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资治通鉴》231:曹操硬是要追封田畴,这一点值得思考
844087

《资治通鉴》231:曹操硬是要追封田畴,这一点值得思考

紫网2023-10-13 15:49:120

学习内容:

【原文】

曹操追念田畴功,恨前听其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乃复以前爵封畴。

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操不听,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

有司劾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

操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丕以“畴同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

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锺繇,亦以为可听。操犹欲侯之,

畴素与夏侯惇善,操使惇自以其情喻之。惇就畴宿而劝之,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临去,固邀畴,

畴曰:“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

惇具以答操,操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

【原文华译】

曹操追念田畴的功劳,后悔之前接受了田畴对封侯的辞让,说:“这是成全一个人的志向,而亏损了王法的大制!”于是又将以前决定的爵位封给田畴。

田畴上书陈诚,誓死不接受。曹操不听,召他来拜爵,使者来回四次,田畴始终不接受。

有司弹劾田畴,说:“自命清高,特立独行,要立自己的小小名节,应该免官加刑。”

曹操命世子曹丕与大臣们商议。曹丕说:“田畴的做派,就像子文辞禄,申胥逃赏,最好不要勉强他,应该褒扬他的节操。”

尚书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也认为可以尊重他的决定,但曹操还是非要给田畴封侯不可。

田畴一向和夏侯惇关系好,曹操命夏侯惇去,现身说法,劝谕田畴。夏侯惇到了,住在田畴家,田畴知道他的来意,一言不发。夏侯惇临走,仍然劝田畴接受。

田畴说:“我,是一个负义逃窜之人而已,蒙受厚恩,得以活命,已经非常幸运了,岂能出卖卢龙塞换取赏禄呢!就算国家爱护我,我自己能无愧于心吗?将军您是最知道我的,还要坚持逼我,如果您是不得不如此,我愿意现在就自刎在您面前!”话未说完,涕泪交流。

夏侯惇回去把田畴的话复述给曹操,曹操喟然长叹,知道田畴的气节不可屈服,于是拜田畴为议郎。

【学以致用】

01,牛人之所以是牛人,不是牛人不犯错,少犯错,而是很牛的人能够快速的在错误当中反思+总结经验,并且迅速调整执行方案

“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这句话有意思

这句话最起码有2个方面的意思

1是意味着曹操这个人的素质超高

什么素质?

就是刘邦封娄敬,袁绍杀田丰,曹操艰难讨伐乌桓,获得成功之后,反过来奖赏当初劝谏他不要出征的人,这里面反映出来的素质

这次也是一样

轻易获得荆州之后,膨胀了,于是被火烧连营,又赶上瘟疫,损失了大半人马,所谓大半,最起码是超过了三分之二

他对比了这段经历, 总结了乌桓战役的成功,那是因为有田畴做向导,否则,根本做不到

这一次呢,就是因为没有田畴这样的人在身边帮忙

所以,他无能如何都要去奖赏

第2,领导人做任何一个事情,一道命令,一次批评,都要讲究辐射作用与范围,也讲究价值观宣传作用,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法

曹操为什么要封反对他的人啊, 因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提出建议,提出点子, 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幸存者偏差”当中

另外,现在的封赏,分利, 是为了下一次进攻的激励

这看似只封赏反对他的人,但是却释放了一个信号

连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都能有机会得到封赏,那么,跟着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还担心没得封赏吗?

所以,就能理解这句话

“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成全了田畴个人的意志,情怀,却使得自己的团队在进攻下一个战役的时候,缺少了“江东田畴”这样的人

这是一种心里行为,也可以划给营销范畴,当然也是政治手法

老板对某个员工批评或者鼓励,都可以辐射到周边的人

尤其是分钱,发钱的时候讲的话,背后就是思想,是公司的理念

02, 要先分钱,要舍得分钱,要有理由地分钱,变着法的分钱

分钱绝不是简单的把钱往桌上一叠,再拍照,再发....

先分

分的让员工都意想不到,不好意思

分的让员工的心思放在集体多一些,放在个人的少一些

分的让员工感觉待着这里做事能够心里安定,出去与别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上班感觉自豪,(比如年关,网友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公司就他所在的公司)那就很牛了....

所以,分、 封赏的本质,都是对没有拿到者、后来者、以及千里之外的人的刺激信号,信号越强,行为反应越大

同时,有个更重要的原则

只有打天下之前说好怎么分,才能激发动力。

你不能跟兄弟们说,等打下江山我再来分。

那就没有人跟你玩了

03,愿意分钱是胸怀,分的好才是智慧, 后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前者,有个情况值得思考

老板认为自己是愿意分钱的,与员工的角度来认为老板是愿意分钱的, 这二者有差异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要超过他们的期待,才能更准确的激发他们的动力

“为自己干”,那是需要看得见的利益,眼见为实

同时,激励的目的,是激发人的动力,善意,以及集体主义,奋斗情怀...

只有集体的盘子变大,才有轮到个人的收益越大

一个人的力量,即便是100%比例,又能分到多少?

过年期间,聚会之后,放松下来顺便学点股权知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