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全文)
842900

老子《道德经》简明释义(全文)

段一凡段一凡2023-07-30 15:35:030

前 言

老子《道德经》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不朽的经典著作。 从古至今,论述与注释或今译《道德经》的人、文,不可胜数。但由于各自立场观点以及对古文认知程度的不同,导致对某些经文原意的理解上多有歧义,常令人莫衷一是;而且有的过分简略,使人难以理解;有的又太过繁琐,使人不得要领。

《道德经》原文共八十一章,这本简明释义按各章内容归纳成三个方面,分别列为上、中、下三篇,每篇二十七章。简介如下:

上篇:“天道法则”,主要是论“道”,阐述道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原始的唯物辩证法,是必须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篇:“道德修养”,主要是论“德”,阐述道的原理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应用。在这里可以学到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下篇:“治国安邦”,主要是论“治”,阐述道的原理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应用。在这里可以学到如何进行治理和用兵等知识。

目 录

上 篇 天道法则

1.1  道非常道(原第一章)

1.2  有无相生(原第二章)

1.3  万物之宗(原第四章)

1.4  谷神不死(原第六章)

1.5  无之为用(原第十一章)

1.6  执古之道(原第十四章)

1.7  道之为物(原第二十一章)

1.8  域中四大(原第二十五章)

1.9  知止不殆(原第三十二章)

1.10 大道汜兮(原第三十四章)

1.11 淡乎无味(原第三十五章)

1.12 欲歙固张(原第三十六章)

1.13 昔得一者(原第三十九章)

1.14 有生于无(原第四十章)

1.15 道隐无名(原第四十一章)

1.16 三生万物(原第四十二章)

1.17 无为之益(原第四十三章)

1.18 大成若缺(原第四十五章)

1.19 不行而知(原第四十七章)

1.20 天下贵道(原第六十二章)

1.21 图难于易(原第六十三章)

1.22 未兆易谋(原第六十四章)

1.23 知我者希(原第七十章)

1.24 天网恢恢(原第七十三章)

1.25 柔弱者生(原第七十六章)

1.26 损余补欠(原第七十七章)

1.27 弱能胜强(原第七十八章)

中 篇 道德修养

2.1  不如守中(原第五章)

2.2  天长地久(原第七章)

2.3  上善若水(原第八章)

2.4  功成身退(原第九章)

2.5  专气致柔(原第十章)

2.6  圣人为腹(原第十二章)

2.7  身为天下(原第十三章)

2.8  古善道者(原第十五章)

2.9  归根复命(原第十六章)

2.10 独异于人(原第二十章)

2.11 曲全枉直(原第二十二章)

2.12 自是不彰(原第二十四章)

2.13 善行无迹(原第二十七章)

2.14 知雄守雌(原第二十八章)

2.15 自知者明(原第三十三章)

2.16 上德无为(原第三十八章)

2.17 知足不辱(原第四十四章)

2.18 圣无常心(原第四十九章)

2.19 善摄生者(原第五十章)

2.20 尊道贵德(原第五十一章)

2.21 知子守母(原第五十二章)

2.22 比于赤子(原第五十五章)

2.23 知者不言(原第五十六章)

2.24 我有三宝(原第六十七章)

2.25 圣人不病(原第七十一章)

2.26 不责于人(原第七十九章)

2.27 圣人之道(原第八十一章)

下 篇 治国安邦

3.1  圣人之治(原第三章)

3.2  不知有之(原第十七章)

3.3  仁义孝忠(原第十八章)

3.4  绝学无忧(原第十九章)

3.5  希言自然(原第二十三章)

3.6  重为轻根(原第二十六章)

3.7  天下神器(原第二十九章)

3.8  用兵之道(原第三十章)

3.9  不祥之器(原第三十一章)

3.10 镇之以朴(原第三十七章)

3.11 知足常足(原第四十六章)

3.12 为道日损(原第四十八章)

3.13 惟施是畏(原第五十三章)

3.14 善抱不脱(原第五十四章)

3.15 以正治国(原第五十七章)

3.16 祸福相倚(原第五十八章)

3.17 深根固蒂(原第五十九章)

3.18 治理大国(原第六十章)

3.19 大者宜下(原第六十一章)

3.20 善为道者(原第六十五章)

3.21 江海善下(原第六十六章)

3.22 善胜不争(原第六十八章)

3.23 用兵宜慎(原第六十九章)

3.24 民不畏威(原第七十二章)

3.25 民不畏死(原第七十四章)

3.26 税多民饥(原第七十五章)

3.27 太平之景(原第八十章)

上 篇 天道法则

1.1 道非常道(原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道”即道理,是可用语言来描述的,但它不是通常所讲的某件事物的道理,而是关于天地间所有事物生存变化的总道理; 道的名称,也可以另取,但不是一般的名称能够代表的。天地未开之前,道已存在,只是浑浑沦沦一团太和元气而已,什么都看不见,好象什么东西也没有,处于“无”的状态,其实天地人已孕育其中,所以名为天地之始;天地既辟以后,道仍存在,太和元气流行在宇宙中,氤氤氲氲,化生万物,养育群生,处于“有”的状态,故名为万物之母,因此“道”是万物的总根源。所以如果常从事物尚未萌生时开始观察,就是想要了解事物从无到有的微妙变化; 而如果常从事物已经形成的状态去观察,那就只是想要了解事物的某些表面特征。无和有两者是出于同一事物的两种状态,虽名称有别,但其含义都同样玄妙和深奥。两者既是相对存在的,又彼此包含着向对方转化的可能性,这就是玄之又玄,但却是洞察天地间一切玄妙变化的门径。

1.2  有无相生(原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释义】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之为美的某个标准而纷纷追逐或自扬其美,这实际上就成一件坏事而不美了;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善之为善的某种标准而互相争名夺利,这实际上也是一件不好的事而不善了。 因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相对的,对美丑善恶好坏的判断往往因人甚至因时因地而异。相反的事物,既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又会相互转化。所以便会出现: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互为倾向,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故道德修养很高的圣人处事,都不是凭主观意愿, 而是顺应自然, 遵循客观规律;教化民众也无须多言多语,而是多做实事、多为民众谋福利,由此去感化民众。具体表现为,圣人总是仿效天地的无私和伟大:营兴万物而不辞劳苦;育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骄傲;取得了成功也不求别人知道。正因为不居功不炫耀,所以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但其功绩会长存于天地之间,被后世称道不衰。

1.3  万物之宗(原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

【释义】道是自然界自身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虚而无形,但其作用无时无处不在,既不会穷尽,也不会盈满;其渊广莫测胜过深海大洋:它孕育生养了万物,是万物的根源,就像是万物的祖宗。它对万物的作用表现在:任何事物的生长都不能太过极端,太过极端了就会受到限制,甚至走向反面;事物之间纷繁杂乱、纠缠不清时,它会将它们自然而然地捋顺。 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它不单独存在,而是与万物同在:它的光芒与万物的光芒融和在一起(延伸之意为共荣光), 它的尘埃与万物的尘埃也混同在一起, 处于同一个尘世之中(延伸之意为同患难)。道就象湛蓝的天空和清澈透明的溪水一样,看似什么也没有,又好似确实存在。我不知道是谁把它生出来的,只知道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了,它好比是那个主宰自然界的“天帝”的祖先。

1.4  谷神不死(原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释义】道好比是一个极其广阔而神奇的山谷,中间空虚,同宇宙一起恒久存在,它生养出天地万物,所以又像一个伟大无比而且非常玄秘的母亲,于是可以给它取个别名叫做玄牝(牝代表雌性,与代表雄性的牡相对)。玄牝的生门,便是天地出生的根。玄牝孕育万物生生不息,连绵不绝,其创生过程却无行迹可寻,似有似无,但它的这个作用总是在慢慢地、不疾不徐地、不知疲倦地、一直不断地这么持续下去。

1.5  无之为用(原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释义】车轮外周是轮圈,中部是轮毂。轮圈与轮毂之间用若干根辐条连接和支撑(古时车轮的辐条数用三十根是取法于每月的天数)。 轮毂中心有一圆孔,用以插接车轴,车轮才能承重载物并转动。可见,有了轮毂中心这个孔洞,才使得车的轮、轴等实体发挥出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可以盛物装东西,发挥出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屋中空虚可供人居住,门洞供人出入,窗洞用于采光和通风透气。总之,有了门窗和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使得房屋实体发挥出房屋的作用。 以上三例说明:事物由有与无、实与虚两部分构成。实有能给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但需要通过虚无的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乃是其虚无的部分。

1.6  执古之道(原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义】道无色、无声、无形。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着,把它叫做“微”。这三个方面只可心悟,难以用语言询究。所以如此,乃因它们原本就浑然为一体。其上方既不显得皎洁光亮,其下方也不显得昏昧黑暗,其存在却延绵不绝,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命名。最终只能认为它是一个无形的“物”, 也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 不见形象的形象,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即所谓的“恍惚”。 它在上古之先就已存在,将来也永远存在。 所以,迎着它,不见它的前头;跟随它,不见它的后头。如果能把握先于天地就存在的亘古之道,我们就能够驾驭现实世界存在的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如果认识、了解了天地(宇宙)的初始,也就叫做认识了道的纲纪。

1.7  道之为物(原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释义】“道”通过人或物具体表现出来,就是人或物的“德”,所以最完善的德(上善之德,即大德,佛家称为孔德),其表现应完全遵从和符合道的要求。“道”是无形之“物”,看不见,摸不着,似有似无,恍恍惚惚。恍惚之中是有物有象存在的:杳冥之中存在着物质的精华。这些精华物质的存在是完全真实可信的,它们是世间万物的源头,由此才能衍生出万物。从古至今,“道”一直存在着,它观察着万物不断的生生死死。我为什么能了解万物的这些变化,正是由于我知道了“道”的存在。

1.8  域中四大(原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义】有一种“物”,它混然而成,无色、无声、无形,浑浑沦沦,充塞寰宇,无有边界,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寂静而辽阔,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生育万物而成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就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名为“大”。它无边无际而流逝不息,流逝不息而伸展至遥远,伸展至遥远后又返回其本原。所以,道以其为万物之母而大,天以其能覆盖万物而大,地以其能承载万物而大,人以其为万物之灵也大。宇宙间有此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类的活动应遵从大地的自然生态法则,大地对万物的生长收藏则遵从天的四时节气变化法则,天的运行则遵从大道周行而不殆的法则,大道运化天地万物则遵从其自身本性清静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

1.9  知止不殆(原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释义】“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幽微不可见,但天下没有谁能任意支配它,使它臣服。相反,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四海自然宾服,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顺。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美的雨露,人们并没指使它而自然会分布均匀。道无形无名,为天地之始,化生万物为有形后,人们为了分辨它们,依据各个物种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名称。既然有了相应的名称,一般情况下,一个物种或一个细分物种,有一个名称就可以了;也有再取别名的,但不宜多取(知止)。 不多取名(知止)就不会产生困惑与错乱。正如天下万物之归于道,就象川谷溪流之归于江海一样,不会有错。

1.10 大道汜兮(原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释义】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巨大功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它们的主人。 它无私无欲,可称其为“小”;万物归附于它而不以主宰自居,故又可称其为“大”。所以掌握了大道的圣人从不自以为伟大,因而能成就其伟大。

1.11 淡乎无味(原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释义】谁能修持执守那无与伦比的自然大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会往他那里投靠。归往到他那里不会有什么危害,而且能平安康泰。虽然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人为之停步,那毕竟是短暂的。而大道用语言来表述,却平淡而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但其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1.12 欲歙固张(原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义】世间事物相反相成,而且物极必反。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常用于处事应物。比如:欲想将其聚合,必须先让它张开;欲想将其削弱,必须先让它增强;欲想将其废掉,必须先让它兴举;欲想将其夺取,必须先给予它好处,让它松懈麻痹。这些都是极其微妙而又容易明白的道理。柔弱之所以能战胜刚强,是因为柔弱者具有潜力,而刚强者容易崩溃。鱼不可以脱离水环境而生存;国之利器是关乎国家安危的重大机密,不可以向世人展示和炫耀,一旦泄露,将失去其利器的作用,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13 昔得一者(原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也,非乎? 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释义】一切事物皆是对立面(阴和阳)的和谐统一,能得此和谐统一,即为得一,亦即得道。往昔得一的比如:天得一而清明,地得一而安宁,人之心神得一而灵明,河谷得一而充盈,万物得一而生存,侯王得一而以正气治天下,这些都是得一而导致的结果。如果天不得清明,恐怕会纷乱而破裂;地不得安宁,恐怕会震溃而荒废;人之心神不能保持灵明,恐怕会昏迷而停歇;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会干涸而枯竭;万物不能保持生存,恐怕会衰亡而绝灭;侯王不能以正气治天下,恐怕会天下大乱而导致权位倾蹶。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正是以贱为根本,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道德高尚的人,并不欲求光亮晶莹像美玉,而宁愿朴实坚硬如山石。

1.14 有生于无(原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义】事物皆有正反两个方面互相对立,当一个方面走到极端后,就会向相反的那一面转化,这是道的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柔弱与刚强这两方面互相对立,又会相互转化。 柔弱可以成长壮大而变刚强,刚强到极点就会摧折而变柔弱。所以常使自己处于柔弱谦卑的地位,反而不易失败而容易成功,这是对道的一种具体应用。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物质,而有形物质却又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物质,所以有和无既是相互对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

1.15 道隐无名(原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世人对待大道的态度依其个人根性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根性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勤奋努力地去实行;中等根性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半信半疑,若行若止;下等根性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则哈哈大笑或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大道真理存在。大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下等根性的人是无法看到的,如果不被这等人嗤笑,那就不足以显示其为道的重要意义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有过这样的话:深明大道的人,含藏内敛,好似暗昧;在大道上进取的人,不与人争先,好似在后退;大道虽然宽阔平坦,但走起来却并不容易,好似崎岖不平。具备上德的人,其德行深厚而不表露于外,心胸极其宽广,好似大山空谷;具备高真大德的人,其品性高尚洁白,却以卑下自处,能忍受一切污辱,好似身含浊垢;具备广德的人,其功德无量,却总是谦虚谨慎,好似德行还不足;在建立德行上勇猛精进的人,不愿到处抛头露面,好似在怠惰偷懒;德行质朴而纯真的人,处事纯任自然,可随方就圆,毫不造作,好似不能坚贞如一。真正德行端方正直的人,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圆通,没有尖锐的棱角,不会伤害他人;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需经历长期艰苦的磨炼,并在时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大展其宏图,建立丰功伟业;最大的声音并不是人耳能听得出的各种声响,而是大到人耳听之不闻的大道的无声之声;最大的形象并不是人眼能看得见的各种物象,而是大到人眼视之不见的大道的无形之象;以上这些均说明:虚无自然的真常大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但也唯有大道,具备至公无私的大德,善施恩惠于万物而滋养和帮助其成长,且能做到善始善终。

1.16 三生万物(原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释义】道是宇宙的本源,其最初形态为混沌一片的太和元气, 此即道生一、无极生太极之意;太和元气并非静止不动,而在其不断的运动中,分离出性质相反的两种气态物质:阴气和阳气,此即一生二、太极生两仪之意;阴气和阳气又相交混合成一种中和状态的物质,此即二生三;阴气、阳气以及阴阳中和之气,这是生成世间万物的物质基础。万物生于天地之间,都是由阴和阳两方面合抱而成,都是以阴阳相冲的和气而生长。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二者不可缺一。人们通常都厌恶“孤”、“寡”、“不谷”这些不吉善之名,而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这是效法大道处柔弱谦卑之德,以取和于上下之意。所以,世间事物,常以谦下损己而得益,以自贵益己而反招损。古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横霸道的人不会得到好死。”我将以此为镜鉴,作为向人施教的指导思想。

1.17 无为之益(原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释义】遍满太空的真空妙气,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可驰骋天下,渗入任何致密而坚硬的物体,在里面自由出入,穿来穿去: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穿透到没有间隙的东西里面。 我由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也和这种无形之气一样,可以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无所不成。 所以,“不言而教”以及“无为而治”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普天下没有任何其它方法能赶上的。

1.18 大成若缺(原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释义】大道生成万物,而大道自身却无形无象,好似并不存在,但它生成万物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太和元气充满宇宙,却视之不见,好似真空一样,但它生养万物的作用是永远不会穷尽的。大道生成万物,无私无欲,最为正直,然而它却因物顺物,不与物争,好似受到委屈一样;大道生成之万物,千姿万态,精巧无比,但却看不出是大道所为,好似大道极为笨拙;大道指挥天地运行,四时成序,寒来暑往,昼夜交替,极有规律,一清二楚,然而它却一言不发,好似极不善言辞。 人在冬天急走或奔跑可以战胜寒冷,夏天安静下来则可以克服暑热。不过这些做法都只能是暂时解决一下问题,不能持久。只有清静无为的虚无大道,才能达到中正无偏,阴阳平衡,才是天下的正道。

1.19 不行而知(原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释义】大千世界,复杂万端,变幻无穷。 有道的圣人君子,通晓天地之理,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常人不求大道,不晓天地之理,仅凭“眼见为实”去了解世界,则走得越远,越是眼花缭乱,所知道的真理反而越少。所以,圣人不必远行就可知道天下事情,不必事事亲见就可明晓天下道理,不必强作妄为就能有所成就。

1.20 天下贵道(原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释义】“道”生万物而又隐于万物之中,故为万物之奥妙所在,善求大道奥理并力行的人视其为珍宝,不善求道体道的人也会受到道的庇护。合于道的美善之言可使人心悦诚服,故能流行于市;遵道而行会受到众人尊敬,能使更多的人加入修道的行列,成为善人。所以对于不善求道及道德有缺损的人,怎么能舍弃他们呢?因此,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或司马、司徒、司空)的时候,虽有拱抱璧玉在先、驷马在后的仪式,还不如让他们坐进这个大道之“车”。古代人们所以把“道”看得如此贵重,哪个不是由于天天修行大道而得到它的庇佑,即或有了罪过,也能自行悔过迁善而免除其罪过? 就因为这个,“道”才为天下人所珍贵。

1.21 图难于易(原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释义】以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去作为,则无不为;以不滋事的方法遵照自然规律去做事,则无不成;以恬淡无味为味,则得清淳绵长的道味,胜过世俗浓味而有益于身心健康。别人对我有怨恨,无论大小多少,均以德相报,则怨恨化解;若以怨报怨,则两败俱伤。处理艰难的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天下难事,须从易处着手去解决;天下大事,须从小事起步去完成,这是必然规律。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而是按照由小而大、先易后难的次序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所以能够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首先是重视困难,而后图难于其易,所以最终就不困难了。

1.22 未兆易谋(原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释义】事物处于安静状态时容易把持;事情尚未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物品缺乏韧性时容易破碎;事物细小微弱时容易散失。所以,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早做准备;治理祸乱要在它还没出现之前就早做预防。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毫末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远行,是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出来的。 人们做事情,常常会在将要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是因其缺乏坚韧的毅力,不能始终如一而功亏一篑。如果一直到最后也能像在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圣人追求别人所不愿追求的恬淡与清静而得道,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而免致灾祸;学习别人所不愿学习的自然无为之道而获得真知,返观与审视众人所犯过的错误而作为经验教训以免自己再犯。 如此,方能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去行事,而不敢有丝毫的造作和任性妄为。

1.23 知我者希(原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释义】我讲的这些道理本乎自然无为,至为简易,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什么人能真正理解,没有什么人能主动实行,其原因或是日用而不知,或是追求奇巧而偏离正道。我的言论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作为万物之宗的大道;而行事是有主宰的,这个主宰就是以符合大道为准则。正是由于人们对此不了解,所以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实在太少,能取法我言行的人就更加难得而宝贵了。由此可知,有道的圣人虽然外面穿着粗布衣服,看起来并不起眼,怀里却揣着美玉,不向外炫耀。

1.24 天网恢恢(原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释义】有勇气而莽撞逞强、铤而走险者,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有勇气而审时度势、以柔对刚者,则不作无谓牺牲而能保全性命。这两种勇的结果,或如后者而得利,或如前者而受害。天所喜恶的事情,谁了解其中的缘故?即使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争强好胜反而容易获胜;不用言语指使而万物生长收藏会顺时相应; 不用命令召唤而昼夜会自动往来、寒暑会自动交替;心地平坦自然不用苦思苦虑而一切会安排有序。自然规律就像一张恢弘浩大的网,看似宽疏但却将一切网罗于其中,而不会有所漏失。

1.25 柔弱者生(原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释义】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兵力过于强盛就容易骄横轻敌而不能取胜,树木过于强壮就会老化而容易折断。所以,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向下;凡是柔弱的,总是处于向上。

1.26 损余补欠(原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释义】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抬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抬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 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也是这样,减少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以达到平衡居中。 可是人世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而是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以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那么,谁能够将有余的奉献给天下不富足的人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有才干,有所成就而不居功骄傲,他是不愿意彰显自己的贤能哦。

1.27 弱能胜强(原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释义】在可见的有形物质中,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然而攻坚克强的能力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它,它的这个性能是无可改易和替代的。因此,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这个道理天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但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去践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说:“能承受国之屈辱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能承担国之殃祸的人,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这与正面的说法好像相反,因为人们通常只会说:做一国之君是很高贵和荣耀的,哪会受到屈辱和殃祸。

中 篇 道德修养

2.1  不如守中(原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天地没有感情,对万物不讲什么仁慈,没有什么偏爱或偏憎,对谁都一视同仁,任万物自然生灭,视万物如草料编织的刍狗(一种廉价祭品),让它们各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自荣自枯;圣人也应当效法天地,对百姓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使他们各尽其才,自作自息。天和地之间,空空荡荡,就好象是一个大的风箱,虽然内部空虚,却隐含无限的能量,不会屈服于压力,愈是鼓动,鼓出的风就愈多,风力就愈大。人在处事的时候,要谨言慎语,掌握好分寸与时机,尤其不要把话说过头了。把话说绝了,就没有了退路,就容易失败。还不如什么也别说,保持内心的虚静,默守中空,静观其变,以便摸清事物的规律后,再做相应处置。

2.2  天长地久(原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惟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释义】天能长生,地能久存。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没有私情欲望,其运作不为己,无心自求长生,所以能够长生。圣人效法天地不求生而长生的自然之道,处事谦退无争,把自身置于人后,而自然被众人拥戴于先;使自身置之度外,舍己为人,不求自己身存,自然得到万民的敬仰与保护,所以身有所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这充分说明,只有无私,才能成就自身。

2.3  上善若水(原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释义】最完善的品格莫过于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不愿意停留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道”。其居处善于选择最卑下、最低凹的地方,无人与之相争,故无倾覆之患;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施恩于万物而不求报;利万物真实而无假;对万物一视同仁,公平而公正; 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能力非凡;春夏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而秋冬凝为霜雪,结为坚冰,覆盖大地,遮风御寒,保护生灵。 正因为水的所作所为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2.4  功成身退(原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容器盛物过满,就会盈溢而出,不如宁欠勿满,适可而止;刀剑磨得过于锋利,锐势难以保持长久,反而容易折损;财富积聚到金玉满堂的程度,很难守藏,应当施舍社会,济困扶贫,否则不是被败家子挥霍,便是被贼惦记而招致祸患;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必遭众人厌恶,那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含藏收敛,急流勇退,这犹如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物盛则衰,花开则谢,刚极则损,乐极则悲……此皆是自然之理。

2.5  专气致柔(原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人之魂(神)魄(气)载于一身,合抱为一,时刻也不能分离,方能生存;人在调和呼吸、炼气养身时,必须心神专一,达到温顺柔和,象初生婴儿那样无思无欲,方能有所成效;修真养性时,必须清除心里一切杂念,不留一点瑕疵,方能还其人之先天本性,心居玄冥无为之境,一览天下万物的真象;爱民(爱惜精气)治国(强身健体),必须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方能国泰民安;人的天门(指眼耳口鼻等感官)的开合,受心神(意念)的支配,必须保持如雌性般的柔和清静,方能眼明耳聪、呼吸平稳;对宇宙真理和人生真谛的探索,必须放下后天人心的欲念情识,方能做到“明白四达”。天地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顺自然施化万物而不自恃其功;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 这样的品德是真善上德,是在不被人知,无心、无欲、无为的状态下完成的,可称之为“玄德”。

2.6  圣人为腹(原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释义】缤纷的色彩,易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响,易使人听觉失灵;佳肴美食,易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会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珍奇物品,会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与注重内修德性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声色物欲的诱惑而安于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

2.7  身为天下(原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释义】常人受到宠爱或被人侮辱就会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往往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被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恐不安,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存在(在乎自身);如果我没了身体(忘忽自身),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要尊贵那些舍身为天下奋斗的人,若此,天下就可寄予给他们;要爱戴那些忘我为天下做贡献的人,若此,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们了。

2.8  古善道者(原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不成。

【释义】古时得道的人,知晓道的微妙和通达道的玄奥,所以世人觉得他们高深莫测难以认识。正因其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和描述他们的一些特征:处事谦恭谨慎,好似冬天履薄冰过河;谨言慎行,好似畏惧四面邻居窥探;举止庄重文雅,好似去赴宴做客;行为潇洒自如,好似冰块缓缓消融;为人敦厚朴实,好似未经加工的木料;心胸宽广豁达,好似深山空谷; 混迹世俗与人无异,好似浑浊的水,实则与众人和光同尘。谁能使心中不染尘垢,如使浑浊的水澄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在久处安静之中产生真气发动,慢慢现出生机?唯善于修道的人能做到。保持这个“道”的人,凡事能适可而止,不贪多求满。正因为他永不自满,所以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人学习而不固步自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2.9  归根复命(原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释义】排除一切杂念,使内心空虚到极点;保持内心清静,使之达到极度的安定。万物在不停地生长消亡,我只有处在这种虚极静笃的状态下才能体察其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虽然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终究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称为归根。归根就是由动返静,返回到生命的原始状态,故又可称为复命。归根复命是自然规律: 万物由静至动,再由动返于静,如此循环往复,永不止息,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 知晓并遵循这个常规,就是明白人。不知晓这个常规,违反常规而轻举妄动、胡作非为,必然会出乱子,酿成灾祸。知晓归根复命是自然常规的人,心情就会十分坦然平静,心胸就会非常宽广,能容纳天地万事万物,能宽容待人;对人处事才能公正无偏、大公无私;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才符合天地自然之理,天地自然之理就是道;符合天地自然之道才能长久,循道而行则终身不会遭到危害。

2.10 独异于人(原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释义】唯唯诺诺或者阿谀奉承两种态度其实相差不多,都是为了讨得上司的喜欢,而内心可能都讨厌他们的上司;同一件事,有人认为是善,有人认为是恶,这是由于他们判断的标准或所站的立场不一样。有时有人好心做善事,反而引起不良的恶果。所以,事情本身的善与恶究竟如何,能有多大差别,谁能说清楚?世人都畏惧的事情,谁能不畏惧?这些风气的形成是由于大道荒废已久的结果,好象还没有走到尽头哦!对此,众人都熙熙攘攘、高高兴兴,如同去太牢参加祭祀大典的盛宴,又如同在春天里去登高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没有一点要跟去享受一下的想法;心中混混沌沌,象婴儿还未长成小孩那样全然不晓世事;又好象自己乘小舟漂泊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什么也不去想,管它最后归宿到哪里!众人似乎什么都富足有余,而独有我却像被世界遗弃了,缺少了很多,看上去真像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大笨蛋!别人都能把事情看得明明白白,唯独我迷迷糊糊弄不清;别人都能精明仔细地察看问题找毛病,唯独我闷在心里不闻不问。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内心淡然而恬静,象大海一样宽广,能包容一切;而我心中的波澜,却又象有高雅的清风在海面上徐徐吹动,停止不下来。世人都精明能干,拥有各种维持生计和用以争斗的本领,唯独我显得愚顽笨拙,像个粗俗的鄙夫。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贵在得益于一直从大道母亲那里汲取营养,保持了人的自然本性。

2.11 曲全枉直(原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释义】直线不能成圆,曲折宛转则能周全;物件弯屈了,经过反向弯屈则能伸直;低洼的地方储水,才能充盈;陈旧的事物具备适当条件则能变新;少取则容易获得;贪多则容易产生迷惑。所以有道的圣人,始终抱守自然真一之道,作为应对天下万事万物的模式。 不固执己见,故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故能是非彰明;不自我表功,故会有众人为你记功;不傲慢自大,故能长久与人相处。正因为你不与别人相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你争。古人所谓“曲则全”的说法,并非是虚假的言论,若能按此思路指导自己的言行,确实能达到万全而归的效果。

2.12 自是不彰(原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释义】踮起脚跟站着,必不能久立;迈大步跨跃,必不能久行。 固执己见的人,不会明白事理;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明是非;自我表功的人,令人不齿,没人愿意为他记功;傲慢自大的人,不能长久与人相处。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行为皆非自然之道,有如吃饱后剩余的食物,再多食必伤脾胃;又如人身上多长出的赘瘤,非但无用,反而令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决不会那样做。

2.13 善行无迹(原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释义】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寓意是善于做好事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无瑕疵可指责,不会留下把柄; 善于计数的,不用竹片或木棍等工具,也能进行筹算;善于闭守的,深藏不露自己的秘密,不用闩销锁闭,别人也无法打开;善于扎结的,不用绳索捆缚,用心或情感连结或契约法规等方式,也能将人牢牢拴住,使其不能解脱。因此,圣人经常乐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承继了大道的光芒,暗藏着聪明智慧。所以善处事的人可以做不善处事的人的老师,不善处事的人可以作为善处事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人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最精要而微妙之处。

2.14 知雄守雌(原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释义】知道雄性刚强,有足够实力就可称霸一方,自己却安守着雌性般的柔和状态而不露锋芒,不与人争,甘愿作天下面的一条溪流;作天下的溪流,正常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就会回复到婴儿般的单纯状态而生机无限。对世间的事情了如指掌,看得清楚明白,自己却安守着一无所知的糊涂暗昧状态,不表现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以自己的看法和意志强加于人,也不过于计较他人的缺失,如此才能成为天下人仿效的一种楷模;成为天下的楷模,就能保持正常的德性而不会出现过错,就能回归到混沌一体的状态而潜力无限。知道什么是高贵和荣耀,自己却安守着平庸卑下的地位,能忍受各种屈辱,甘愿做天下面的一片山谷;做天下的山谷,正常的德性才得以完美体现,才能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状态而融通无限。朴素本初的东西经转化分解后可制作成各种有用的器物,聪明睿智的有道之人能全面掌握和使用它们,犹如担当百官之长。所以最完善的社会体制,应将各方面的人才,组合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是不能随意分割的。

2.15 自知者明(原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能了解别人叫做睿智,能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胜过别人只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和欲心妄念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强使自己行事恒久不懈的方为有志。不离失道德本分的人,能止于至善之地,其行为合于道,所以能长久安宁;身虽死而其思想和精神永存,或其功绩永不磨灭的,才能算真正的长寿。

2.16 上德无为(原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义】上等的德,是道的完美体现,因其自然无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有德,看似无德而实有德;下等的德,则表现为外在形式的有德,看似有德而实无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不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最有仁慈和友爱之心的人有所作为是无意而为;最有正义感和坚持正义的人有所作为则是有意而为;最讲礼数规矩的人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于是只好伸出手臂拽着别人去遵守礼制。所以,当世人失去了合乎道的自然纯真的本性之后,才会倡导接近于道的美好品德;当世人失去了接近于道的美好品德之后,才会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仁慈和友爱;当世人失去了仁慈友爱之心以后,才会倡导人的情义和应尽的义务;当世人失去了情义和不愿尽义务之后,才会倡导用礼数规矩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前面上礼之人以为用礼数规矩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达到天下大治,这种认识,只不过是徒有“道”的虚华外表而已,实则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为人应当敦厚而不轻薄;处事应当朴实而不虚华。因此必须去除人心之轻薄虚华,而取效道德之敦厚朴实。

2.17 知足不辱(原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释义】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 生命和货利相比哪一样更为重要?失去名利而得健康与得到名利却命丧黄泉相比,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招祸身亡的危险性就越大。名誉钱财乃身外之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辱身之祸;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亡身之灾,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平安而寿尽天年。

2.18 圣无常心(原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释义】圣人大公无私,没有常人那种个人的私心,而是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忧。 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诚信的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诚信者转变为诚信者,使人们同归于有诚信。 圣人在天下行道,见许多人迷于物欲而陷于不善不信,为此而感到痛心和不安,为挽救他们,则对大家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不厌恶,不嫌弃,也不责怪,圣人之心与天下万民之心浑然为一体。 百姓们都注重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圣人则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去关爱他们,以自身的善信无私作榜样去引导和感化他们。

2.19 善摄生者(原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释义】人之生死乃自然之规律,初出于世而为生,终入于地而为死。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顺自然而生息,无病无灾,享尽天年而亡的长寿者,约占十分之三;第二类是因先天不足,体质较差或生病伤残而未尽天年,中途夭亡者,也约占十分之三;第三类则是因恣情纵欲,贪酒好色,生活奢侈,享受过甚,或追名逐利劳心过度等而夭亡者,亦约占十分之三。这第三类人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为什么也会短命?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太优厚了的缘故。据说,古代精于养生护身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入军阵中也受不到兵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兵器对其身无处击刃。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他淳朴无欲,恬淡无为,慈悲善良,毫无恶念,不会主动加害野兽和他人,所以野兽和他人不会以他为敌。

2.20 尊道贵德(原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道生成世间万物,德养育世间万物。万物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呈现出来,并随自然环境和气候等的变化趋势由小而大地成长起来。所以,万物莫不尊崇道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是由于道德生养万物并不是使用干涉和强制的手段,而是纯任万物顺其自然而化育生长。 因此,是道生了万物,德养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和保护。生养万物却并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却并不自恃有功,护佑万物成长却并不任意宰割它们,这是最高境界的品德,称为玄德。

2.21 知子守母(原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释义】天下万物都有起始,这个起始就是道,它作为天下万物的总根源,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既然知道了道是万物之母,也就知道万物是道之子;既然知道了万物是道之子,万物就应当不离其母,即不离于道,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人若能闭塞眼耳口鼻,做到清心寡欲、恬淡自养,就能固根抱本,终身都不会有烦扰、忧愁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窗孔,必然受到声色美味的诱惑,劳心于追名逐利之事,则背道忘本,终身都不可救治。人若能够见小而知大、察微而知著,则叫做明智;人若能够持守柔弱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则叫做强大。人若能运用道的光芒,使自己内心归于明亮,就不会给自身留下祸殃,这就叫做承袭了真常之道。

2.22 比于赤子(原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啕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释义】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他没有伤害其他生命的意图和举动,所以毒虫不会螫扎他,猛兽不会抓扑他,凶鸟不会搏击他。 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其阳物却时常勃举;这是因为他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哭叫而声不沙哑,这是因为他先天冲和元气淳厚的缘故。知晓由阴阳二气相冲而得中和之气,乃是世间万物运作的正常规律;知道了这个正常规律,就弄明白了什么是常道。静心寡欲,致虚守柔,可使体内气机自然和顺通畅,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生命延长,这是祥和的做法;如果用心意去迫使体内气机流动,会扰乱气机的正常运转,这是人为的逞强。物强壮了就要衰老,用逞强的方法,不合于道,不仅达不到益生的目的,反而会过早夭亡。

2.23 知者不言(原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释义】知晓大道真义的人行不言之教,重身教和心领神会,所以不夸夸其谈;而那些夸夸其谈的,恰恰是不知晓大道真义或只是一知半解的人。有道的人表现为:缄塞其口,绝不轻言妄语;关闭眼耳鼻等嗜欲之门,使精神内守,不受外界邪魔的诱惑;挫去自己的锋芒,不炫露自己的睿智德能;解除因尘缘和物欲等引起的各种纷扰,使内心归于安宁清静;以百姓心为自己心,想百姓之所想,用自己的心德光芒普照百姓,与其共享;与百姓同处尘世,不论贵贱贤愚,一视同仁,平等相处; 能做到这些,就可认为是达到了与深邃玄奥的大道相同的境界,称为“玄同”。达到玄同境界之后,对人处事就会大公无私,便不会因涉及个人私利而有亲疏、利害、贵贱等等的分别,所以才会被天下人所尊重和珍贵。

2.24 我有三宝(原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释义】天下人都认为我所讲的这个“道”实在太大了,似乎与任何具体的事物都不相像。正因为它太大,大得无所不容,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的时间稍为久一点,那么“道”也就显得太渺小了。我有三个守道的法宝,将会长远保持下去:第一个叫做慈爱;第二个叫做节俭;第三个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有了慈爱,天下人会自然归服,可不战而胜,所以能起到勇武的作用;有了节俭,不奢不贪,可积少成多,所以能达到广博;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处处谦让于人,先人后己,不与别人争名夺利,会受到人们的敬爱,所以能成为人们所器重的尊长。 今之人舍弃慈爱之心而追求单纯的勇武,不能使人心悦诚服,最后必然失败;舍弃节俭的美德而追求奢华、大方,必然无所积蓄而走向穷途末路;舍弃谦让的美德而求争名夺利于先,虽能暂时获得一点小利,最终结果却是被人们所唾弃。 这些行为都将走向死路。而慈爱,能使众志成城,用来应对征战,便能够取胜,用来守卫就能够固守。因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天将要佑助的,就是能够以慈爱之心守护万民的人。

2.25 圣人不病(原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释义】人贵有自知之明,真正有知识的人,是很谦虚的,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所以不会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多么有知识,这是具有上德品质和上等智慧的人;而一些并无真知或只有一知半解的人,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夸耀,这是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圣人不会有这样的毛病,因为他把这样的毛病视为应当克服的毛病。正是由于他把这样的毛病视为应当克服的毛病,所以他不会有这样的毛病。

2.26 不责于人(原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义】深重的怨恨即使和解了,必然还会留下残余的怨恨,怎么才可以算是妥善的解决办法呢?唯有从一开始就不要结怨。因此,有道的圣人借钱帮助别人解困时,虽然保存着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去强迫别人还债,只是等待别人自动偿还。所以,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施惠于人且对人宽容,因而不会结怨;而无德的人则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既未施惠于人反而强行向人索取讨要,必然会结下怨恨。天道是公正无私的,有德的善人常会受到它的佑助,而无德的恶人终会受到它的惩罚。

2.27 圣人之道(原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释义】真实可信的话不见得悦耳动听,悦耳动听的话不见得真实可信;诚实善良的人很可能不会争辩,会争辩的人或可能不诚实善良;有真知的人不一定博学,博学的人不一定有真知。 圣人不积攒财货,而是尽自己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他为百姓造福越多,自己就愈有幸福感;他对百姓贡献越大,自己感觉到的幸福就愈多。自然界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为民做事而不争功,为天下奉献而不求回报。

下 篇 治国安邦

3.1  圣人之治(原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不给有才德的人过高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平民百姓就不会有人想方设法去争名逐利;不以极昂贵的价钱去购买稀缺难得的物品当宝贝珍藏起来,平民百姓就不会有人愿意冒生命危险去盗为己有;不显现或见不到能使人引起各种私欲或贪念的事物,平民百姓的心思就不会迷乱。所以圣人对治世的主张是:净化民众的心灵,使其没有贪欲之心,同时使民众吃饱穿暖,无衣食之忧;削弱其逞强好胜争名争利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志向,同时增强民众的体质和劳动能力,使其能自食其力;经常使民众保持淳朴的民风:不懂得如何巧取豪夺,也没有过多的欲望和奢求,能知足常乐。这样一来,那些想依靠智巧兴风作浪的人便无机可乘,也就不敢恣意妄为了。领导者只要遵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去做,天下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事情。

3.2  不知有之(原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释义】上古圣君治理天下,本着真常的自然之道,上顺天理,下应民情,无为而治,天下大治。 而百姓如鱼在水中不知水,以为天下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不知道是圣君为他们治理好了天下。 这是最上等的君王和最理想的治理方式;其后的君王,施行仁政和德教,并为民众办很多善事,所以被大家拥戴和亲近,得到老百姓的赞誉,这是次一等君王的治理方式; 再次一等的君王,则是建立刑法、施行苛政来进行治理,使百姓产生畏惧心理,而百姓对君王则敬而远之;最次一等的君王,既不讲德,也不讲法,而是独裁专制,为所欲为,并且高傲自贵,腐败奢侈,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实是胡作非为,祸国殃民,所以会受到百姓的轻蔑和谩骂甚至反抗。统治者的诚信不足,自然得不到民众的信任。最好的统治者应当非常慎重自己的言论,不会随意发号施令,并且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进行管理,达到天下大治,让老百姓觉得这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刻意恭维和歌功颂德。

3.3  仁义孝忠(原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由于后世君主失德,过分伸张自己的意志和欲望,侵害了民众的利益,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是不遵守自然无为之道治理天下的结果,所以才需要提倡行仁义、施仁政,以求改变这种状况。由于人的聪明智慧的普遍增强,以及当权者善使各种计巧,使得一些缺乏道德的人随之产生许多非常奸诈和极其虚伪的言行,或做出严重的弄虚作假之事。家庭成员(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丈夫妻子)之间关系紧张,不能和睦相处,于是才要求人们遵守孝顺尊长和仁慈友爱等道德规范,以约束自己的言行,促使家庭和睦。君主昏庸,奸臣当道,致使国家陷于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这时必有忧国忧民、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尽心报国的“忠臣”出现,以拯救国家免于危亡。

3.4  绝学无忧(原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释义】真正的圣人是真人不露相,真正的智者是大智若愚,智藏于内而不显于外。统治者不要把自己标榜为圣人和智者,好高骛远,追求圣功伟业而置社情民意于不顾,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给人民以充分自由,社会经济才能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人民才会得到百倍的好处; 统治者不要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仁义道德规范,强制要求老百姓遵守,而统治阶层中“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平民百姓需要的是衣食无忧,不需要那些假仁假义的东西,所以应让庶民百姓顺自然之理,赡老育小,自然会“民复孝慈”;统治者不要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巧立名目,与民争利。还利于民,百姓自然生活无忧,百姓生活无忧自然盗贼不兴。 然而仅用上述三个方面的条文去规劝统治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必须令其从思想深处的认识上有所归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其保持纯洁朴实的自然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才能做到弃绝所谓圣智、仁义和巧利之类的学问,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之免于忧患。

3.5  希言自然(原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释义】少发言论和政令去强制和干扰民众,才合乎于自然。狂风不会从晚上一直刮到早晨而不止,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不停。谁使其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为的暴力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中:得道者其言行必合于道,有德者其言行必合于德,失道失德者其言行必失于道或德。言行合于道的人,必会受到有道的人的欢迎;言行合于德的人,必会受到有德的人的欢迎;言行失于道或德的人,必会受到失于道或德的人的欢迎。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也就不会得到老百姓的信任。

3.6  重为轻根(原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释义】重在下,轻在上,物轻不能载重,而重可载轻,故重为轻的根基,引伸之意为稳重可以控制轻浮; 同理,静定可以制服躁动,故静定是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是不敢轻举妄动。虽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闲处之、超然于物外。为什么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还要轻浮躁动去治理天下呢?轻浮会失去臣民的信任,躁动则会失去君权的主导地位。

3.7  天下神器(原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哈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释义】准备夺取天下的管辖权而又采取实际行动这么做了,在我看来,是由于前面的统治者强作妄为把天下弄乱了而不得人心,才会有人迫不得已要起来取而代之,这是顺乎民心的正义之举。 民心是天下神器,天下人皆有情感和意识,为万物之灵,最为神圣,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强作妄为和强力统治。强作妄为,必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必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强作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力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世人秉性不一:走路时有的人喜前行,有的人喜后随;天气感觉上有的人哈气以增暖,有的人吹气以降温;体格上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瘦弱;事业上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损失惨重。这些都是由人的自然个性使然。因此,圣人处事平和适度而不过分,生活节俭朴素而不奢侈,待人诚恳谦和而不骄蛮,所以能得人心,而天下自归之。

3.8  用兵之道(原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释义】按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遭到报应:军旅争战过的地方,生灵涂炭,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会出现灾荒之年。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在战争中既要速胜,又要减少伤亡,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就可以了,不能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取得了战果也不要矜恃逞能、自我夸耀和骄傲自大,妄自尊大必然轻敌,容易被敌方利用而导致最终失败; 战争求胜只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达到目的后切勿再逞强。 物过于壮盛就会走向老朽,所以逞强的行为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东西,很快就会衰亡。

3.9  不祥之器(原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释义】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以左边为贵,左边是青龙之位,代表祥和;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右边是白虎之位,代表凶煞。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时才使用,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了,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不要觉得是件美事,如果以为是件美事,那就是乐于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使天下人归服。自古习俗,吉庆之事崇尚放在左边,凶丧之事崇尚放在右边。所以,布置作战任务时,禀命行事的偏将军站在左边,而主杀伐之权的上将军则站在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须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总结战果时,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3.10 镇之以朴(原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释义】道永远是顺任自然普育万物而不妄为,却又没有什么事物不是由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民就会自然感化而得到充分发展。自然生长化育可能产生贪欲和妄想,侯王应当以“道”的纯朴之性(无欲无求)来要求和管住自己。用“道”的真朴管好了自己,没有了私欲和贪心,下面的臣民也就不敢有贪欲和妄想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安宁、稳定。

3.11 知足常足(原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

【释义】以无为大道治理天下,则国泰民安,无兵甲争战之患,故战马被退还到田间用于耕种和积粪肥田;若治理天下不行无为大道,则世道必乱,兵戈四起,需养兵屯马于郊野用于争战。这些兴兵动战、伤残百姓的罪恶,都是由于人们私欲过甚、贪得无厌而引起。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所以,人应当知足,只有具有知足之心的人,才会经常感到满足,而不去侵夺别人,避免咎祸与罪过。

3.12 为道日损(原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释义】常人求学,为的是积累知识,使知识量日益增加,达到博学多才;而求道的人,则在不断地剔除杂念,使私欲杂念日益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达到一念不起,以至于无欲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自然无为,即不妄作妄为,则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所以,能治理好国家的人,必定是少私寡欲,不施苛政,不动兵戈,无经常扰民之事;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能治理好国家,反而会造成天下大乱。

3.13 惟施是畏(原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释义】假如我矢志不移求得了真知,行走于大道之上,唯一担心的是害怕在行进过程中误入歧途。大道本来是很平坦易行的,而人们却对大道缺乏认知,故多喜欢行偏邪小路、走“捷径”。 朝廷的宫殿修筑得极其高大宏伟、精致华丽,国民的精力、资财皆耗于此,以致弄得农田荒芜,民无积蓄、国库空虚;王公贵族们却身着华美的锦衣,佩带着锋利的宝剑以显示其高贵,饱餐精美佳肴而厌恶普通的饮食,搜刮积攒的财货极其富余,他们乃是天下最大的强盗。这是对“道”的背叛,必遭天道的惩罚而走向灭亡!

3.14 善抱不脱(原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释义】擅长于建造楼房的,必先建立牢固的基础,如参天大树的根系深扎于土石之中,任狂风暴雨摇晃,不会轻易被拔除;善于守抱大道的,遵从自然无为的原则处事立业、治国安邦,便不会脱离大道。能这样做,就可以造福天下百姓,所以会受到子孙后代的敬仰、怀念,祭祀不断。将道的原则用之于修身,则私欲妄念不生,身心健康,其德性便朴实纯真;用之于齐家,则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业兴旺,其德性便绰绰有余;用之于与乡党交往,则促进乡里团结友好,处处受人尊敬,其德性便成为众人的楷模;用之于治国理政,则民风纯正,国泰民安,其德性便丰厚硕大;用之于平天下,则万国相安,天下太平,其德性便普及天下。所以,可以用我身去观察他人之身,其修身之理应同于我身;可以用我家去观察他人之家,其齐家之理应同于我家;可以用我乡去观察他乡,其乡党交往之理应同于我乡;可以用我国去观察他国,其治国之理应同于我国;可以用今日之天下去观察未来之天下,其平天下之理应同于今日。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会如此呢?就是用了以上这种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类推方法。

3.15 以正治国(原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释义】以合于自然规律的正道去治国,才能治理好国家;以奇巧、诡诈的办法去用兵,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以无为之道处事,不妄生事端去扰害百姓而治理天下,方能取得天下太平。我怎么知道会是这样呢?根据就在下面这些所见所知:天下的禁令忌讳越多,老百姓被捆束了手脚,不能安心和尽力于生产,所以民众就越是陷于贫困;拥有权柄利器的人越多,国家就越是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各种奇异之物便滋盛起来,追求奢华的风尚也会跟着滋长;法令越严越多,却都是治身不治心,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妄为,人民就会自行顺化;我好清静,人民就会自然纯正;我无扰民之事,人民就会自然富足;我无私欲,人民就会自然淳朴;我无私情,人民就会自然清纯。

3.16 祸福相倚(原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释义】为政宽厚,不做扰民劳民之事,只是默默地为民办造福的实事,百姓生活无忧无虑,所以人民自然就淳朴忠诚;如果为政严苛,处处限制百姓的自由,使得人人提心吊胆,终日惶恐不安,人民就缺少了幸福和安全的保障。灾祸降临,使人忧患、贫穷,却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奋发向上,战胜灾滥与穷困,从而获得幸福,所以祸在无形中相携着福; 富贵与安乐虽然是福,却容易使人怠惰和产生骄蛮之心,久之必然导致衰败甚至引来祸殃,所以福在无形中隐含着祸。谁知道福或者祸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到头?难道没有一个正常的规律?正常的事物,过些时候可能就变得奇异了;善良的人或物,过些时候也有可能变成妖邪。人们对于这些转化的缘由迷惑不解,其由来已经很久远了。所以,只有明了事物转化规律的圣人,才能够做到:品德端方而不妨害别人;心性清廉而不刺伤别人;为人正直而不放肆妄行;睿智聪明而不炫耀于人。

3.17 深根固蒂(原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夫惟啬,是谓早备。早备,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释义】治理百姓和管理天下的事务中,没有比提倡俭啬更为重要的事了。俭啬就是节俭朴素,爱惜民财,不尚奢侈,这是一种美德。惟有做到了俭啬,才能认为是提前做好了治人事天的准备。能提前做好准备,就是重视了对“德”的积累。重视了对“德”的积累,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那就无法估量它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保证国家的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具备了无有限量的浑厚之德而合于大道,也就是有了国之母,所以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 这是使国家根深蒂固,能够长久生存的根本方法。

3.18 治理大国(原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释义】治理大国,如同烹煎小鱼一样,不可胡乱搅动, 而且要掌握好火候,轻重缓急得宜。圣君以清静无为妙道莅临天下而治国理民,那些象鬼一样阴险狡诈、祸国殃民的刁恶之徒便不能兴妖作怪,玩弄“神通”。并非那些刁恶之徒没有“神通”,而是他们的“神通”在大道面前起不了作用,伤不了人。不仅是刁恶之徒的“神通”不能伤害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两者均不伤害人,也互不相伤。在圣德光芒的普照下,刁恶之徒便不敢胡作非为、扰国乱民,于是两者的德交归到了一起,让人民享受到了圣德的恩泽。

3.19 大者宜下(原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取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释义】大国要像大海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都交汇在这里,处于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正是由于它守静而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让居下,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归依;小国对大国谦让居下,就可以见容于大国而获其庇佑。所以,或者大国谦下而取得小国归附,或者小国安下而取得大国保护。大国不过是想小国都来归顺宾服,小国不过是想顺从大国而免受欺凌,两者都各得其所欲求的。在大国与小国的交往中,能和平相处的关键在于大国。所以大国应首先谦让居下,做出表率,视天下如一家,不分大小,平等相待,才能得到小国的拥戴,从而获致天下太平。

3.20 善为道者(原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释义】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会教导人民如何玩弄机智巧诈,而是教导人民要保持淳朴真诚。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和下面的民众都使用了太多的心机智巧。所以用心机智巧去治理国家,就必然会贼害国家与国民;不用心机智巧,而是顺自然、随民情去治理国家,才能造福于国家与国民。须知以智巧治国和不以智巧治国这两种方式都是治国的模式。若能够明白两种模式的实质区别并实行其中能为国为民造福的那一种,才称得上是玄德。玄德是深不可测、远大无限的,又是无形无象的,即和有形有象的事物相反。只有达到了玄德境界而后去治理国家,才能达到天下大顺。

3.21 江海善下(原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义】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做领导人,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因此,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虽然处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所以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他而不会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3.22 善胜不争(原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释义】善于用兵的将士,不炫耀其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相争,甚或以德屈人之兵不战而胜; 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别人甘愿为你效力。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是自古就有的顶极智慧。

3.23 用兵宜慎(原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释义】关于用兵,古人有过这样的话:“我不敢主动出兵侵犯别人,而当别人侵犯到我时则要进行自卫反击;我虽出于不得已而应战,亦不敢恃勇妄进,宁可退守一尺,也不冒进一寸。”也就是说,在用兵的时候,要非常谨慎:虽然有所行动,却看不出有什么行动;虽然在打击别人,却没见到手臂伸出去;虽然大敌当前,却好像没有看见敌人;虽然手里执有东西,却不像执有兵器。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敌人。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则几乎会丧失掉我战胜敌人的所有法宝。所以,当两军对抗且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悯苍生而小心谨慎的一方必然能够获得胜利,而乱行杀伐、骄傲自大的一方必然会失败。

3.24 民不畏威(原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释义】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官逼民反,统治者的末日就要到了。 所以,必须减轻人民的生活压力,提高其能安居乐业的生存条件:不要使其所居住的地方太过狭窄,不要使其厌恶所生存的环境。只有当他们不厌恶其所生存的环境时,他们才不会厌恶统治者而起来造反。 因为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能够做到有自知之明而不自以为是;有自爱之心而不自认为比别人高贵。所以应当舍弃自见、自贵,而保持自知、自爱,才会受到百姓拥戴。

3.25 民不畏死(原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释义】人民如果被压迫得已经不畏惧死亡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呢?假如人民普遍安生畏死却有个别人敢于为非作歹且罪大恶极,就得把他抓起来杀掉以平民愤,还有谁再敢作坏事呢? 不过常有专管刑杀的部门去执行杀人的任务。如果代替专管刑杀的部门去杀人,就容易随意草菅人命而反获罪责,这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削木头一样。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削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3.26 税多民饥(原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释义】人民所以遭受饥馑,是由于上面官府吞食的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任意强作妄为,使得民不聊生,所以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会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追求自己生活享受的丰厚而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才会以死相拼。因而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当政者,比起只知看重自己生活享受的当政者来说,才是贤明的统治者。

3.27 太平之景(原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释义】国家小,人口少,没什么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没有了战争,不被他国兼并,能和谐相处,即使存有一些武器装备也只是备而不用,这样就能使人民不必为保存自己的性命而背井离乡,迁徒远方。虽然有船只和车辆,却没有人为了逃命而去乘坐;虽然还留有盔甲和士兵,却没有地方需要去布阵打仗。这就使得人民好象又回复到了远古结绳记事时的那种淳朴自然的状态,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吃得香甜,穿得舒暖、住得安适,过得快乐。 邻国之间虽然互相望得见,甚至连鸡犬的叫声也都能听得到,但两国人民之间却从生到死都互不往来。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这便是天下太平的景象。

(全文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