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从北齐皇室的胡化看北魏王朝的失败
842956

从北齐皇室的胡化看北魏王朝的失败

子玉史院子玉史院2023-07-30 16:18:050

文 / 子

北齐皇室的胡化有多么严重,就说明北魏王朝的汉化改革到底有多么失败。

严格来说,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大地,不能简单以血缘和基因来给一个人的民族属性做定义,而应该从文化层面来判断。胡人汉化,他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相反,汉人胡化了,那他们也就成了所谓的胡人。

是的,前秦苻坚大帝还以汉文化的正统地位自居呢。

而北齐皇室却是汉人胡化的典型代表,高欢和他的子孙们在时间的重力下全都从汉人退化为了胡人。如果你穿越到当时的北齐王朝,你绝对会以为,当时的中原还处于五胡时代呢。

首先,高欢家族是绝对的汉人,高欢祖父高谧曾经做过北魏的治书侍御史,深得献文帝的信任,后来因为犯法被流放到了怀朔镇。

以怀朔镇为代表的六镇是以鲜卑贵族为主体的边镇,所以,从高谧这一代开始,高氏家族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胡化这条路,到了高欢这一代,他已经自认为是鲜卑族的一员,再加上他娶了鲜卑人娄昭君为妻,高欢的民族属性中鲜卑化的浓度明显已经高于汉化。

所以,高欢建立的北齐王朝是胡风盛行,汉人倒成了被边缘化的群体。

北齐的胡化到底有多严重?

高洋准备立赵郡李希宗的女儿李祖娥为皇后,但高隆之和高德政却强烈反对:“汉人女子不配做我们的皇后,陛下还是另做选择吧。”

▲高洋铁了心要立李祖娥为后

图源/剧照

呵呵,高隆之和高德政两人也是汉人,和高欢一样,完全鲜卑化。

大臣杨愔被杀时,废帝高殷曾恨恨地说:“杀杨愔这样的汉人有什么可惜的?”

可见,北齐王朝的建立其实是历史的一次倒退,等于说,关东局势又回到了北魏定都平城时的局面,孝文帝白忙活了一场。

但历史之所以会发展到如此局面,根本原因还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漏洞所导致。因为,高欢本人以及其基本盘都是继承了六镇的遗产,六镇问题才是导致北齐王朝胡化的根本原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北魏如果没发生六镇兵变,也不会分裂为东西两魏,从而发展为北齐和北周的格局,而六镇兵变正好证明了孝文帝改革的失败。

是的,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那一刻起,六镇就一步步被边缘化,从而被主流所屏蔽。

和洛阳的士大夫群体一样,六镇的军人也全都是鲜卑贵族。区别只是工作环境和分工不同罢了。

但当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实施汉化改革之后,这两个群体之间就裂开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洛阳的鲜卑贵族升级为和汉人的门阀世族一个高度,享受了孝文帝改革的各项红利;六镇的军人群体却一步步被主流边缘化,既没有享受到孝文帝改革的红利,还同时失去了做官的权力。

等于说,大家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今却被人为拉开了距离,六镇的军人群体肯定内心不平。这种心理的不平衡经过时间的积累肯定会体现在行动上,兵变,很难避免。

其实不仅六镇的将士被边缘化,就是朝廷的禁军也被排除在了主流之外。当时,边军和朝廷的禁卫军,全都出自代北的三十六大部落、九十九小部落。如今,边军被完全抛弃,禁军也被洛阳的主流群体所屏蔽,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必然会产生矛盾。

也就是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并没有惠及军人这一群体

神龟二年(519)二月,因为张仲瑀上书请求朝廷重新修改官员晋升制度并抑制武人群体,直接就引发了羽林、虎贲将士几千人大闹尚书台的事件。

是的,禁军大闹尚书台事件只不过是后来六镇起义的前奏而已。后来,六镇边军的起义本质上和禁军这次闹事是一样的,都是对现状的不满。

武泰元年(528)四月十三日,尔朱荣一次性诛杀洛阳朝臣一千三百余人,史称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本质上是六镇将士对此前积累的矛盾的一种血腥解决,只不过他们借尔朱荣这个羯胡的手完成了而已。

▲尔朱荣策划了河阴之变

图源/剧照

只能说,曾经的矛盾积累得有多深,如今的悲剧就有多惨烈

而矛盾的根源就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不彻底——

孝文帝以洛阳为中心,将汉化的政策向四方辐射,但以六镇为代表的边地还是重复着以往的生存模式,并没有被覆盖到:

洛阳已经进化到了世族门阀时代,六镇却还是代北时的部落制;洛阳的鲜卑贵族全都改为了汉姓,六镇的人们还保留着他们“贺拔”、“斛律”的姓氏。

这其实不算是重点,重点是,洛阳的鲜卑贵族享受到了汉化的红利,而六镇军人的地位却是一落千丈,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不平衡就会出问题。洛阳的鲜卑贵族凭借着升级后的身份优势是越来越看不起军人群体,而保留着游牧民族善战基因的边镇军人却时刻都想着改变这种局面。

所以,六镇起义的种子是孝文帝亲手给埋下的。

而且,孝文帝虽然实施了全面汉化的政策,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透露出了胡汉之别。比如,鲜卑人虽然也被标定为北魏王朝的编户齐民,但这些人世代都是职业军人,而汉人却被定义为种地、耕织的角色。

就是胡人内部,鲜卑人永远是高贵的骑兵,而别的部族却只能做步兵。

说实话,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很难做到胡汉一体,就像后来的清朝,八旗是职业军人,而汉人才是实打实的老百姓。

▲清朝八旗是职业军人

图源/剧照

也就是说,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具体落实时是被打了折扣的。当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时,矛盾就会爆发,而六镇的军人凭借武力优势很容易就能给洛阳朝廷造成重创。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所以,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只能是开始,民族融合的趋势还要经受现实的各种考验。而孝文帝改革的不彻底也是人文因素之一。

但六镇起义,北齐王朝的建立也不能完全算是历史的倒退,起码,这次分裂也让北朝的武力值再一次回归,不然,也无法操盘南北混一的大业。

你觉得呢?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看懂了孝文帝迁都,也就读懂了北魏这个王朝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