的欢乐。香菱这个形象也很完整。她一生悲苦,但该乐得也乐过了。曹雪芹给了尤三姐一个最完美的结局形象。尤二姐死之前,还在梦中和凤姐有段对话,那是一种姊妹情谊,是真正的推心置腹。*从艺术的完整性,形象的完整性,以及曹雪芹本身生活的变化,来看《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当是完整的。*从《红楼梦》文本本身,就能感觉到它不同于传统小说。

相关链接: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一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二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三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四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五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八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十九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二十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