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杜甫五古《上水遣怀》读记
844063

杜甫五古《上水遣怀》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8-12 15:59:320

杜甫五古《上水遣怀》读记

(小河西)

上水遣怀

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

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旧亲友。

低颜下色地,故人知善诱。后生血气豪,举动见老丑。

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一纪出西蜀,于今向南斗。

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

郁没二悲魂,萧条犹在否?崷崒清湘石,逆行杂林薮。

篙工密逞巧,气若酣杯酒。歌讴互激远,回斡明受授。

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苍苍众色晚,熊挂玄蛇吼。黄罴在树颠,正为群虎守。

羸骸将何适?履险颜益厚。庶与达者论,吞声混瑕垢。

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春,时杜甫从岳州溯湘江而上至衡州,故曰上水。

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

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旧亲友。

蹭蹬(cèng-dèng):困顿;失意。《奉赠射洪李四丈》(杜甫):“苍茫风尘际,蹭蹬骐驎老。”

糊口:喻勉强维持生活。《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杜甫):“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雷州》(宋-苏轼):“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

大意:天宝年太平盛世身体已衰,安史之乱爆发后身体得病。俺有很多笨拙的行为,哪里能不困顿失意到白首?俺在各地辛苦奔走,是为孩子们每日勉强糊口。不断结识新的年轻人,很少见到以前的亲友。

低颜下色地,故人知善诱。后生血气豪,举动见老丑。

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一纪出西蜀,于今向南斗。

下色:下等。《宋史-食货志》:“其间下色之地与柴藁(gǎo)之地不相远。”《暘谷漫录》(宋-洪巽):“身边人、本事人、针线人、堂前大剧杂人、折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

善诱:善于诱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王文宪集序》(梁-任昉):“虽单门后进,必加善诱。”

曩怀:昔日情怀或抱负。《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陈-徐陵):“无改曩怀,增感弥笃。”《赠别王十七管记》(唐-高适):“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中风走:《后汉书-朱浮列传》卷33:“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于世。而伯通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内听骄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谀言。”后用为咏失去理智狂奔乱走之典。

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斗:《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张守节正义:“南斗六星,在南也。”

大意:在下等人之地低下脑袋,故人才知俺循循善诱。年轻的后生血气方刚,把俺的举动视为老丑。贫穷逼俺放弃昔日的抱负,经常像失去理智一样狂奔乱走。自从到达蜀地十多年了,如今俺又奔向南斗。

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

郁没二悲魂,萧条犹在否?

蒲柳:《世说新语笺疏-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以蒲柳形容人体弱早衰。

冥冥:渺茫貌;幽深貌。《九叹-远逝》(汉-刘向):“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九章-涉江》(屈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获狖之所居。”

九嶷葬:舜葬地九嶷山。《元和郡县图志》卷29:“道州,江华。…延唐县,上。西至州一百里。本汉泠道县也,属零陵郡。…武德四年移营道于州郭内,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唐县。九疑山在县东南一百里。舜所葬也。九山相似,行者疑惑,故为名。舜庙在山下。”《水经注》卷38:“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陶唐:即唐尧。《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传:“陶唐,帝尧氏。”

鞭挞日月:典“夸父鞭日月”。《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屈贾:屈原、贾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大意:孤舟行在纷乱的春花中,老年所依的却是蒲柳。幽深的九嶷山是舜帝葬地,圣人的尸骨也已腐朽。自从陶唐时代直到如今,人们鞭挞日月已久。中间有屈原贾谊之辈,竟然都是自己招致为谗言所毁。寂寞冷落忧郁而亡的两个悲魂,也不知今天还在否?

崷崒清湘石,逆行杂林薮。篙工密逞巧,气若酣杯酒。

歌讴互激远,回斡明受授。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崷崒(qiú-zú):高峻。《游黄蘖山》(梁-江淹):“残杌(wù)千代木,崷崒万古烟。”《郊行寄杜位》(唐-岑参):“崷崒空城烟,凄清寒山景。”

清湘:湘水。《湘中酬张十一功曹》(唐-韩愈):“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林薮(sǒu):山林与大泽;山野隐居之地。《大猎赋》(唐-李白):“穷遐荒,荡林薮。”《送褚人落第东归》(唐-钱起):“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

激远:《棹歌行》(晋-陆机):“名讴激清唱,榜人纵棹歌。”《薛阳陶觱篥歌》(唐-罗隐):“穿空激远不可遏,仿佛似向伊水头。”

回斡(wò):旋转;掉转。《连州吟》(唐-孟郊):“斗水正回斡,倒流安可禁。”

授:给与。受:接受。明受授:此处指船头和船尾的篙工在使船“回斡”时相互发出和接受信号,协调一致,配合默契。

触类:接触相类事物。《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抱朴子-祛惑》(晋-葛洪):“非可以历思得也,非可以触类求也。”

颖脱:椎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传》卷76:“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喻有才能的人遇有机会即可显露本领。

大意:逆行湘水中遇到高峻的岩石,有时还间杂林木泽薮。篙工暗暗炫耀其技巧,气势犹如曾酣畅饮酒。高声讴歌相互激荡远方,回转船身相互配合协调。善学者应能触类旁通,各依自己最擅长一手。现在明白历来经邦之才,为何总是特别少有?

苍苍众色晚,熊挂玄蛇吼。黄罴在树颠,正为群虎守。

羸骸将何适?履险颜益厚。庶与达者论,吞声混瑕垢。

众色:各种色彩。《宋少府东溪泛舟》(唐-李颀):“晚叶低众色,湿云带残暑。”《杂句》(唐-庞蕴):“余有一大衣,非是世间绢。众色染不著,晶晶如素练。”

熊挂:参“猿挂”。《渡连圻》(梁-何逊):“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赋得夜猿啼》(南北朝-萧诠):“挂藤疑欲饮,吟枝似避弓。”

玄蛇:一种大蟒。《山海经-大荒南经》:“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zhǔ)。”郭璞注:“今南山蚺(rán)蛇吞鹿,亦此类。”

黄罴:黄色的罴。《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邢昺疏引陆玑曰:“罴有黄罴,有赤罴。”《罴说》(唐-柳宗元):“鹿畏貙(chū),貙畏虎,虎畏罴。”

履险:身处险境。《庾冰碑》(晋-孙绰):“履险思夷,处满思冲。”《颜氏家训-文章》:“陆机犯顺履险,潘岳干没取危。”

吞声:不出声;不说话;无声地悲泣。《长笛赋》(汉-马融):“棉驹吞声,伯牙毁弦。”《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瑕垢:玉石瑕疵;人的缺点;环境污点;感到耻辱之处。《入衡州》(杜甫):“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县齐有怀》(唐-韩愈):“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达者:通达者。《又示宗武》(杜甫):“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唐-高适):“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送李秀才归江南》(唐-韩翃):“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大意:天晚后江岸万物迷茫,黑蟒旁挂树的熊急吼。黄罴立在树的最高之处,好像是在防备远处群虎。俺这柔弱的身躯要到何处?身处险境脸皮益厚。或许可告诉通达之人,俺愿无言混迹于瑕疵污垢。

这首诗首8句从衰病漂泊写起。乱前即衰,乱后得病。行为笨拙,蹭蹬白首。四海奔走,只为糊口。不断结识新少年,很少遇到旧亲友。接着8句写上水之故。常低首下等之地,故人知俺善诱。然后生血气方刚,嫌俺举动老丑。因困穷不得不放弃昔日抱负,常失去理智狂奔乱走。自从出蜀已近一纪(从759年底到769年春,十一个年头),如今俺又奔向南斗。“孤舟”10句写上水途中吊古。孤舟春花年老蒲柳。在湘江春天的孤舟上,俺想起九嶷山。九嶷是圣人葬地,圣人也已骨朽。从陶唐至今,岁月蹉跎已久。中间有屈原贾谊,竟然都自取谗毁。这俩寂寞冷落忧郁而没的悲魂,也不知今天在否?“崷崒”10句写上水途中行舟之事之感。湘江中有巨大的岩石(行船危险),还间杂林木泽薮(行船易迷)。船工暗中逞巧,气势就像喝足了酒。大声讴歌比嗓门,回船配合很娴熟。看到船工配合协调,俺感慨不已:善知者皆是触类旁通,各自发挥长项。现在明白了古来经邦人才为啥罕有。末8句触景生情结出抒怀之意。夜幕降临万物迷茫。看到玄蛇,熊叫着挂在树上。为防群虎,罴爬到树巅。俺羸弱的身躯要到何处?历经危险面色不改。或许可告诉通达之人,俺愿无言混迹于“瑕垢”之地。(瑕垢之地即前文“下色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