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注
842874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注

猪王小屋猪王小屋2023-07-30 15:10:500

[通行王弼本]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有为,指君上不依律法,心有私己,凭己意率性而为。帛书作“有以为”,为而有所因,即指心有私己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轻通径,道也。轻死,犹道死, 死于路也。《汉书·主父偃传》:“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此之谓也。)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生,指财业。《诗经·卫风》:“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笺云:“生,谓财业也。”上求自己财业之厚则税重,取于民也愈多,民贫不能养,故流离而道死也。求生之厚,景龙、敦煌本作“生生之厚”。生,《说文》,进也。生生之厚,在此处指进财业之厚。意思与“求生之厚”无别。旧注谓“求生之厚”指奉养过于丰厚奢侈,乃取“生生之厚”之常义,看似有道理,仔细体会则非是。生生之厚,指厚养生命,并无过度之义。过度之义,乃是为了牵强符合“民之轻死”之文义罢。况君王厚养生命,本无可非,纵使过度,一人之养,何能伤民如此?故旧注解义有偏也。君主以财业为重,则聚敛于民。聚敛于民,则民生凋敝。民生凋敝,则流亡道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贵生,指以财业为重。君主不置财业者,是贤于以财业为重者。圣王无私,不置财业也。)

[帛书]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𨓚之多也,(其,指君主。取,《增韵》索也。食,指食禄。𨓚,假作税。君主所索取的食禄和税收多,民不足食,故饥。)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死,(巠,古同经。巠死,即经死。《论语·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何晏注云:“经,经死于沟渎之中。”)以其求生之厚也,(其,指君主。)是以巠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