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吕本中的八首经典之作,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微,寿州(今安徽凤台)人。
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 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 中国两宋之际的南渡诗人、词人、道学家。
吕本中诗学黄庭坚、陈师道句法,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艰涩”
吕本中的词多为小令,题材范围偏小,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不及诗作之浑厚。主要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村色野景,南渡流寓江左后亦有思乡怀国之作。词风新奇清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宋代〕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
2、《踏莎行·雪似梅花》
吕本中〔宋代〕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雪象梅花,梅花象雪,象与不象都奇巧妙绝。有谁想知道雪梅使我烦恼的滋味,请去问南边高楼上的明月。
还记得从前,雪里携手赏梅的时节。如今老来往事无人可诉说。我是为谁醉倒又为谁醒来?到如今还悔恨当年那么轻易地离别。
这首《踏莎行》见雪起兴,望梅生情,登楼抒怀,对月寄慨,把离愁别恨婉转道出,富含有朦胧美,意蕴无穷。
3、《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吕本中〔宋代〕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这是一首伤离别、怀友人的小令。全词利用心理上的时空感,借时同、地易、人殊的特点来抒发别情,去年今夜,今年今夜,明年今夜,是贯穿全词的时间线索和抒情机杼。
同一时间的反复,不同情景的再现,引起复杂的心理反映和感情的波动,构成了全词的抒情特色。
4、《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吕本中〔宋代〕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而被免职。这首诃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生活中写成的。它通过旅途见闻和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痛苦心情。
词的上片写他一路奔波,进入乱山深处过重阳节的情景。随笔所至,勾出江南深秋的美好风光,但究竟有些凝重之感。下片则感情越来越深沉,直接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再进一层突出其归思。作为南渡之人,家国俱已沦丧,这归思便融合了爱国的情绪。
5、《春日即事》
吕本中〔宋代〕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病起后只见初春的太阳,和煦多情,迟迟不肯西坠;我勉强支撑身体来到庭院里,看看花朵是否开得美丽。初春时园中池馆的积雪渐渐地消融,我依栏远望一直到太阳将要落山之时。
狂飞乱舞的蝴蝶、蜜蜂啊,都很有情有意;随风起伏的兔葵、燕麦啊,自然是无言无知。池边细长的垂柳枝条,随风飘舞,宛如舞女扭动腰肢;我想折尽这长长的柳枝送人,却不知道何人可寄?
这首诗以情景交汇的艺术表现手法写病后看到的早春风光,并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忧国惜乱之情亦隐寓于字里行间,可看出作者耿直、明朗的爱国思想。
6、《木芙蓉》
吕本中〔宋代〕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小池塘的南岸盛开着美丽的木芙蓉,它们在雨后或霜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艳。它胜过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因为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
全诗短短四句,作者似乎只是不经意地截取了木芙蓉花开的一个剪影。平淡而自然。但仔细品味,我们即可发现在这首普通的小诗背后隐含着深邃的机趣。
7、《满江红》
吕本中〔宋代〕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经历了官场得失的忧患和世间万事的纷忧,作者凄冷的心灵便常常转向纯朴清新的大自然,去寻求心理的平衡和慰藉,去解脱精神的烦恼和重负。因而在词人感伤国事的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上,偶尔也萌生归隐山林、枕石漱流的愿望。
在这篇讴歌隐居生活的词作里,作者满腔热忱地描述了自己隐居的幽美环境,表现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抒发了人生感喟。显然,作者突出那些超越红尘、绝世脱俗的清高景致,以求心灵的净化,以与俗世形成对照。
8、《夜雨》
吕本中〔宋代〕
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
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短暂的梦境更使人增添了几分惆怅。夜深沉,四周变得更加静寂凄凉。今夜绵绵不断的雨水啊,为什么老是滴在芭蕉叶上?
全诗四句浑然一体,因失眠才感寂寥,正因更深夜静,才能听到雨滴芭蕉的声音。芭蕉叶大,雨滴其上声音明显,故易为人听到,诗人却说雨只滴芭蕉,便把这种声音突显出来了,同时更衬出了夜之静与人之愁。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