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归纳人生第三养-----少年养志
作者:潘长宏
2023年8月4日
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中,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有一部分在我们当今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在我国的国学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归纳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第三养-----少年养志。
儒家学说中,《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所谓“少年养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养远大志向。王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 》有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因此,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
志向是成功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会付出努力和汗水。因此,年少的时候要立大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这才是你前进的动力。正所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少年时,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如此,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为家庭,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正如古人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所谓“少年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所谓“志”就是一个人胸襟、气度和魄力的总和,是度量一个人伟大或平庸的尺码,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教育孩子时,有句话“渴不饮盗泉之水,饥不吃嗟来之食”来比喻一个人有“志气”。这些句子中“志”的含义虽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可以认为有“志向”和“志气”两方面的意思。“志向”即是人心中的向往和追求;“志气”即是人对自己行为准则的要求。
前面说了,志向是十分重要的,不立志就不能成其大事,这志向如何立呢,这是一个摆在少年面前的主要课题:余以为,“少年立志”就是引导少年培养对伟大和高尚的追求、向往,同时从严要求自己,以历史上和现代的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理想和人生观。
真正成功的家教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志”立好。家庭教育不仅仅在于教孩子多识几个字、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逐步使孩子形成一个对高尚人格具有影响力的形象塑造。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的不断开阔,便慢慢地形成一个毕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在这理想之前的童真的梦,便是我所说的“志”。
一个没有好好立志的人,不管他的智力、意志、品德有多好,都不可能形成大的人生规模,更不可能有大的事业成就,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才智不错的人物沦为平庸,做任何事情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容易满足,不再有进取之心,难以再上台阶。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则对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有追求完美、追求最高境界的欲望。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总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而且成功的规模也往往比较大。
志向高远之人是指对伟大怀有向往和追求的人,并不是单单指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如果父母缺乏对伟大的理解和追求,一般来讲就不可能培养出志高的后代,因此孩子必须得到一位强有力的教育者的启蒙,才能形成崇高的品流意识。
言传身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游览名胜古迹、观看动人的电视剧或拜访名人时,抓住关键时刻给予说教,诱发孩子心中的崇高意境,使它与眼前的真实事物融合在一起,孩子便会产生模仿和自比心理,这就是很好的感化。
到了初、高中阶段,我们逐步能看出孩子发展的大方向,在以前立志的基础上,让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由于现代科学具有高度精细分科的特点,除非到了最后阶段,才能选择自己的具体目标。所以,高中、大学阶段所谓的奋斗只能是一个大概的归类。就这时的目标而言,是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其实人生的大目标并不要求详细精确,但必须有,而且要高尚、伟大。
大目标确立以后,要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中短期的、现实可行的具体计划之后,才能成为行动的指南。所有目标不能成为空话。余以为高中阶段的中期目标有两个:其一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点,全面发展身体等各种素质;其二是熟练掌握应试技巧,争取考上重点大学。可以把每个星期怎样分配时间、怎样自学、怎样复习、怎样应付考试、怎样安排假期自学和活动等等,都订一份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表。并立即开始行动,时时想现在、想今天,千万不能等明天、等下星期、等以后,否则会永远不能实现计划。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