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启示录016:跟别人没完没了地争辩 只能证明自己愚蠢
导读我们该怎样理解庄子讲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他的观点和西方哲学的什么命题意思一致?为什么说我们在否定他人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否定自己?为什么真正读懂庄子的忠告人就能心无挂碍?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我们继续精读庄子的《齐物论》。今天只读一小段。01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先用家常话来翻译一下。用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不如以不是大拇指的手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还不如用不是白马的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如果看透了不同事物间相通、相同的本质,天地就相当于一指,万物也就相当于一马,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分别。02不管是读庄子的原文,还是把它翻译成现代文,这句话都特别绕,翻译起来特别难。我查阅了六本书,发现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就算是意思有点相近的翻译,文字表达相差也比较大。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能把这段话放到通篇中去看上下文,综合前后文的意思。我个人更倾向于陈鼓应先生的翻译,只是在先生翻译的基础上,更家常话了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买几本书,或者到网上去查阅对这句话的各种理解。03就大拇指而言,它自然是手指,但是手指又不仅仅指大拇指。如果我们认为拇指和其他手指不同,就断言拇指不是手指,那肯定是愚蠢的。如果中指认为它才是真正的手指,用中指的立场看,不仅拇指不是手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也不是手指。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手指都有我执,都自以为是,以其他手指为非。这样就会争论不休,没完没了。04庄子的那个年代,他的朋友惠施等一大帮人特别喜欢搞诡辩,非要论证白马不是马。其实这和非说拇指不是手指不是一个道理吗?不都是见己之是不见人之是,见人之非而不见己之非吗?不都是在用自己的片面来攻击别人的片面吗?不是一个蠢人指着另一个蠢人骂对方蠢,而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很蠢吗?这样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庄子为什么会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05天地虽大,一指虽小,表面上差别虽然很大,但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同的、相通的。透过外在看内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天地也是一指,一指也是天地。万物为多,一马为少,看起来差别也极大,但其内在本质上也是完全相通的,相同的。看透了,看破了,万物即是一马,一马也是万物。如果借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万物的多,背后的根本源头以及归宿是一。万物表面上的差别背后是无差无别的本质。所以,这段话短是短了点儿,绕也是绕了一点儿,但确实很有意思。庄子指出了那些诡辩家的荒谬,指出了那些不停地分别、分别、再分别,争论、争论、再争论的人,是多么的愚蠢。062021年2月9日,我曾经认真精读这段话,写了一小段心得,放在这里跟大家共享:争辩没有意义太多的争辩,最后只是为了争辩而争辩。事物都是好坏参半的,而且因为立场不同,好坏的定义也不一样。甲认为的好,可能恰恰是乙看起来的坏。万事万物都有可是之处,也都有可非之处。而可是可非,又是一体两面的,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肯定自己,否定他人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否定自己,肯定他人。所有的争论,本质上都是自欺欺人。看阳面的人转过去看看阴面,看阴面的人转过来换个立场,看看阳面,就会发现彼此都片面。万物有表面的差别,也有内在的一致。我们只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用即可,跟任何人争辩,都只能证明自己的愚蠢。07读这段话,一定要理解庄子的这句名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我们跟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差别是表面的,相同和相通是本质的。如果领悟了这一层,分别心就会淡。分别心一淡,取舍心自然而然就会淡。没有了取舍,心里不就少了牵挂了吗?没有了牵挂不就是佛家讲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吗?不就实现了庄子他老人家讲的吾丧我吗?不就实现了逍遥和自在吗?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