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旧书不厌百回读,至理须从万事经
清代文人何绍基(1799-1873)有这样一副墨迹:
旧书不厌百回读,至理须从万事经。
话说一个人的智慧,不是来自先天,就是来自后天。先天的,即源自基因设定;后天的,则出于自身学习。
而学习呢,不外乎两种手段,一是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二是吸取别人的实践经验。
“至理须从万事经”,就是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旧书不厌百回读”,就是吸取别人的实践经验。因为不管啥书,上面写的,都是别人的经验。
仔细分析这两种手段,总结自己的和吸取别人的,它们也会互相促进:
——你越会总结自己,也就越有能力吸取别人;同时,你越吸取别人,也越会提升总结自己的能力~。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
“旧书不厌百回读”,这里的“旧书”,即是经典。
像《论语》、《孟子》、《道德经》、《沉思录》、《伊索寓言》、《培根论说文集》等等,里面讲了丰富的人生第一性道理,这些道理可能刚读的时候不太懂,但慢慢经的事多了,常常一拍大腿:对呀,事情就是这个理,孟子早就说过了。
比如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
这一段中,曾国藩很感慨孟子说的“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拿企业来说,高层领导要讲政治、讲战略,下层员工要讲服从、讲执行。如果下层员工也天天讲战略,对上级的命令横挑鼻子竖挑眼,那非乱套不可。
孟子的原话是“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国之所存者幸也”,这样的道理,实践越深入,体会往往越深刻,这正是“至理须从万事经”~
又比如,伊索寓言中讲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虽然人常以此来鄙夷嘲笑别人,但当自己希望落空时,这句话其实也很治愈。
顾衡老师讲:人既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也是最善于自寻烦恼的物种。看上面的寓言——人同时也是最会自我安慰的物种呀~
再比如,培根曾讲:虚荣心就像油漆,不仅使家具熠熠生辉,而且也让它历久常新。自己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真可谓振聋发聩——对呀,人真的需要虚荣,真的需要辩证地看待虚荣,只是不要只知道追求虚荣罢了~
再比如,林语堂先生关于演讲的“怪论”——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样的经典比喻,一看就忘不了,一讲话就拿来提醒自己:少说废话。
还有,梁实秋先生关于砍价的“四大素质”:政治家的脸皮,外交家的口才,杀人的胆量,钓鱼的耐心……每次有机会和人讲价时,常提醒自己要学梁先生——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自己没底线,才有可能试出对方的底线~
当然,人之将逝,其言也精。“至理须从万事经”,我们也可以换换思路,从临终遗憾的大数据中,找找人生的“至理”。这种统计网上很多,据说排名靠前的有这样一条:
我希望有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期望的。
这也正是常说的——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想临终不后悔,生前就必须有努力实践上述“至理”的勇气,正如古人讲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有人说了,“旧书不厌百回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不缺这种“不厌百回读”的经典了,老祖宗太聪明了,今天的任何事情,都能在老祖宗那里找到答案,比如——
当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时候,有人居高临下地讲:这有什么呀,《易经》中早说了——只有变,才是永远不变的。
这种高明,不过是拿传统智慧粉饰门面而已。行知行知,不行不知,“至理须从万事经”,绝知此事要躬行,躺在经典的故纸堆上指点江山,是对经典的最大不敬啊~
虽然说“旧书不厌百回读”,但仔细想想,“旧书”也是由新书变成的呀,你怎么知道今天出版的“新书”,不会成为“不厌百回读”的经典“旧书”呢?
比如2023年5月,71岁的凯文·凯利出了本新书《生活的卓越建议:我希望早些知道的智慧》。这本书,是这位当代科技思想家“经万事”后悟出的一些“至理”。比如:
*不要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工作。
*二十多岁是做一些不寻常、奇怪、大胆、冒险、无法解释、疯狂、无利可图、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成功”的事情的最佳时期。余生中,这些经历将成为灵感源泉。
*大家都不愿意承认的秘密是,每个人,特别是那些名人,其实都是一边走一边临时编造、扮演他们的角色。
当然,读“新书”,还有更多的理由,比如万维钢老师讲的:
人类认知的高度,是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叠加出来的。学知识的最高标准是“当前科学理解”。
经典需要读,拿经典说现代的事儿也可以,只要有利于人们接受就行。但千万不能抱着经典鄙视新书,那是刻舟求剑。
所以说呀,经典要读,其他书也要读。就像吃饭一样,鸡蛋营养再高,也不能天天只吃鸡蛋吧。西街新开一家饭馆,据说天天排队,也要赶快去尝一尝哟~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