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决篇第十一----原文和译文】
作者:潘长宏
2023年6月22日
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高层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决篇第十一---原文】
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决篇第十一----译文】
大凡为他人决断事物,都是受托于有疑难的人。一般说来,人们都希望遇到有利的事,不希望碰上祸患和被骗诱,希望最终能排除疑惑。在为人作决断时,如果只对一方有利,那么没有利的一方就不会接受,这是因为奇计所凭借的基础不平衡。任何决断本来都应有利于决断者的,但是如果在其中隐含着不利的因素,那么决断者就不会接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疏远,这样对为人决断的人就不利了,甚至还会遭到灾难,这样决断是失误的。
圣人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阳道来感化的;有用阴道来惩治的;有用信义来教化的;有用爱心来庇护的;有用廉洁来净化的。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要在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地运用这四方面,小心谨慎行事。推测以往的事,验证未来的事,再参考日常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王公大臣的事,崇高而享有美名的,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不用费力轻易可获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费力气又辛苦,但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能消除忧患的,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能实现幸福的,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因此说,解决事情,确定疑难,是万事的关键。澄清动乱,预知成败,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龟甲来决定一些大事。
【王诩的传奇故事】
锦囊妙计
再说庞涓赶往魏国,一番自吹自荐,当时正吃蒸羊肉的魏惠王便看重他了,将其拜为元帅。庞涓真是个“遇羊而荣”了。后来,魏惠王得知了孙膑的大名,求贤若渴。庞涓无奈致书请孙膑到魏国进取功名。孙膑下山时,鬼谷子也让孙膑取山花一枝占卜前途。当时九月天气,案上瓶中供有黄菊,孙膑取下一枝让先生看了又放回瓶中。先生断说:“此花巳残折,不算完好,但它能耐寒冷,经霜不坏,虽有残害,不为大凶,而且供养瓶中,为人爱重。但此花再经拨出,恐一时未能得意;仍旧归瓶,你的功名看来终在故土。我为你增改一下名字。”说罢,鬼谷子将孙膑的“宾”字加了个“月”变为“膑”,又给锦囊一枚,嘱“必遇至急之地方可开看”。这孙膑才下山赴魏。
孙膑到魏国后,被庞涓设计相害,受了“刖刑”,就是剔去双膝盖骨。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老师为自己改名之因。危急之时孙膑拆锦囊一看,内写“诈疯魔”三字,忙依计行事,装疯后逃回故土齐国,设计在马陵道上万箭射死庞涓,让庞应了“遇马而瘁”的预言。孙膑为齐国立了大功,又不愿当官,齐宣王就封石闾山给他。他住了年余,忽然没了影儿。哪去了?原来思念先生,又回到云梦山,终老仙境。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