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庄农日用杂字》解读(十二)
844504

《庄农日用杂字》解读(十二)

紫网2023-10-14 11:35:520

杂字原文:

裤袜俱绵厚,大鞋底用毡,羊皮暖帽子,哪怕大雪天。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袍子套大袄,绉子靴卷尖;观音兜一个,蒙头并护肩。有这几件子,冷点不相干。

释义:

毡(zhān):用动物毛(主要是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制成片状的无纺织物,具有回弹、吸震、保暖等性能,可做防寒用品。早在周代已有制毡技术和使用毡的记载。

暖帽(nuǎn mào):是旧时人们在寒冷季节常戴的一种圆形帽,用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帽色为黑色或褐色,有檐,左右有帽耳以御风寒。在帽耳上缝有各种毛皮,高档者有狐狸毛皮,一般的为羊、兔等毛皮。

袄(ǎo):有衬里的比较厚重的长袖上衣。袄按衣长又可分为大袄和小袄,大袄即长袄,摆线在膝盖上下;小袄即短袄,摆线在腰际至臀部之间。男袄以对襟式为主;女袄则采用右大襟、偏襟、对襟等,其领、袖、衣摆多有变化。

布衫(shān):即布制的单上衣,或称布单褂。清时有大襟、对襟两种。后来,老人们仍沿用大襟衣衫,尚蓝色。青年中主要流行对襟的一种,布扣五对或七对,忌用四对或六对,俗谓“四六不成才”。

绉子靴(zhòu zi xuē):旧时穿的一种用绉布(表面具有纵向均匀绉纹的薄型平纹棉织物)做的鞋尖前凸上翘的高靿(yào )棉鞋。

观音兜(Guān yīn dōu):是一种披肩盖头的风帽,因形似佛像中观音菩萨头上戴的那种风帽而得名。

解读:“羊皮暖帽子,哪怕大雪天”中的“大雪天”,不是指天气下大雪,而是指节气已到了大雪。天气大雪,是按降雪量分类时的大雪。“大雪”节气则有所区别。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一,一般在每年的阳历12月7日或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山东北部有句谚语:“大雪不严河,经不住西风戳”,说的是节气到了大雪,河面很快就全封冻了。

在大雪时节,我国北方由于天气寒冷,患感冒的人明显增多,这时注意保暖非常重要。在旧时,一到寒冷季节,人们便很少出门。因事外出,都是身穿厚棉裤厚袄厚袜子,头上戴着暖帽子,这样一般不会被冻着。正如《日用杂字》所说:“裤袜俱绵厚,大鞋底用毡;羊皮暖帽子,哪怕大雪天”。

《日用杂字》中“裤袜俱绵厚”的“绵”字,在这里作动词。在山东多数地方,做被褥、棉袄时,要把棉花逐片逐层的整平再缝好,叫做绵被褥、绵袄;若把成型的棉絮平整地装入被子或袄里缝好,则叫做套棉被、套棉袄。同样,做厚棉裤就是将棉裤绵得厚一点,做厚袜子也是如此。在绵裤袜时,先将裤子或袜子按需要尺寸裁好布片做表,再把棉花一片片、一层层的絮在布片上。要做薄裤袜,就少絮一两层;要做厚一点,就多絮一两层。待棉花摊匀压平后,再加上里子,就可以缝制了。因此,绵衣被也叫絮衣被。绵衣被不能图省事,将棉花成块成团的一放了事,那样在使用时容易成块脱碎,撒风透气。只有一片一片的粘连在一起,才严丝合缝,经久耐用。

(男式緬腰棉裤)

棉裤是以前冬季御寒的主要衣物之一。在旧时的北方,不论男女老少,做棉裤时往往把裤腰做得很高很肥,棉花絮得也多,以保护前胸后背不受冻。在扎腰时还要把棉裤腰缅起来,楞把个肚脐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抵御外寒的能力够强的。有些女人在冬天怀里揣孩子,常把孩子的双腿塞进大裤腰里,即便天再冷也保证冻不着孩子。

(女式緬腰棉裤)

以前的平民百姓在冬季没有高档御寒衣料,但有一套冬季保暖的办法,那就是穿厚裤厚袜子,保肚子保腿保双脚。这些措施用现代眼光来看,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老棉袜)

特别是双脚,由于怕寒从脚起,若嫌厚袜子还保暖不够,就来个“大鞋底用毡”,即用毡做鞋底,确保不脚冷。之所以说大鞋,是因为有前面说到的厚袜子。当袜子加厚后,所穿的鞋子必然要随之加大。

(大鞋底用毡)

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这可能与满族的习俗有关。帽有礼帽与便帽之分。礼帽分暖帽与凉帽两类。

(上图为山东沂南县河阳社区考古发掘出土的乾隆时期暖帽修复件)

暖帽用于寒冷季节,是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四周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依天气冷暖分别镶以毛皮或呢绒。暖帽的耳扇多用羊、兔、狐狸等毛皮。一般农民都戴羊皮毡帽,即《日用杂字 》中所说的“羊皮暖帽子”。

(羊皮暖帽子)

凉帽,形如斗笠,一般百姓的凉帽是用竹、藤丝编织的。

(清代官帽凉帽)

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

贵族富绅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一般人就用银片、料器之类。八旗子弟为求美观,有的在帽疙瘩上挂一缕叫做“红缦”的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这种形制,也有变化。咸丰(公元1851-1861年)初,“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迭放于怀中。一般商贩、农民多在天冷时戴“毡帽头”,帽分左、右、后3块,翻上去是一圆形帽头,折下来可盖住面颊和后颈,多为褐色。

(毡帽头)

“裤袜俱绵厚,大鞋底用毡;羊皮暖帽子 ,哪怕大雪天”,说的是在大雪时节出门时的保暖问题,那么“闲在家里坐”时又穿戴什么呢?《日用杂字》中说得很清楚:“小袄套布衫”。

套,在这里作为动词,是罩在外面的意思。“小袄套布衫”即小袄里面套一件布褂子。旧时北方人冬天穿衣,不论穷富,多数都在棉袄里面套一件单褂。为什么这样做,除了增加一点保温量外,原因还有三。一是过去冬天没有洗澡条件,袄里面加一件褂子,这单衣脏了便于换洗。二是古人大都招虱子,而虱子卵叫“虮子”,粘附在衣缝上,很难除掉,但只要把套在袄里面的贴身单衣放在开水里一煮,就暂时彻底解决问题了。三是袄里面有褂子,遇到忙活感觉身上热了,可脱下外面的棉袄披在身上即可。当然,也确实有些穷人在冬天能有件破棉袄遮身就不错了,哪还计较里面套不套褂子。

上面说的是“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如果外出,一般都是在袄外面罩一件略长的大襟褂子。这种装束适用于男女,过去在农村常见。袄外面套大襟褂子不仅比单纯穿棉袄暖和,还易换易洗,便于保洁。之所以说外面的罩衣要略大于里面的棉袄,这是为了让人看着顺眼,否则就不怎么好看。

说到大襟褂子,笔者想到了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吃不了兜着走”。现代很多人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本义了。在我小的时候,真没少见吃不了兜着走的场景。因为那时农村穿大襟褂子的太多,女人们顺手掀起大襟褂子下摆兜东西是习惯动作。比如你到邻居家串门,人家送你点瓜果梨桃吃,临走再让你捎点回家给孩子吃,那时没有塑料袋什么的,衣服上也没有大口袋,这人就很自然的两手掀起大襟褂子的下摆,做成兜形,装上东西兜着走了。这就是真正的“吃不了兜着走”,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带着警告、威胁语气或玩话的意思,比喻不识大局,惹出了事或造成了不良后果必须自己承受。

(大襟褂子)

如若“小袄套布衫”还觉得冷,那就“袍子套大袄”,即袍子里面再加上件大袄。但在旧时的农村,穷苦人家多的很,没几家有条件准备小袄、大袄的,往往是一件棉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的穿了小的穿,直到四处都露棉。

从《日用杂字》中所说的“袍子套大袄,绉子靴卷尖”看,有这样条件的家庭,至少也是中等富裕人家。在一般家庭里,仅“袍子套大袄”就不容易,哪来的“绉子靴卷尖”。因为穷人家冬天是穿不上“绉子靴”的。

“靴”是指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其特点是保温性强,易于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靴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等。它是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的,在汉代以后大量出现,到了唐朝才普及,已官庶咸宜。宋代始出现女靴;元代盛行高丽式靴;明代虽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靴子用缎、绸、布、革制成。《日用杂字》中所说的“绉子靴卷尖”,实际就是自家做的短筒过踝骨、鞋尖前凸上翘的青(黑)绉布靴。之所以说是自家做的,因为在《日用杂字》最后还有一句“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可以佐证。

在清代,男式“多脸鞋”及“千层底鞋”则一直在民间流行。多脸鞋,平常用布或缎子制成,冬则用建绒(因最早产于建康得名。表面丝绒密而挺立,棕黑色,用于做鞋帽),以双道皮条缝于鞋脸之上,鞋尖突出于鞋底之外,侧面形似小船。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大傻鞋”。这种鞋是满族男人的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千层底鞋,是满族男女家居穿着,将布头或旧布裱成袼褙,多层合在一起,以麻线纳鞋底,因层多而得名。这种鞋不仅轻便自如,吸汗弹力强,还可以养治脚病,现在农村妇女几乎没有做这样鞋的了。

旗式坤鞋分为数种:“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马蹄鞋”、“花盆鞋”亦称旗鞋。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的改革,民国以后已不多见。

(上图:1.竹蝶纹花盆底鞋;2.福寿万代纹元宝鞋;3.牡丹纹高底鞋;4.万字纹花盆底鞋)

在冬天,很多普通人家穿的是用蒲草编成的“蒲窝”和用茅草加芦花编成的草鞋“毛窝子”,里面填充一把麦穰防硌脚。

(蒲窝)

茅窝子(毛窝子)

时至今日,还有些喜欢怀旧的老人,不想撂下这门子传统手艺,打几双这样的草鞋穿着玩。

旧时鞋子不分左右脚,自古皆然。若试新鞋大小,只试左脚即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左脚比右脚稍长,只要左脚合适,右脚就没问题。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由上海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可能与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的“鸳鸯鞋”有关。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服制改革”中规定,“鞋履的颜色士卒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犯者问斩”。而对做买卖的生意人,西晋朝廷则规定,凡市侩必须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这种鞋就是“鸳鸯鞋”。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黑白两道”。由于有些商人多佞,喜官商勾结,关系复杂,进而衍生出了现代含义的“黑白两道”。

古代鞋头都有高高的“鞋翘”,也就是《日用杂字》中所说的绉子靴“卷尖”,是中国古鞋的代表性特征。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翘头,区别一度“男方女圆”。古人为何在意鞋翘?首先,鞋翘与鞋底系一体,这样鞋底与鞋帮便不易开裂,耐穿;再者,古人多穿裙袍,鞋翘能托住裙边,不会踩在鞋底而跌倒。实际上,鞋翘设计还包含古人朴素的良好愿望,穿上鞋尖高高的鞋子,是不是有“步步高升”之意?笔者认为,古代的鞋翘也好,卷尖也好,都是为了耐穿,因为鞋翘与鞋底连在一起,相对比较耐磕碰。

清代,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而得名。这种风帽“蒙头并护肩”,在当时非常流行。

在古代,观音兜与斗篷,是既实用又搭配的冬服。这在《红楼梦》中有形象的描写。如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里道:“……宝玉听了只得回来,刚到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篷,戴着观音兜.”。这里说的观音兜是挡风的帽子,穿斗篷“一口钟”时可以戴,是冬天的最好衣物,男女都一样。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观音兜是一种风帽,不是和斗篷连在一起的。

按照《日用杂字》中所说,冬天在家有小袄、布衫,有袍子、大袄,有绉子靴、观音兜,就是冷点也不要紧了。但是,这样富庶的家庭能有多少?特别是在棉花还没在北方推广的古代,也包括在不远的过去,每到严寒的冬天,都是很难熬的。人们为了保暖,竟在绵袄里填充芦花。谁若不信,那是你没听说过“鞭打芦花”的故事。

这个故事属于二十四孝之一,主要讲述的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国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被抽烂,露出芦花,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两个孩子的棉衣用料不同。其父立即赶车返家,怒要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后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人确有用芦花来做棉衣保暖的,只是闵子骞本不应该用而用了。但对饥寒交迫的穷人来说,在用不起丝棉又无棉花的古代,用芦花也是很正常的。直到上世纪初,北方人在冬天打草鞋、做暖帐,还在使用芦花这种东西来保暖。

(芦花)

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以前的冬天,还是有点丝丝凉意。那时祖国刚解放,百废待兴,大家的日子都很紧巴,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宽裕。特别是那时的冬天,感觉比现在要冷很多,究其原因一是身体摄入的热量远比现在少,二是所穿衣服没有现在的保暖效果好。对《日用杂字》中所说的那些“裤袜俱绵厚,大鞋底用毡”什么的,无疑都是奢望。那时农村的孩子在严冬冻脚、冻腮、冻耳朵,都是常态。小子们几乎没有不流鼻涕的,每个袄袖子都擦得油光发亮。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一身新衣裳。那时日子虽然清苦,但大家都差不多,也倒不觉得多么难受,孩子们该玩就玩,该乐就乐,过年穿上新鞋见到碎砖破瓦照样踢一脚,被大人发现免不了会挨骂。那不是心疼孩子的脚,而是心疼把鞋脸子踢坏了。当年做母亲的看到孩子玩“踢瓦片”的游戏,无不心痛那双来之不易的布鞋。看来古人的“绉子靴卷尖”还是有道理的,因为有“鞋翘”,孩子调皮踢一下砖头瓦片,有卷起的厚鞋底挡着,绝不会踢坏鞋脸子。

(作者:王守照

图片大多源自网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